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供銷合作社研究室
做強做優社有企業為農撐起服務藍天
——山西省高平市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一體化調查紀實
山西省供銷合作社研究室
近年來,山西省高平市供銷合作社對原有的“一縣(市)一社”體制全面深化改革,對市直6個社有企業因勢利導激發活力,走出了一條為農服務社會化、經營服務一體化的路子,為當地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的快速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
近年來,山西省高平市供銷合作社按照中發〔2015〕11號文件、省委8號文件指引的方向和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工作要求,對原有的“一縣(市)一社”體制全面深化改革,對市直6個社有企業因勢利導激發活力,走出了一條為農服務社會化、經營服務一體化的路子,為當地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的快速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
山西省高平市城關供銷合作社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集采購、配送、銷售副食、糧油、調味、生鮮、水產、熟食、蔬菜水果、洗滌化妝、日用百貨等為一體的經營服務型企業。目前,公司擁有員工600多名,大型超市和商場9個。自組建以來,公司以每年26%以上的增幅迅速擴大著城鄉日用消費品經營總量,2015年商品銷售額達1.4億元。此外,高平市社還相繼成立了社有資產管理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2個新的市場主體,到目前已形成了“一社統領、社企聯動、縣(市)基一體、融合發展”的經營服務格局。
公司在網絡一體化經營服務中逐漸形成了“五個特色創新”:
一是創新大中型超市網點布局,不斷擴大經營服務規模。公司已建立起“配送中心—供銷綜合超市—鄉鎮中心超市—農村便民店—大中型超市網點布局”五位一體的現代連鎖經營服務網絡。近年來,大中型超市網點布局是公司的主要任務。高平整個地區的地貌呈簸箕狀,市區基本處于中心地帶,配送半徑比較均勻,最遠二三十公里,便于統一配送;高平各鄉鎮之間的距離和人口分布也比較均勻,而且鄉鎮所在地及周邊人口普遍密集,只要大中型超市能覆蓋鄉鎮所在地,基本上就可以實現百姓走出家門在合理的半徑內找到值得信任和滿足消費的商家。在這樣的戰略目標下,公司實施大中型超市網點布局的步伐越來越堅定有力。近年來,繼先前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的營業面積共有1.2萬平方米的2個城區供銷超市以及米山、陳區、神農、原村、石末等5個鄉鎮供銷超市之后,去年又建成了營業面積達800多平方米的供銷超市永錄店,并投入運營。今年公司還建成了營業面積達1500平方米的北詩店,并投入運營。目前,公司正在建設營業面積達2200平方米的野川店,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運營。公司建設的所有超市,其輻射半徑一般都在5公里—10公里,完美地覆蓋了超市周邊小區及鄉鎮。
二是創新現代企業管理機制,不斷改進經營服務方式。所有的超市不僅起步良好,而且后勁十足。一開始就在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的基礎上,借鑒沃爾瑪、美特好等大型連鎖超市發展經驗,從經營架構、管理體系、用人機制、人才隊伍、薪酬制度等各個方面引入了現代企業管理機制。近年來,根據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通過調整柜組布局、優化商品結構、建立微信平臺等措施,不斷挖掘資產、商品和營銷潛力,使城區超市總品項達3萬種以上,鄉鎮超市總品項達2萬種以上。供銷超市米山店距離市區5公里,營業面積1800平方米,歷來擔負著當地9000多戶農戶和居民的生產生活服務。隨著市第一中學搬遷至米山鎮后,流動人口和消費結構有了很大變化。公司和超市及時調整商品結構,不斷更新營銷策略,收到了顯著成效。2015年,公司年銷售收入達1300多萬元。
三是創新探索立體電子商務,不斷優化經營服務業態。公司旗下高平市供銷樂購電子商務公司,同時建設了微信商城,既兼顧了傳統業務,又兼顧了電子商務。供銷樂購電子商務公司與山西省社農芯樂平臺、樂村淘簽訂了合作協議,并與30余家加盟店簽訂了加盟協議。平臺以生鮮類產品為經營特色,把農資商品、床用針織、生活用品等按照各超市輻射范圍,及時便捷送抵目的地所依托的超市,再由超市派專人送到客戶手中。目前,供銷樂購公司電商業務額已達1萬多元。供銷超市神農店距離市區10公里,營業面積1200平方米,擔負著當地6600多戶農戶和居民的生產生活服務。目前,已順利完成了30多單、商品金額達2800多元的電商送貨業務。
四是創新建設農超配送服務平臺,不斷拓展經營服務領域。配送中心不僅能同時開展百貨、副食、煙酒等二十大類近三萬余種商品的集中配送,同時還秉承“服務‘三農’、源頭直采、降低成本、快捷配送、促進流通”的經營理念,與當地夢之園種植專業合作社等5個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簽訂協議,將新鮮農產品直供到超市,打通了農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便捷通道。野川鎮韓家莊村的花果山玉露香梨種植專業合作社擁有梨樹470畝,120畝已經掛果,每年可產玉露香梨約8萬斤、黃梨10萬斤。專業合作社和配送中心對接已有2年,每年水果總產量的60%左右都配送到超市,價格基本上與市場價持平。韓忠義今年54歲,種有6畝玉露香梨,目前已有1畝掛果,預計產量在1000斤左右,收入可達3000元左右。他說:“‘農超對接’對于缺少勞動力的農戶和不善于做買賣的農戶有很大的好處,不僅有了可靠的銷路,而且省去了儲存和銷售費用,還省了大量的交易時間。”

