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傳明+楊子林

摘 要:高三數學復習的核心任務是讓學生構建知識、方法體系,其中,解決函數中不等式恒成立、能成立問題是關鍵的一環。作為數學教師,應靈活轉化,構造合理的函數,利用函數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函數中不等式恒成立、能成立問題。
關鍵詞:函數;解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2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139
高三復習中,函數中不等式恒成立、能成立問題是難點。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函數、方程、不等式三者密不可分,若將方程、不等式的兩邊都看成函數,使方程問題、不等式問題轉化為函數問題,便能用函數思想解決含參數的不等式恒成立、能成立問題。比如,通過靈活轉化,構造合理的函數(由于等價轉化的方式不同,構造出的函數也不同,因此導致解題難度和解題長度也就不同);避免分類討論,使用分離參數法(由于參數與變量是相對而言,因此該法也可稱為分離變量法)等。
下面就函數中不等式恒成立、能成立問題的七種類型及解題策略作以闡述,與大家共勉。
例1. ?,求f(x)≥g(x)在恒成立時a的取值范圍。
分析:對于任意,有f(x)>g(x)恒成立,
y=f(x)的圖像在y=g(x)圖像的上方,
F(X)=f(x)-g(x)>0在x∈[a,b]恒成立。
解:xinx-ax≥-x2-2在恒成立,即在恒成立,設,則令h'(x)>0,得 x>1或x<-2,所以h(x)在(0,1)上單調遞減,在(1, 上單調遞增,h(x)min=h(1)=3,所以a≤3。
例2.已知f(x)=xex,g(x)=-(x-2)2+a,若對于Vx1,x2∈R,都有f(x1)≥g(x2)恒成立,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分析:對于,都有f(x1)≥g(x2)恒成立y=f(x)的圖像上任意點都比y=g(x)圖像的任意點高 f(x)min≥g(x)max。
解:,則f(x)在上單調遞減,在 上單調遞增,
則,, 所以。
例3.已知,對于,都有恒成立。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
分析:若任意的,恒成立
y=f(x)的圖像上任意兩點的縱坐標的差的絕對值小于等于m
。
解:f'(x)=x2-4x+3,令f'(x)>0,得x<1或x>3,
所以f(x)在上單調遞增,在[1,3]上單調遞減,在[3,]上單調遞增。
,所以,則 。
例4:已知,若,,有。求實數m的范圍。
分析:,對于,恒成立。只需中存在一個值比,中的值小即可,我們可做一形象的比喻:將看作甲班同學的成績,看做乙班同學的成績。題目可轉化為:甲班所有人的成績>乙班其中一個人的成績,則只需甲班的最低分(最低分都大于,則以上所有全成立)大于乙班的最低分(只需有比甲班最低分小的即可)。
解:,,,
。
于是,,
。
例5.已知,。若, ,有。求實數m的范圍。
分析:甲班所有人成績>乙班所有人的成績,只需甲min >乙max 。
解:,,
0>1-m,m>1。
例6.已知,若, 有。求實數m的范圍。
分析:甲班有一個人的成績>乙班所有人的成績,只需甲max>乙max,
,,
9>1-m,m>-8。
例7.已知,。若, ,有。求實數m的范圍。
分析:甲班有一個人的成績>乙班有一個人的成績,只需甲max>乙min,
解:,,
, 。
通過一題多解,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多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開拓解題思路,增強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創造性,從多種解法的對比中優選最佳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