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歌
摘要:課程改革讓我們教師對教育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作為語文教師我探索其中,受益其中,我努力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了語文閱讀教學“課前自學、自學檢測、小組合作、以學定教、鞏固提升、學后小結”六步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課改;課前自學;學生主體
近年學校領導帶領全校老師學杜郎口、洋思中學的先進教學經驗,這給我們每一位教師拓寬了課改的道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更是感受其中,探索其中,受益其中。我努力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做到借鑒但不復制、創新但不臆想。結合本校學生現狀,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了語文閱讀教學“課前自學、自學檢測、小組合作、以學定教、鞏固提升、學后小結”六步走的教學模式,一段時間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明確學習目標,課前自學(自學時間以學生情況而定)
1、自學環節放在課下的緣由:我校地處山區,由于學生課外學習資料少、學生放學后在家時間寬松等現狀,因此我把課文預習以作業形式放在了課下。
2、課前自主學習: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是指學生按照教師提示的自學目標及學法指導,在課文學習以前獨立完成文本的閱讀、發現、思考、提煉、整理等。
3、自學要求:在這一環節在整個的閱讀學習中至關重要,學生要能獨立掃除文字障礙、感知課文內容、針對文本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獲得思想上的感悟等,而且要求學生對自學所獲用流暢的文字進行整理。
4、目的:①扎實掌握語文細碎的基礎知識,更突顯語文教學“雙基”地位。②減輕學生課上學習任務,使課上學習任務更集中。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情感體驗的能力。
二、自學檢測
1、目的:讓學生自學不流于形式,真正體現自學的價值,進而為學生的“合作探究” 以及課上教師的“以學定教”作準備。
2、檢測試題——緊跟自學目標:①有效利用同步練習冊。②教師精心設計檢測試題。③學生結合自己的自主學習,自己設計檢測試題。
3、檢測方式——靈活多樣:①搶答。②競賽。③表演。④演講。⑤小組推薦代表書寫展示或口述展示。⑥小組之間交換試題。⑦自學收獲大家談等。
4、檢測注意事項:①要借助學習小組格外照顧學習有困難的學生。②注意積累學生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學習方法的糾正和自學中針對文本的疑惑等。③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去進行自學檢測的評閱修改,教師盡量避免重復。④注意鼓勵、肯定學生獨特的學習收獲,進而激發學生不盡的學習動力。當然也要巧妙地指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不能因一味肯定使學生迷失嚴謹的治學方向。只有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檢測環節盡顯風采,才能實現學生的真正自主學習!
三、研讀交流——文本研讀精析
1、小組合作探究的依據:“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當然一百個讀者也會有一百個甚至很多個問題誕生。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會受自我學識掌握、文本文化思想與現實文化思想的距離、作者生活時代與當今時代的種種差異,學生總會產生許多的問題和困惑?;谶@樣的現實,合作探究學習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格外關注“課前自主學習環節”和“自學檢測環節”中顯露出來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或許是疑難、或許是重點、也或許是學生思維的創新,然后教師結合學生的這些問題再適當調整備課設計,進而引導學生認真開展合作探究學習。
2、小組合作探究的內容:首先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內容必須是在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表現出來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和困惑,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次合作交流和互動的內容不是自主學習中所有問題的面面俱到,要選擇與教學重、難點緊密相關的問題;第三把閱讀中一些有難度的拓展延伸納入小組合作學習,讓全組同學“群策群力”,這樣一來既降低了難度,學生做起來就也有了新鮮感。
3、小組合作探究注意事項:①小組合作探究問題時,也是要建立在小組每一個成員先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然后再進行討論、質疑、糾正、最后形成小組統一意見。②教師一定要做好主導工作,這主要是說問題的設計一定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且還要具有啟發性。③注意學生合作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問題,如思維偏離問題中心、學困學生依賴優秀生等等。④合作學習后的展示環節豐富多樣,可以講解、答卷、演講、辯論、表演……展示中一定要小組長格外“關注”本組內學習困難的學生,盡量讓這些學生去展示講解,學生展示講解完畢還要給其他學生質疑、提問、補充的時間,讓課堂真正綻放生命的光彩。
四、以學定教——教師對問題點撥、糾正、深入
所謂“以學定教”,就是針對學生在合作學習環節暴露出來的問題(如學生對文本思想的疑惑或分析的偏離、寫法賞析等)及檢測中的錯誤,教師重新整理并設計引導學生探討的問題,進而引導學生先獨立思考、再討論,最后訂正的過程。這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入和補充,教師必須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方能全方位把握學生的問題,真正體現“以學定教”的效果。
五、鞏固提升環節——由易到難訓練到位
在課后的訓練中分兩個環節進行:
1、達標訓練:這一環節主要是學什么測什么,但絕不是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精心設計適當增添,這樣既檢測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又降低學習的難度。目的:先讓每一個學生嘗受學有所獲得快樂,激發出學生學習的動力。
2、拓展訓練。拓展訓練的問題無論是難度、深度上都有了一定的增加。目的:這一環節是對優秀生的一個提高訓練,進而幫助他們建構知識網絡,能夠熟練應用知識。同時對學困生而言也是是一個挑戰,無論學困生完成到哪一步,都要對他們進行表揚肯定。
六、課堂結語——結語更是學生的“舞臺”
課堂總結是對本課學習過程、學習收獲的盤點總結過程,課堂小結一定要做到傾聽學生的聲音,引導學生整理并匯報自己的學習收獲。我們可以從學生語言是否流暢性上、條理是否清楚上,去判斷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課所學的知識,從而明確下一步教學任務的目標和方向。
以上是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探索嘗試,立足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緊密結合新課標的三維目標,最終讓學生學有所獲。課改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 劉金玉.高效課堂八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8.
[3] 宇文森.有效教學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