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志勤
【摘 要】初中計算機課的主旨在于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它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注重實際操作,特別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新課標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通過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礎。因此努力探索計算機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初中計算機;教學方法
一、創設情景,激發需要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或從實際問題出發或從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錯誤、障礙等)出發,或從學科中的歷史典故出發,通過多媒體創設形成一種情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喚醒長期記憶中有關的知識、經驗或表象,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情感,進而使學生產生一種內在的需要:學習的需要。例如:在學生陸續進入機房的過程中,我通過教師機循環播放清新悅耳的樂曲,使同學們進入機房就有一種平和舒緩、愉悅的心情。在上課前我讓幾分鐘時間給學生玩一些小的益智游戲,指導他們進行鼠標操作練習、了解計算機界面性能,讓他們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給他們創設在“學中玩,玩中學”的輕松氛圍。
二、引導學生上機操作,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初中計算機課是一門注重實踐操作的課程,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上機操作,一方面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則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將基礎知識通過上機實踐操作后轉變為學生自身的基本技能,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應用、整合知識等基本技能,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編一個簡單程序”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在講解完編程序的理論知識后,便可以引導學生上機操作,讓學生自己編寫一個簡單的程序。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的上機操作情況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有利于教師及時對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同時使學生的應用知識、整合知識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三、對傳統教學模式加以變革,運用新課改教學新模式
新課改教學對我們提出的要求是: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以教師作為教學主導,努力構建一個新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新課程改革對于教學模式做了明確指示,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作為教師,在教學進程中要將組織協調作用充分發揮。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的主動性得以充分的發揮,讓他們的創造精神得到培養和提升。作為初中計算機課程,對于可操作性和實踐動手能力有著更高的相關要求,教師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學生,讓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培養和提升。改進教學方法,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將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切實提高。對于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要加以充分的運用,比方說,靜動之間相互轉變、音頻視頻相互結合等方式,這樣,就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致。同時,將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充分運用到教學中來,能讓教學過程中的內容得到充實,有助于提升教學水平和質量。
四、布置任務,體現層次
這一教學環節主要采用的是“任務驅動法”,任務是課堂教學的“導火索”,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表現。這一教學環節主要采用的是“任務驅動法”,我在設計任務時遵循的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創設的問題情境,把所要學習的內容巧妙地隱含在一個個任務主題中,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學生的認知目標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個層次的學習水平。例如:我在修飾圖表這一課中所布置的任務分為三個層次:A.可直接在剛生成的圖表上進行修飾。B.可將“我的文檔”里的“工業產品產量增長統計表”打開,并生成圖表,進行修飾。C.可輸入有關的數據,并生成圖表。(教師提示,你可輸入自己的月考成績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選擇,這樣,不同水平的同學選取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都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合作學習,達到學習目標,培養協作精神
這是信息技術新教材另一個特點,每當進行信息處理時,都要求確立主題,然后收集信息資料,而主題的確立和信息的收集往往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都需要有人合作。從它的分組交流和小組討論可看出來。協作學習是一種為了促進學習、由部分學生協作完成某個給定學習目標的學習方法。在協作學習過程中,個人學習的成功與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
協作學習和個別學習相比,有利于培養學與人合作的協作精神,促進學生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學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尤其是基于互聯網絡時代的協作學習,由多個學習者針對同一學習內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達到對教學內容比較深刻理解與掌握。
現在社會越來越重視對初中計算機的培養,本文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學習計算機的方法和意義。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現代教育強調學生的創新精神,應大膽的挖掘學生的天分,這樣才能讓學生發揮出創新的能力,成為未來國家的創新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姜雪龍.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整合及實踐分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