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益
摘要: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高中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更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一個群體來說,高中生所出現的心理問題和發展特點有共性也有個性。高中生心理健康工作應該在關注共同問題的同時,預防個別事件的發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通過積極品質的挖掘,讓學生自身塑造的更加健康,更積極的面對各種壓力和問題。
關鍵詞:心理學;高中;健康
開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時代發展以及社會進步的需要,同時也是現實狀況的一種需求。在現代化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應當懂得適時幽默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從中找出經驗,才能夠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地開展下去,讓更多的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一、積極心理學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1、首先應該為學生構建一個適宜的學習環境。有研究表明,中國的傳統教育,是批評為主鼓勵為輔,如果是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很容易會讓他們有自卑心理,如果學生在表揚中長大,就會出現自信增加而且勇于探索和創新,所以積極心理學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就是應鼓勵學生,并且學生取得了好的成績之后采用積極的語言表揚他們,對于學習不好的學生也不應該指責或者批評,營造一個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正確,老師就應進行表揚。
2、明確主體,樹立正確認識 。人是個體,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人,所以學生也是千差萬別的,教育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老師應學會發掘出學生的特質并且加以培養鼓勵,每一個學生身上都有不同的美德存在,老師要做的就是要知曉他們各自的美德并鼓勵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進行發揮,這樣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自身的特質和美德就會被培養。
3、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第一,建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立體網絡。各學校要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面滲透、全員參與的途徑,形成以學校領導為統領,以專業心理教師為核心,以班主任為骨干,以學科教師為生力軍,以家長為后援,以正向校園文化、社會環境和媒體宣傳為積極氛圍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立體網絡。第二,在教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學知識的培訓,樹立教師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教學中運用自己的積極心理影響學生。第三,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心理健康活動課是目前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主要途徑和有效載體,也是青少年內在的心理需要。通過團體心理健康課,提高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參與性,體驗團隊合作帶來的歡樂,利用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形成共識,使學生從別人那里獲得支持和幫助,從而對自己的心理疑問有所感悟和認識,最終完善自己。第四,個體心理輔導。應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優勢,對個別問題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輔導,有效地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提高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堅持性;培養學生自尊心、自信心和上進心等性格特征。第五,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有效教育資源。
二、建立心理健康機制,著重強調預防理念
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心理健康機制建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機制,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教育預防機制。為了更好地引導高中教育,可以從學生的個性特征入手,合理結合生命教育、自信心理、親子教育、青春期心理、自我認識以及社會適應和升學就業教育等方面的發展性教育內容來開展教學。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積極心理學表明,教學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成長和進步的過程,所以教師也要不斷發展自身的心里,從而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教學中自身的個體成長,從而可以使學生積極發展心理學,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積極的氛圍。其次,需要合理制定心理活動課程。活動課程在積極心理學的背景下,需要具備積極向上的態度、特征、情緒和內容等特征,從而更好地使教師開展心理活動課程。比如,高一需要就新生的適應問題進行探討,而高二則需要就分班的融合問題進行引導,而高三則側重考試心理指導,從而幫助學生順利地通過考試。
2、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教育預警機制。通過借助問卷調查、訪談和心理測試等心里普查方式來實時關注和審查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從而及時有效地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如可以在學校建立專門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從而可以更好地監測學生的心理問題。另外,還可以在班級中建立班級心理委員制度,指定心理委員,并制定詳細地心弦社團制度,從而也可以及時有效地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心理教育。
三、將積極的心理體驗作為教育的主要方法
積極心理學認識到,人是自身發展的主體,也是自身心理建構的主體。因此,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強調突出人的主體性和發展性,應該將“主體―發展性”這一理論中所蘊涵的:尊重人、關愛人、理解人、發展人等主旨深刻體現出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腳點放在學生的主體性和發展性上。那么在具體實施中如何體現這一落腳點呢?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以學生為本,將積極的心理體驗引入到日常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關注自身心理發展的需求,讓他們在自覺參與中熏陶思想情感、充實精神世界、升華道德思想。因此,廣大心理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立足于積極心理學這一背景,注重發展學生的積極心理體驗,使其發揮應有的魅力與價值。
在開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時,讓學生多積累幽默的言語或片段,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地模仿、運用,在學習、生活中,多一點幽默,少一點沖動,對學生而言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應懂得如何引導學生去接觸幽默、感受幽默、運用幽默,這樣,才能讓幽默心理學扎根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當中。
參考文獻
[1] 黃金華.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閱讀與鑒賞(上旬),2011(4):79~81.
[2] 李倩妮.平頂山市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對策研究[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1(3):57~58.
[3] 石繼榮.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