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濤,陳 晨
(1.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河南 鄭州 450052;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河南 鄭州 450052)
現代醫學發展背景下的婦科腫瘤教學現狀與思考
張瑞濤1,陳 晨2
(1.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河南 鄭州 450052;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河南 鄭州 450052)
社會的進步和醫學的發展,對醫學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婦科腫瘤教學需要適應現代醫學的發展要求,教學模式更替、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思維更新和教學能力創新都是現代醫學發展對當前婦科腫瘤教學提出的新課題。本文回顧分析了目前婦科腫瘤教學存在的問題,試圖對現代醫學發展背景下的婦科腫瘤教學的發展進行探索和思考。
現代醫學;婦科腫瘤教學;創新
婦科腫瘤是嚴重影響女性生殖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有報道顯示子宮肌瘤、卵巢良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婦科腫瘤性疾病的發病率均有不同程度逐年增加趨勢[1]。婦科腫瘤教學具有一定的醫學專業特殊性。多年來,廣大的婦產科教學工作者也進行了不斷的摸索和革新,以適應現代婦科腫瘤教學的發展和需求,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和成績。但是,當前婦科腫瘤教學中仍存在如下問題。
婦科腫瘤教學模式相對滯后: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國的醫學課程模式仍然采用“老三段”的模式,將醫學課程劃分為基礎課程、臨床課程和實習課程,絕大多數醫學院校采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隨著醫學教育的不斷改革和推進,部分院校逐漸開始開展混合型課程模式和器官系統為中心等課程模式,并取得部分進展和成績,但是國內大部分醫學院校課程模式仍然延續了這種“老三段”模式。有研究[2]表明,傳統教學模式對目前婦產科教學、包括婦科腫瘤教學依舊具有很大影響力,在高層次婦科腫瘤人才培養中仍然是主要的教學模式。這種傳統教學模式使醫師被動填鴨式接受相關知識,不能舉一反三,理論與臨床實踐脫節,導致學習內容與臨床實際情況不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醫師的思維和創新能力受到限制,導致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傳統教學模式過分強調婦科腫瘤帶教醫師的主體地位,忽略了實習醫師的學習反饋。
婦科腫瘤教學資源的相對不足:目前,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專科婦科腫瘤教學醫院為數不多,婦科腫瘤專業教學課程匱乏,專業婦科腫瘤教學師資資源短缺和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比較突出。近年來,各大醫學院校的擴招引起醫師數量激增,盡管教學醫院的數量和規模也在逐年擴大,但是婦科腫瘤專業的師資資源和配套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并未得到實質性的緩解和改善。此外,為了使得臨床實習醫師能夠提升臨床實踐能力,醫學院校大都建立了臨床教學實踐基地,目的是為了醫師能夠結合理論知識,規范實踐操作技能,但由于婦科腫瘤相關課程安排較少、配套教學模型設施相對匱乏等原因,導致婦科腫瘤臨床實踐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婦科腫瘤教學的相對特殊性:婦科腫瘤的發病和診治與其他系統腫瘤既有類似之處,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大多數婦科腫瘤,如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癌等與女性內分泌系統關系密切,因此在婦科腫瘤教學過程中需要兼顧腫瘤部位的特殊性和患者個體的整體性。此外,由于女性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影響,婦科腫瘤患者在暴露隱私時常有所顧慮,很多患者不愿意將隱私暴露作為教學示范,患者對教學操作示范的配合程度不高。即便是婦科腫瘤帶教醫師在場指導和協助,臨床實習醫師的診療操作技能仍相對不很熟練,一定程度上會給患者帶來不適感,嚴重時會導致患者難以進一步配合教學。在臨床實踐中,既不能讓臨床實習醫師對婦科腫瘤患者進行反復操作,又不能讓臨床實習醫師之間相互練習,從而使得婦科腫瘤的臨床教學比其他學科困難,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臨床實習醫師的學習積極性。
婦科腫瘤教學的創新性不足:大多數教學醫院往往強調醫療、科研、教學并重,但事實上婦產科帶教醫師的臨床工作相當繁忙,導致帶教醫師的工作重心偏向臨床醫療工作。與多數醫學專業教學類似,在婦科腫瘤教學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理論教學和臨床教學的脫節和偏倚,帶教醫師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創新性不足,在不同程度上也忽視了對婦科腫瘤實習醫師臨床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引導和培養。此外,大部分教學醫院缺乏有效的考核措施,在職稱晉升方面,教學創新考核績效所占比重較小,這就導致部分婦科腫瘤醫師對教學創新的重視和積極性不夠。
