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海梅
摘要:高考復習是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必然途徑之一,是鞏固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只有牢固地、系統地、全面地掌握基礎知識,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敗之地。怎樣在短時間內將三年所學內容加以鞏固,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綜合,直至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將其轉化成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復習的效率,是所有學生關心的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要做到突破難點,找尋規律,教給方法。下面筆者就語文復習的方法和策略問題談些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高中語文;復習課;教學
作為一項系統性的教學活動,高中語文復習一定要立足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教學工作實際,在復習教學工作中要從多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強化記憶技巧指導并科學安排時間,通過提高復習的條理性、全面性、趣味性,有效提升語文復習效率。
一、調整學生的心理結構,提出新的復習目標
考試不是學生學習的終結,而是一個永遠的起點,是為了學生今后永遠的發展。“考”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發現未知,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下一階段的學習中調整學習的重點和方法等,因此,教師在復習講評課上要注意突出正面激勵,著眼未來,向學生提出新的學習希望,分別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原有基礎好但此次考試“馬失前蹄”的學生提出新的學習希望,當整個班級考試測驗成績都不甚理想時,教師應當冷靜客觀地分析試卷的命題意圖、命題特點、試卷內容與難點等,教學生去分析出題者是如何出題的,讓學生掌握如何評改試題,掌握答題的技術要領,在掌握了知識點的同時還能多角度地答題。
二、系統歸納,分類輔導,精講多練
舉一反三考題并不是照搬書本的,因此,不要機械地復敘課文內容,死記硬背段意、中心之類,而要著眼于鞏固基礎知識和提高讀寫能力,通過知識歸類,反復練習,以迭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目的。當然,歸類多練并不是多多益善,陷于題海而不能自拔。應以大綱和教材為依據,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有目的、有重點、有系統地去練。
練的內容要選擇精當,步驟要循序漸進。字,詞、句的復習要抓重點,突破難點,歸類辨析,注意運用。近幾年的高考答卷,突出的問題是錯別字多。因此,要學一些漢字結構的知識,了解形、音、義的特點,把容易讀錯、寫錯的字歸類辨析,讀準字音,記清字形,辨明字義。對詞的掌握,難點在從古漢語中吸收過來的、有生命力和表現力的詞語(如“縹緲”“覬覦”之類),要在復習課文和平日閱讀書報時注意積累。
要確切理解詞義的細微差別,了解構詞方式,分清感情色彩。復習時,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以便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鞏固和運用這些基礎知識。作翻譯練習,一定要忠實于原文,以直譯為主,不可隨意增減或引申。譯文的文字要合乎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對古文在語法上的省略,應作必要的補充。
三、復習形式多樣化,課堂氛圍民主化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心理學家測定:人在平靜狀態下腦中表象數目不足情感狀態時的百分之十。這就要求我們在組織學生進行高中總復習時,不僅要注意利用各種渠道,從各個角度千方百計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且要像悉心照顧嬰兒一樣,注意呵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多鼓勵、多指點、多挖掘,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不讓任何一個思想火花熄滅。在組織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合作、探究等先進的教學手段,始終讓學生處于情感狀態下,激發他們的聯想和想象,提高學習效率。我們深信這種做法能夠創造奇跡。經過前兩年的有意訓練,現在我的課堂上99%的同學始終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真正實現了課堂教學民主化。絕大多數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大有提高,養成了積極思考、主動質疑的探究習慣,基本上實現了學習方式的轉變,已經由過去的接受式的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合作、體驗、探究學習,實現了“教育場”的根本轉變。
高中語文總復習知識容量大,練習量也大,有些老師認為就沒法課改了,其實不然。高中語文總復習教學中容易形成審美疲勞,課堂變得枯燥乏味,我們要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如文言文知識競賽、疑難雜癥診所、小小百家講壇、作文論壇等來豐富課堂,注入活力;專題復習要以“先導后學、以學定教、鏈接高考”的基本模式,根據學情定教法,以“預習反饋――對群學――展示――質疑、解惑――小結――檢測”為課堂的基本流程,一句話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動起來,課堂才能高效。深信堅持課改,會有好的效果。
四、讓學生自我感悟,自我總結知識
教師要把傳統教學的“多講”轉變為“精講”,轉變為學生的“多動”,即多動腦想,多動筆寫,多動口說,注重學生思維的訓練。在語文復習課中,教師普遍有這樣的困惑:這樣的題目已讓學生練過了,有些還是多次練了,講評時老師已分析得很清楚了,但到考試時,在遇到這樣的題型,學生還是感到茫然。這其中的原因是學生的自我感悟、自我總結沒落到實處。
五、課本與復習資料相結合的復習方法
課本是教學之本,更是復習的依據。高考多以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主,重視基礎內容的復習和以教材為主應該是同等重要的,要糾正學生將課本束之高閣,一頭扎進復習資料中的錯誤做法。同時,教師也應該擺正課本與復習資料的關系,要對課本進行精煉、活用、深化、延伸與拓展的處理。
課本的活用,就是要突破課本章節的限制進行恰當的綜合;課本的深化,就是要充分挖掘課本內容有針對性地做好對解題基本方法的深入研究。復習資料是為復習鞏固課本知識服務的,是用來拓展知識和思路的,不能本末倒置。課本和復習資料必須統一在知識的結構中,力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許多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復習教學的過程中,還是運用題海戰術、車輪戰術,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工作量較大,但是教學成效沒有能夠達到規定的目標。高中語文復習教學中,一定要科學安排教學內容,讓學生保持良好的狀態,有效的開展語文復習活動,提高語文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