潘麗琴
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如果單純靠死記硬背等枯燥的方法學習英語,很容易產生厭倦心理。游戲教學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是英語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的一些誤區以及解決策略。
一、英語游戲教學的意義
英語游戲教學,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學習英語的主體地位,以唱歌、猜謎語、講故事、角色表演、情景對話等多種游戲形式開展英語教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游戲之所以備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是因為它能夠在“潤物細無聲”中充分體現“寓教于樂”的教育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在自由、快樂、平等的英語學習氛圍中實現預期學習目標,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學有所得。
二、英語游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有些教師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熱鬧,一味注重游戲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卻忽視了游戲教學的有效性。游戲的設計和組織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層次的差異性,不能做到讓每位學生都有事可做;游戲的實施沒有考慮到挑戰性,游戲過易或過難,學生提不起興趣。一些教師沒有考慮到游戲的實踐性,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沒有用英語做事,而是直接用母語完成任務。
(一)創設情境
要想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師就必須為學生營造理想的英語學習環境,即為學生構建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的平臺,并引導學生在這個語言環境中開展有序的、愉悅的、目標明確且意義確定的口語交際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解決英語口語交際問題和完成英語教學中的驅動任務中。課堂游戲恰好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英語學習情境。
例如,教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6 Colors,為了讓學生準確掌握顏色的表達,筆者用紅、黃、藍、綠、黑五種顏色的彩紙,做了十幾條可以穿戴在手指上的小短裙,然后將手藏在身后,任選一種顏色的小裙子戴在手指上,讓學生猜手指戴的是哪種顏色,猜對了就獎勵一條小裙子。通過這一小游戲,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各種顏色的表達,并輕松掌握了“What color is it now”等相關句型。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游戲滲透于英語課堂教學之中,能夠于無聲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符合引導學生“樂學”英語的教育教學理念。
例如,在教學《英語》五年級上冊中in、 behind、 under等介詞時,學生表現得無精打采。于是筆者請一名學生走到講臺上,拿出一個裝有水果、文具、玩具的袋子,請他閉上眼睛,然后從袋子里取出一樣物品放在桌子上,接著提問:“Whats on the teachers desk? Can you guess? ”—旦學生猜對了,就把物品獎給他,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搶答。隨后,筆者又用類似的方法教給學生“Whats behind the box? /What s under the desk”等句型。隨著游戲的開展,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氛圍中掌握了這些介詞的應用,并對這些介詞的方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三)引導學生全面參與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接受新鮮事物快、樂于嘗試等心理特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上述心理需求。游戲要求參與其中的學生對教師預設的每個問題、每個情境都要細細揣摩、反復思考,并在規定時間內做出正確的反應(表情、動作、回答)等,這就培養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也訓練了學生的應變能力與記憶能力、觀察能力與模仿能力,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教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 they do時,為了讓學生掌握職業名詞,筆者設計了 “Whats his job”的小游戲。首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內組員輪流表演某個職業特征,其他的學生猜測是什么職業,組內輪完為止。接著,以小組為單位依次派出代表進行表演,由其他小組同學出示動作,該組同學輪流猜測。最后評出最佳組,由教師予以表彰鼓勵。
(四)多樣化練習
英語知識比較枯燥繁復,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教師往往配以大量的練習。在枯燥單一的訓練模式下,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苦。課堂游戲可以讓單調乏味的練習變得活潑生動、妙趣橫生,讓學生在興奮的狀態中掌握規定的語言材料,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例如,教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 My e-friend,為了讓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描述自己的網友,筆者設計了拋繡球游戲。在課前準備了一個正方體,各面都有描述網友的哪些方面和重點句型的提醒。筆者站在講臺上,背向學生“拋繡球”,哪個學生接到“繡球”就向全班同學描述自己的網友。描述結束后,就由他取代教師的位置,繼續進行“拋繡球”游戲。游戲創造了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學生再也不畏懼站起來進行口語輸出。游戲不僅達到了操練句型的目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讓學生更加自信。
作為一線英語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使學生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中,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實踐證明,使用英語游戲,不僅可以優化課堂教學,幫助學生輕松掌握教學內容,更能激勵學生樂學、善學。
責任編輯: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