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靖+黃偉進
【摘 要】本文選用時間管理傾向量表,測量我校高二學生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和時間效能感三個維度的時間管理傾向,并針對調查結果,結合年級管理實踐,就實驗班和平行班管理提出不同的教育對策。
【關鍵詞】高二;時間管理傾向;教育對策
前言
時間管理傾向即個體在運用時間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它是時間管理上的人格特征。
時間價值感指個體對時間的功能和價值的態度和觀念;時間監控觀是個體利用和運籌時間的能力和觀念,它體現在一系列的外顯活動中;時間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駕馭時間的信念和預期,反映了個體對時間管理的信心及對時間管理行為能力的估計。時間管理傾向包含了三個維度,如圖1所示。
圖1 時間管理傾向維度圖
對于時間的管理與運用,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一個標準。能力高的人對于時間的安排與運用,有著良好的計劃性和較高的效率。
國內有關時間管理傾向的相關研究表明,時間管理傾向對中學生的學業成績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時間監控行為既可以通過時間管理效能來影響自尊、自我效能和學習滿意度,也可以直接影響自我效能和學習滿意度。時間管理行為的運用可以有效地緩解時間壓力,提高學業成績。
一、問題的提出
高二是高中生活的關鍵期,是承上啟下的一年,是學生成績分化的分水嶺。高二也是高中生活的轉型期,高二年級學生剛完成文理分科,既沒有高一時的新鮮感和雄心壯志,也沒有高三年級面臨高考的緊迫感, 是一個容易出現動蕩和茫然的時期。因此,在高二學生中開展時間管理傾向情況調查與教育對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年級管理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二、研究方法和程序
(一)被試
選取我校高二學生文科與理科,實驗班與平行班各1個,共回收有效問卷184份,樣本分布見表1。
(二)測量工具——時間管理傾向量表
選用黃希庭等編制的時間管理傾向量表,該量表由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和時間效能感三個分量表組成,共44個項目。量表采用5點等級計分,得分越高表明個體的時間管理傾向這一人格特質更明顯。三個分量表的Cronbachis α分別為0.75,0.71和0.75。
(三)研究程序
以班為單位集體施測。發放給每一個被試,由主試按統一的指導語說明作答要求。在學生完全理解作答要求后,統一進行作答,所有問題一次完成。所有的數據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錄入及統計處理。
三、數據分析
(一)高二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現狀
由表2結果顯示,時間價值感平均分和標準差為 3.69±0.63,時間監控觀平均分和標準差為3.17±0.50,時間效能感平均分和標準3.5±0.47。由于本研究采用5點計分法,中間數為3,可見高二學生的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時間效能感均處于中等水平,3個維度的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時間價值感、時間效能感、時間監控觀,時間監控觀較弱,需要進一步改善。
(二)實驗班與平行班班在時間管理傾向上的差異
由表3得知,平行班學生在時間價值觀上在比實驗班學生要低(sig<0.05),具有顯著差異。實驗班的學生能更重視時間。在時間監控感和時間效能感維度上平行班學生與實驗班學生沒有顯著差異,結合表2可知,高二學生在時間監控感和時間效能感上都需要進一步提升。
四、針對高二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特點的教育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時間價值觀,認識到時間的價值,增強惜時意識引領
表3表明對于平行班的學生來說,時間的價值感較實驗班低,在教育中需要注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時間觀,可以以主題班會、心理健康活動課或職業生涯規劃課的形式入手,從時間資源的珍貴性、時間效率的高效性、時機的把握等方面進行時間觀的培養,引導學生對自身時間管理有一個整體認識,發現不足,并為之后學習時間管理策略奠定基礎。實驗班學生時間價值感較高,不需要過度強調時間價值感,以免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緊張情緒,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只有個體對時間有了正確且穩定的認識,才能從自身出發,主動地去管理自己的時間。
(二)提高時間監控觀能力,將自主管理內化為行為準則
在年級管理和班級管理中,應著重于學生時間監控觀的培養,特別是目標引領、計劃制定和執行、優先級和時間分配、積極反饋等方面重點引導和關注,從而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五、本調查研究存在和不足以及后續研究的思路和方向
本調查研究著眼于高二文理分科后,高二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現狀,抽取了四個班的樣本,數據的量還較少,在后續的研究中,將對整個年級各個班各階段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進行研究。同時,如前文所述,高二年級是一個轉型期和分水嶺,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和變化的空間,筆者將繼續開展后續的研究,并繼續完善和調整相應的教育對策。
總之,時間管理傾向的三個維度是互相影響和相互制約的,以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三個維度為出發點,結合本年級學生特點和年級管理實踐,制定各項教育對策,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總結和反思,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合理化的建議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