為了更好適應當前婦科腫瘤教學的發展和需要,婦科腫瘤教學需要進行積極探索和創新,進而進行相應的完善和更新。
改變婦科腫瘤教學模式: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學,不再強調婦科腫瘤帶教醫師的主體地位,采用啟發引導式臨床教學,讓臨床實習醫師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機械性學習變為思考性學習。以傳統婦產科教學為基礎,在婦科腫瘤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實習醫師的臨床思維能力,靈活運用各種手段激發臨床實習醫師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的轉換,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婦科腫瘤實習醫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目前全國各大醫學院校大力推廣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方法,就是以臨床實習醫師為教學主體,以問題為導向,鼓勵臨床實習醫師多觀察、多詢問、多動手、多思考,培養臨床實習醫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改善婦科腫瘤教學資源:婦科腫瘤作為重要的臨床三級學科,教學管理部門應大力推進專科婦科腫瘤教學醫院建設,開設專科婦科腫瘤教學課程,培養專科婦科腫瘤醫師,增加婦科腫瘤配套教學設施,改變目前婦科腫瘤專科教學資源匱乏的現狀。此外,帶教醫師是醫學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優秀的帶教醫師是保證婦科腫瘤教學水平的必要條件,帶教醫師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婦科腫瘤教學質量。一名合格的婦科腫瘤帶教醫師應注重自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除了具備深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專業基本技能,更要注重教學理念、教學能力和教學技巧提高和培養,同時注重婦科腫瘤教學的個體化,激發和帶動臨床實習醫師的學習興趣。
增強婦科腫瘤醫師人文知識素養: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學模式不再是傳統生物醫學模式,而是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醫學模式的轉變對婦科腫瘤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其不僅要求婦科腫瘤醫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而且要具有較強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婦科腫瘤患者的專業特殊性更是婦科腫瘤教學所要面對的問題,婦科腫瘤教學不僅要面對疾病,更要面對患者。在傳統醫學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現代婦科腫瘤教學需要適當增強醫學人文知識素養比重,利用學科交叉優勢更好解決婦科腫瘤患者這一特殊群體的醫師物學問題[3-4]。
培養婦科腫瘤醫師的教學創新能力:臨床實踐與創新能力相結合,是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有效途徑。醫學事業的進步不僅取決于醫務人員的臨床能力,也取決于醫務人員的創新能力。作為醫學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教學工作的進步同樣離不開創新。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發展,網絡終端教學、云課堂、智能手機終端等各種形式的自媒體和新媒體教學方式的出現,都是現代臨床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有益創新和探索,可以借鑒應用于婦科腫瘤教學。伴隨著婦產科教學的發展,婦科腫瘤教學在教學模式、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等方面仍有巨大空間亟待提升,不同形式的創新探索和嘗試是完善和提高婦科腫瘤教學質量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婦科腫瘤教學中應注重培養教學參與者的創新能力。
[1] Siegel RL,Miller K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6[J].CA Cancer J Clin,2016,66(1):7-30.
[2] 張秀敏,郝希山,高樹民.高等醫學教育培養目標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3(17): 28-29.
[3] 孫寶志.中國與美國醫學課程詳細比較及國際標準問題[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2,2(2): 22-25.
[4] 梅人朗.把社會科學和行為科學融入醫學本科生課程-舊金山加州大學的基礎核心課程[J].復旦教育論壇,2004, 2(4): 81-85.
張瑞濤(1981-),男,博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婦科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和教學工作。E-mail:z211019zhangruitao1@126.com
10.3969/j.issn.1673-5412.2017.03.032
G642.4;R737.3
B
1673-5412(2017)03-0269-02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