高平市社的供銷超市。
五是創新開展熟食制品加工配送,多方增加就業崗位,在延伸經營服務鏈條的同時積極扶貧濟困。為了適應城鄉市場發展的需求、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實力,公司投資500萬元建成了食品制作坊,可同時進行面包、面點、豆腐、豆芽、熟肉制品等300余個品種的加工制作。公司還配備了專用配送車輛,確保熟食制品每天在各超市開張前按時配送到位。同時,公司按照有關要求嚴把食品質量關,制作過程用料講究、制作嚴謹、流程規范、管理嚴格,并實行全程監控,確保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此外,食品制作坊還積極承接政府購買服務,成為全市400余名環衛工人唯一的早餐供應點。通過食品制作坊的加工配送,為農民提供了42個就業崗位。再加上超市和配送中心的用工,多方增加農民就業崗位692個。此外,公司還把為貧困戶子女提供就業崗位作為精準扶貧的一項措施。只要貧困戶的子女符合招工條件就會優先錄用。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3238戶,供銷合作社精準扶貧200戶,其中共有39個貧困戶子女得到錄用。
面對當地種植、養殖、林果、蔬菜等農業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玉米、小麥、黃梨、蘋果、高粱、谷子、大豆、薯類等種植業社會化步伐的加快,從去年起,高平市供銷合作社決定由市農資公司牽頭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年多來,市社和農資公司齊心協力,按照綜合改革方案關于創新為農服務體系的要求,大力開展農資“一體化”服務,使原有的農資經營在實現“三個服務轉型”的道路上邁出了新步伐:
一是由農資供應商家向農資服務組織轉型。多年來,農資公司在化肥、農藥、種子、農地膜等農資的經營上取得了長足進展。農資經營覆蓋全市所有鄉鎮,行政村覆蓋率達80%以上。2015年配送各種農資2萬余噸,實現銷售收入達1900萬元、銷售利潤達15萬元,市場占有份額達到了70%。但是,在實際經營中,農資公司發現,農資經營和農民生產總是處于“兩張皮”。這種“買賣”關系很不穩定,亟需進一步創新和加深服務關系。市社作出的由農資公司牽頭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這一決定后,公司按照市社部署,決心從內到外改造組織體系。今年年初,公司正式啟動了“農業社會化服務工程”。截至目前,按照市社關于全年建成4個惠農服務中心、5個莊稼醫院、45個惠農服務站的任務要求,他們相繼在城區、米山、河西等鄉鎮建成了3個惠農服務中心和3個莊稼醫院,在野川、河西、三甲、北城等鄉鎮和行政村建成了7個惠農服務站。
二是由單一配送方式向綜合服務平臺轉型。公司實行“統一品牌標識、統一經營模式、統一貨物配送、統一銷售價格、統一服務承諾、統一商品質量”的經營管理制度,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貼心服務。近年來,公司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其實,早在2006年公司就成立了農資配送中心。經過多年的發展,農資配送中心已經變成了占地2500平方米、可容納各類農資8000余噸的農資配送倉庫。此外,公司還購置了6輛農資配送專車,在全市設立了130個農資直營店,其中鄉級店13個、村級店117個,編織了一張輻射全市鄉村的農資連鎖經營網絡。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公司認識到這種單一配送方式也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優化。從2015年起,公司在做好傳統的農資供應工作的同時,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在北城辦事處王何南村流轉土地200畝,積極探索綜合服務模式。在為農民提供耕、種、收等托管服務中,每項服務均比市場價優惠10元—20元。
三是由一企獨秀向融合發展轉型。2009年,公司嘗試領辦了豐田種植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60戶,注冊資金50萬元,其中公司占股51%。多年實踐證明,專業合作社在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帶動農戶科學種植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今年,面對開展土地托管服務的新形勢、新任務,公司更加堅定地把專業合作社作為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有效補充,賦予專業合作社更多的為農服務職責,以實現經營體系和服務體系的有機統一。在市社的指導下,公司于今年4月領辦成立了晨耕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機戶5戶,注冊資金500萬元,其中公司占股52%,主要業務范圍包括農機作業、農機維修、技術培訓、信息咨詢等,合作社還擁有拖拉機、深翻機、旋耕機、播種機、收割機、秸稈粉粹機等。此外,合作社還整合了社會上的農機具10臺套,初步適應了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的要求。同時,對于土地托管農戶,合作社在農資供應上給予更多優惠。丁新榮是河西鎮下莊村會計,有7畝地,全部種植玉米。他說:“托管服務不僅解決了很大問題,而且供應的化肥、種子價格優惠、效果良好,農民用著放心。”他替筆者算了一筆賬,合作社1袋化肥比市場價優惠10元,1袋種子比市場價優惠15元,7畝地用了7袋化肥、7袋種子,合計節省了175元。目前,全市供銷合作社共領辦、參辦專業合作社4個,入社農戶265戶、入社農民1000多人。
