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當飛機舷窗外的太陽漸漸暗淡,當從高空俯視的土地由黑變黃,綠色漸漸稀少的時候,我們的雙腳在歷經八個小時的飛行和七個半小時車程之后,終于踏上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185團這片土地。
一路上,滿眼的另一番景致令我們目不暇接,地理課本上的內容在此時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沒有了一望無際的綠野,收入眼簾的是茫茫的戈壁。常年風沙侵蝕形成的溝壑,在太陽的照耀下,由于角度和所含礦物質的不同,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光芒。不知名的灌木叢密密麻麻散落在戈壁上。
不太寬的柏油路兩旁,生長著由于常年干旱樹葉呈灰綠色的楊樹、柳樹和一種叫做“白蠟”的樹。樹邊看不見家鄉常見的排水溝,灰黃的沙土裸露在外面,半遮半掩地包裹著樹的根部。由于風沙緣故,這些樹們呈各種妖嬈的姿態向路人展示著新疆人善舞的特質。
路邊時不時能看見零散遺落的哈薩克族牧民的房屋。每到夏季,他們就舉家攜帶著牲畜,遷徙到遠處有草的地方,冬天再回到這里居住。他們基本每戶獨居,各自過著放牧、養娃,無欲無求的生活,并周而復始……
遠遠的,一座座風車屹立在戈壁灘上,這就是風力發電。這種變害為利的智慧,在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發揮。
夕陽下,大片大片的油葵昂著不屈的頭顱,綻放著笑臉,歡迎萬里之外的北大荒友人的到來。田邊一條條滴灌管道在油葵腳下蜿蜒、伸展,履行著自己滋養的職責,見證著果實成熟的過程。
途經一條美麗的河,清澈,雄壯,平靜而寬容。司機告訴我們:這是額爾齊斯河,是中國唯一流向北冰洋的河流。她以一種寧靜柔緩的姿態,依偎著阿爾泰山脈,將蒼茫的戈壁劃割成兩半,又不動聲色的流向遠方。
地平線的盡頭連綿不斷的阿爾泰山脈。巍峨、壯美、高聳入云。它斜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幾公里之外就是鄰國哈薩克斯坦。他時刻警醒著我們:這里是祖國的邊陲!祖國的西北之北!
我不能不承認自己已經被一種叫做“頑強”的東西感動。不能不欽佩在這種自然環境惡劣的條件下,能依然守護著祖國邊防的兵團人。這重復著、延續著的風景,不就是兵團人最真實的寫照嗎?未來一年,我能實實在在為他們做些什么呢?我在心里問自己!
(黑龍江省北安市建設農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