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學語文的創新教育方法,論述了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的創新對策,希望可以為今后的中學語文創新教學提供參考,提升中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學語文;創新教育
中學語文教學一直以來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素養,所以,如何創新中學語文教學教育模式,是當下語文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一、語文創新教育的必要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夠不斷的進步,進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而創新的關鍵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長則依靠教育。新世紀的教育是全面創新的教育,創新教育需要滲透到各門學科的教學當中,創新教育是根據有關創造性發展的原理,運用科學、藝術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造就創造型人才的一種新型方法。語文學科作為基礎性和工具性很強的學科,只有不斷的創新、不斷的突破,才能夠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夠煥發新的生機以及活力,創新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給語文教育界帶來全新的氣象和嶄新的面貌。要想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首先應該明確中學語文教學創新教育的總體特征和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正是因為這樣,如何把創新教育巧妙、有機地融入到語文教學中,成為了中學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
語文創新教育即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傳授學習語文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以及創新方法,促進學生創新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隨著社會與時代的發展,語文教學融入創新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對于不少語文教師而言,語文創新教育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這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在傳統語文教學中,許多學生常常死記硬背,被動的接受教師所教知識,沒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啟發。因此,在信息時代的教育下,教師必須打破傳統教育的禁錮,樹立創新觀念,為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那么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該如何進行創新教育呢?筆者對其進行了深入思考,同時提出相關建議。
二、中學語文創新教育的對策
1、張揚個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個性被稱為人類心理行為的動力來源。在學習上,它能促使學生朝著某個目標積極進取,使學生的創新意識盡快轉化為實際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包括大膽懷疑批判的精神,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險精神。可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應該尊重和張揚學生個性。
在教學中,應該肯定學生對問題的創見性。有時教師可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如讓學生“反彈琵琶”:逆境一定出人才嗎?請闡述自己的觀點,等等。同時,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打造寬松的課堂,鼓勵學生創新,改變“教師中心”、“教師權威”的觀念,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讓學生在全神貫注中愉悅身心,激發靈感,求得最佳創新狀態,淋漓盡致地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
2、創新教學觀念。由于長期處在應試教育的樊籠中,學生形成了學習的思維定式,潛在的創新意識被緊緊擠壓。教師講讀一篇課文,從作者、背景、結構、中心到寫作特色,步步為營,滴水不漏,讓學生寫作文,起承轉合,不偏不倚,層層設防;學生做練習,緊扣教材觀點,不敢越雷池半步,這就養成了葉圣陶所說的那種“不是習慣的習慣”。要實施創新教育,首先必須打破這種“理性的奴性”(萊格語)的被動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根本,從學生心靈深處挖掘創新潛能,培養創新意識。學生的創新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來源于教師的創新意識。行動決定于觀念。教師首先要從教學觀念上創新,敢于提出種種“假設”,敢于“冒險”,教學手段要有獨創性、新穎性,自然而然會誘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五人墓碑記》起始課時,拿了一架托盤天平走進教室,學生大惑不解,語文老師要搞什么新花樣?上課一開始,教師在天平兩端各放上一張白紙,天平保持平衡。教師問:如果在左邊紙條上寫周順昌等五人的名字,在右邊紙條上寫眾多凡夫俗子或高爵顯位卻貪生怕死者,則天平仍能保持平衡嗎?學生各抒己見。這樣就能有效地啟發學生研究課文,學生不僅很快掌握了教學內容,而且從教師這一富有創新意識的教法中領悟到了許多有益的成分,萌發了創新欲望。
3、改變師生關系,營造創新氛圍。傳統教學往往是教師“一言堂”,教師從頭到尾講到底,牢牢地掌握話語權,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這種“師尊”則“生卑”的師生關系大大影響了學生創造能力的發揮。新時代教師應該迅速轉變觀念,擺正在課堂上的位置,改變過去那種遏制學生創造力發揮的陳舊的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僅僅是主導,學生才是主體,我們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形成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最大的思維空間,創新思維的火花才會被點燃。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一味的因循守舊,一定要積極開拓更好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模式,教師要積極將創新思維的培養作為教育的重點來看待,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造就一代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軍德.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5(5).45.
[2] 秦德林,吳永軍.新課程教學評價方法與設計.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2).34.
[3] 鄒啟祥.淺談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教育教學研究,201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