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露(恩平市人民醫院外科教研室,廣東529400)
PBL教學法在普外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
陳家露
(恩平市人民醫院外科教研室,廣東529400)
目的探討PBL教學法在普外科實習帶教中應用效果。方法從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來該院普外科實習的五年制臨床實習生中抽取90名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名。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而觀察組采用PBL教學法。通過問卷調查及考核的形式評價教學效果。結果觀察組實習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及病歷書寫成績高于對照組,且實習生學習積極性、知識理解程度、知識廣度、課程內容印象性、教學方式新穎度各問卷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BL教學法在普外科實習帶教中具有顯著效果,值得推廣及借鑒。
教育,醫學; 教學方法; 臨床實習; 教學考核
醫學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要求其能夠將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運用于臨床實踐,能夠對疾病進行診斷、鑒別及治療,但大多數實習生在面對患者時卻不知如何應對。因此,如何教會實習生將理論知識靈活地運用于臨床,培養醫學生良好的實踐技能,是每位臨床帶教教師的重要職責。PBL教學法強調以臨床問題為中心,引導醫學生獨立思考并探索及解決問題,已成為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1]。本文將問題式學習(PBL)教學法運用于普外科實習帶教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來本院普外科實習的五年制臨床實習生中抽取90名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名。對照組中男28名,女17名;年齡20~26歲,平均(23.25± 0.21)歲。觀察組中男29名,女16名;年齡21~26歲,平均(23.43±0.11)歲。兩組實習生的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實習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查房,并對實習生進行提問,教師對重點進行講授。觀察組采用PBL教學法,具體措施如下:(1)提出問題。帶教教師將典型的病例選取出來,告知實習生,并提出所要討論的問題,要求實習生對照病例中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及思考,在此過程中鼓勵實習生在教材或網絡等工具中查找相關的資料。(2)小組討論。首先,由實習生匯報病史,并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等,提出下一步診治方案,并探討患者在治療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預防措施,在討論過程中鼓勵實習生積極發言,參加討論,并提出問題及見解。帶教教師通過調動實習生的積極性,引導討論的方向,并給予實習生一定的幫助,從而將討論引向深入。(3)教師總結。最后由帶教教師以教學大綱為中心,對實習生應掌握的基礎知識進行總結,啟發實習生掌握疾病的診斷流程,并對重難點進行講解,幫助其理解掌握知識點。
1.2.2 觀察指標 對兩組臨床實習生的理論考試成績、病歷書寫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理論考試進行閉卷考試,采用統一的考試試卷。2項指標總分各為100分,分值越高,成績越顯著。同時對兩組臨床實習生進行問卷調查,主要調查內容有學習積極性、知識理解程度、知識廣度、課程內容印象性、教學方式新穎度8項,每個項目總分為10分。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實習生理論考試成績及病歷書寫成績比較
觀察組實習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及病歷書寫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生理論考試成績及病歷書寫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實習生理論考試成績及病歷書寫成績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理論考試成績 病歷書寫成績45 45 93.34±1.76a76.21±0.32 95.76±3.42a73.23±1.42
2.2 兩組實習生調查問卷結果比較 觀察組實習生學習積極性、知識理解程度、知識廣度、課程內容印象性、教學方式新穎度等問卷調查指標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生調查問卷結果比較(±s,分)

表2 兩組實習生調查問卷結果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項目教學方式新穎知識的理解程度知識廣度課程內容印象性學習積極性對照組(n=45) 觀察組(n=45)4.21±0.21 5.33±1.23 6.43±0.12 4.08±0.31 5.12±0.23 9.21±0.23a8.76±0.53a7.33±1.75a8.65±1.42a7.84±1.54a
在臨床各個專業實習中,普外科實習是較為重要的一個實習部分,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實習意義,同時也是臨床專業實習生進入工作崗位的一個重要橋梁。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實習生通過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聯系起來,做到融會貫通,并將理論知識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進一步驗證,能夠有效提高實習生的實踐能力。臨床醫學不單純是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還應通過實踐將理論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2]。
在臨床醫學教授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滿足現在臨床實踐的需要,同時也不能滿足實習生對實習的需求,是一種被動灌注,不能有效地調動實習生的積極性,教學效果有限[3]。PBL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其運用至臨床上主要以實習生為主體,病例為先導,問題為基礎,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從而以培養實習生的臨床實踐能力為目標[4-5]。PBL教學法通過以分組的形式,對臨床實習生在實踐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由淺入深,使每位實習生參與到學習中,加強對實習醫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摒棄了以往一味教學的弊端[6-7]。在見習過程中由教師介紹普外科病例并示教,實習生可親自了解患者的病史,當發現問題時,進行小組討論,并將答案列入提綱,找到更多的可靠依據,加深實習生對知識的印象及理解力,帶教教師有意識地激發及引導實習生,可有效調動實習生的主動性及積極性,提高了實習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了實習生與教師之間良好的溝通能力及合作能力,使實習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習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及病歷書寫成績均高于對照組,且實習生學習積極性、知識理解程度、知識廣度、課程內容印象性、教學方式新穎度各問卷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PBL教學法在普外科實習帶教中具有顯著效果,值得推廣及借鑒。
[1]吳春,王佚.標準化臨床病例教學在兒童急診普外科臨床實習中的應用研究[J].重慶醫學,2016,45(13):1861-1863.
[2]王愛軍.目標教學法在普外科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8):1106-1107.
[3]劉桂英.臨床帶教路徑表在普外科護理實習生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0):114-115.
[4]陳艷,譚勝乾.實習護生責任制在普外科病房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0):94-95.
[5]朱群華.臨床路徑帶教模式在普外科實習學生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8):145-146.
[6]尹杰,宋建寧,張忠濤.標準化患者(SP)結合PBL教學在七年制醫學生普外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1):66-68.
[7]侯鴿平.分階段目標教學法在普外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8):136-138.
[8]鄒興斌.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普外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30):156-158.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4.058
:C
:1009-5519(2016)24-3882-02
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