近年來,全市正在大力實施推進節能減排、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著力打造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和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的美麗鄉村。結合這樣的地域經濟發展趨勢,全市供銷合作社按照綜合改革方案關于創新經營服務體系的要求,從資產、行業、項目、基層組織等各個層面,進一步加快了全市供銷合作社產業一體化融合發展的步伐。主要有四個發展亮點:
第一,資產管理“搭臺”,營銷團隊“唱戲”。市社賦予社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職能主要是負責社有資產監管和鄉鎮供銷超市建設,這就形成了資產管理公司負責超市主體建設、城關供銷公司負責超市內部設施配置和商品購銷業務的無縫銜接發展格局。從2014年起,社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繼續做好社有資產的出租、使用、維修、養護等工作的基礎上,開始把供銷超市基建工程作為新的發展目標。在市社的努力爭取下,高平市政府同意每年發放300萬元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專項資金并主要用于鄉鎮供銷超市建設。同時,公司千方百計籌措資金,確保了鄉鎮供銷超市以每年新增1個—2個的速度迅速崛起。截至目前,資產管理公司已完成了7個供銷超市的建設任務,總投資超過了1700萬元。另外,還有1個正在建設中的鄉鎮供銷超市,預計投資將達700萬元左右。
第二,市場管理統籌,傳統業務共榮。為了加大對農資、煙花爆竹、食鹽、再生資源等行業市場無證經營、非法經營等查處力度,通過多方努力,市供銷合作社與高平市公安局治安大隊于2010年聯合成立了高平市公安局供銷警務聯絡站,接受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和市供銷合作社的雙重管理。2015年,警務聯絡站加大了對煙花爆竹和食鹽市場查處力度,對全市范圍內涉及煙花爆竹經營的商戶、婚慶店、佛店等進行了3次大規模檢查,查扣假冒偽劣產品120萬響;協助市公安局治安大隊破獲非法販運、販賣假冒煙花爆竹案3起,抓獲違法人員4人。此外,聯絡站還對全市的超市、便民店、飯店、學校食堂等經營食鹽的場所,進行了全方位、拉網式的檢查,在離城較遠、跟外縣交界的幾個鄉鎮查獲假冒“衛群”牌小包裝食用鹽2.5噸。通過有效凈化市場,促進了供銷合作社傳統業務的健康開展。近幾年,面對煙花爆竹行業一路走低的現狀,煙花爆竹公司大力拓展婚慶禮儀等新興業務。2 0 1 5年,婚慶禮儀部實現利潤1 0余萬元。鹽業公司在全市設有食鹽銷售網點3 0 0多個,年銷售食鹽2 0 0 0余噸、工業鹽1 2 0 0余噸、畜牧鹽8 0余噸。今年,鹽業公司重點發展電子商務,并計劃與山西鹽業“輕松益家”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對接,加快形成網上交易、倉儲物流和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格局。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公司有1 0 0多平方米的辦公業務場所,回收網點1 9個。2 0 1 5年,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公司營業收入達2 9 0 5萬元、利潤8萬元。近年來,公司面對再生資源市場低迷的情況,在南城辦事處唐莊村新建了1個經營面積達4 0 0多平方米的日用品超市,建成后將借助和借鑒城關供銷公司的配送管理體系,進一步擴大業務范圍。日用品超市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正式開業。
第三,項目管理先行,建設策劃緊跟。城關供銷合作社有限責任公司認真落實省、市社有關要求,不斷加強項目管理,有效提高了上項效率。目前已經立項5個,在建2個。其中,農資公司正在籌建的市級惠農服務中心,擬建設1 1 8 8平方米的糧食臨時存放倉庫、1 2 1 0平方米的農資臨時存放倉庫、7 0 0平方米的農機具臨時存放倉庫、2 1 6平方米的莊稼醫院、7 0 2平方米的糧食烘干場所、2 0 0 0平方米的晾曬場,建筑總面積達6 0 0 0多平方米。惠農服務中心建成后可吸納當地農民以土地、機械、資金等形式加入,中心可提供“承包式”“菜單式”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的統一防護、統一治理及農資直供等專業服務。
第四,基層管理一體,機構人馬一套。為了進一步夯實基層工作,今年以來市社依托供銷超市開始組建鄉鎮中心供銷合作社,兩個機構、一套人馬,功能加強,人員不增。目前,高平市社已完成米山、陳區、神農、原村、石末、永錄等6個中心社的建設任務。中心社將貫徹落實市社工作部署,優化農民購物環境、開展農資科技下鄉活動、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積極創辦和規范發展專業合作社。下一步,中心社將通過發揮這些職能,進一步推進全市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一體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