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茂
【摘 要】學習興趣是學生自覺學習的核心因素,是學習動力的源泉,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學生學習的強化劑和學好數學的保證。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努力創設新奇、新異、新穎的情境,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培養;提高;數學;興趣;“愛”;創設情境;設置疑問;巧設懸念;探索交流;嘗試成功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良好的興趣,不僅能使人開闊視野,豐富心理活動內容,使人精神振奮,情緒飽滿,而且對豐富人的知識,開發人的智力,進行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是有目的,有計劃進行的。是在和諧完善的教學組織下,獨自愿學的。當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他總會積極主動地、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而覺得學習的輕松;相反,沒有興趣的學習,就不會有智慧和靈感,不會有驚奇和喜悅,這種學習是枯燥、難熬、沉重的苦差。學生學習的最佳境界在于以興趣激發動機,促進思維和想象,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以至獲得成功的快樂。教師要善于誘導、激發、表揚和鼓勵學生,逐步培養其良好的、濃厚的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自覺學習的核心因素,是學習動力的源泉,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學生學習的強化劑和學好數學的保證。它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有頑強的追求和積極的探索。在教學中,我們都感覺到學生怕學數學,甚至是討厭數學,癥結就在于對數學缺乏興趣。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對學習目的、任務,尚未樹立起明確的認識,全憑好奇心和新鮮感。他們的學習欲望往往是從興趣中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努力創設新奇、新異、新穎的情境,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要學生學好數學變成學生自己要學好數學,讓枯燥無味的數學變得“有趣、有味、有惑”。那么,在教學中應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我們只有順應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循序漸進,導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通過近些年的教學探討,我是從下面幾個方面努力去做的。
一、以“愛”去保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教學中,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把他們看成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創設和諧的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我認為給學生關愛,就是增強他們學習興趣、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學生的異見、寬容學生的誤見、鼓勵學生的創見。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善于持贊賞的態度正確地評價學生,以表揚、鼓勵為主,使學生感覺到如坐春風,如沐春雨?!敖虒W之無小事”,我們在課堂上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對能順利完成訓練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更有自信。對待那些在訓練中遇到困難的學生,也不能選擇批評,不要挫傷他們的信心,而應給予啟發開導。我們多給學生關愛、鼓勵,還有什么困難能讓學生望而卻步呢?把關愛獻給學生,把信心還給學生,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感情基礎。
二、創設情境,喚醒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是一門藝術,要求教師的教學靈活多變,保持新穎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自愿,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教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币虼嗽诮虒W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盡量利用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學習創設一種愉快的情境,讓學生感到每節課都有新意,都有新鮮感。進而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產生明顯的意識傾向和情感共鳴,促使他們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三、設置疑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科學家們認為:“問題”是引起人們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的“發動機”。而數學家則認為:問題是數學的心臟。適當的提問,能使學生的求知欲望由潛伏狀態轉變為活躍狀態。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將會引起學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興趣。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新知與舊知,已知與未知時刻在學生的認知過程中造成沖突。教師就要利用這一矛盾沖突精心設疑,創設引發學生認知沖突,誘發學生思維動機的問題。這樣就能有效激發學生探究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心理狀態,從而主動深入學習。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創設疑問的時機,有意地設置疑問,以刺激思維,豐富想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巧設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在講授某些新知識之前,教師可先提出一些與學生已有知識相聯系而學生暫時又無法解答的問題,讓學生產生懸念,急于要了解問題的結果,使學生還沒有學就已經對新問題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留下一個不完美的結局,讓學生去研討、解惑,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提高學習的興趣。
五、探索交流,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抄。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與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六、表揚與鼓勵相結合,使學生嘗試成功,強化學習數學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的產生和保持有賴于成功。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取得成功后會帶來無比快樂和自豪的感覺,產生成就感,繼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驅使他們向著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邁進,形成穩定的持續的興趣。所以教師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競爭和成功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按問題的梯度都能夠“跳一跳,夠得著”,進而鞏固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要知道,有時教師的一句話,一個手勢、乃至一個眼神,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贊許和表彰都能極大地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因此,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和認知程度加以正確引導和耐心的輔導,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心情,從而強化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還要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學生頑強的毅力,如果沒有遠大的理想與頑強毅力作為支撐,良好的學習興趣也不會長久。
總之,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是使學生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學習興趣的源泉。然后,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手段問題,即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句話,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點:他們常常對新穎的東西感興趣,對運動變化的東西感興趣,對相互矛盾的東西感興趣,對笑話、幽默故事感興趣,對美的東西感興趣,對實驗、操作感興趣,對競賽和游戲等感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做為數學老師,應努力營造激發學習興趣的環境,進而快速的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只有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教師的教學才是成功的,為此,教師的教學應充滿活力和樂趣,多一點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師才能教得輕松,學生也能學得愉快,素質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