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要:英語教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英語教師除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外,還必須懂得藝術,使用藝術的教學手段和采取藝術的教學態(tài)度。
關鍵詞:英語課;教學藝術
教學是一門藝術,英語教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所謂的教學藝術就是教師有意識的通過聲音、圖片、形象、表演和活動等一系列能使學生感受到和體會到滿足的教學手段去設計教學的全過程,去誘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學藝術是一門較復雜、難于把握的綜合藝術。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它注重于對藝術創(chuàng)造性這一本質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英語教師除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外,還必須懂得藝術,必須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這樣他才能創(chuàng)設藝術的教學環(huán)境、使用藝術的教學手段和采取藝術的教學態(tài)度。
一、課堂導入的藝術
好的導入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調動學生的情緒,為課堂的發(fā)展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課堂導入可以是一段笑話,一個游戲或相關資料片、圖片等。總之,你的導入要注重審美性、形象性、娛樂性等,讓學生在獲得藝術的愉悅體驗的同時,自然合理地引出你要講的課題。記得有一次我講解一般現(xiàn)在時的時候,我設計用一個游戲來開展我的教學。我把全班分成若干縱排,每縱排為一組,然后我分別發(fā)給每一組最后一排的學生一張紙,上面分別寫上表達一般現(xiàn)在時不同意義的經(jīng)典例句,在我說“開始”后,最后一排的學生即用耳語告訴前面的學生,這位學生再把聽到的例句告訴前面的學生……,這樣依次進行下去,第一排的學生把所聽到的例句寫在黑板上或說出來。傳得最快、最準確的組獲勝。在這個游戲中,每個同學都有機會開口說英語,每個例句在學生中傳讀,因為每組的成員都關心他們合作的結果如何,因此,全班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黑板上的例句上來,整個過程氣氛活躍。最后我再對每個例句表示的意義一一講解,啟發(fā)學生舉一反三,說出更多的例句。這即培養(yǎng)了同學之間相互協(xié)作精神,又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教學的內容,真正做到寓教于樂。當然,因為教學活動畢竟不同于游戲活動,它是有著明顯而具體的教學任務和目標的,不能像游戲那樣玩?zhèn)€痛快就完事,因此,教師必須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你的學生的需求、知識結構,創(chuàng)設活躍的教學環(huán)境,通過學生的積極配合,在游戲中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課堂里“玩”也始終有一個度,換一種說法也就是玩也玩得有藝術,這里,學生的玩就是參與。請記住沛西能的這樣一句話:“解決教育上極大多數(shù)實際問題的鑰匙在于了解游戲。”
二、課堂設計的藝術
教學的藝術性,主要體現(xiàn)在藝術參與性和愉悅性,教師即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設計者,也是學生參與行為的欣賞者,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中,既獲得了參與的樂趣,藝術審美的愉悅體驗同時也掌握了教學內容。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為你的整個課堂教學的發(fā)展開了一個好頭。但要想讓你的英語課堂更富有藝術感染力,必須深入研究教材,研究你的學生的需求,英語基礎,這樣才能根據(jù)學生的需求,興趣來設計課堂,讓學生在感受到美,體會到滿足的同時,達到教學目的。
我記得我進行過這樣一個對話教學,對話說得是一個銀行職員,跟他的朋友聊天,談到他們銀行前幾天被搶劫,事后仍然心有余悸。如果我讓兩位同學來表演這個對話,肯定沒有什么吸引力。于是,我對重新設計該對話,讓一個同學表演搶劫犯,另一個表演銀行職員,還有一個表演案發(fā)后去采訪銀行職員的記者,我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設身處地想想在那樣的情景下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說些什么,由于各自的生活經(jīng)歷、性格、英語基礎不同,每個學生表演出來的內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大部分同學把搶劫犯兇神惡煞,銀行職員戰(zhàn)戰(zhàn)兢兢,都表演得栩栩如生。對銀行職員勇斗歹徒,負傷住院,然后記者到醫(yī)院去采訪的情節(jié)也有同學想得出來,學生在表演中極盡搞笑之能事,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同時我也作為對話里的一個角色參與,引導學生把教學的重點難點應用到表演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注意力更加集中。
三、板書設計的藝術
在我們的印象中,板書除非就是“黑板白字”,形式單一,枯燥乏味。而提倡設計板書就是要一改這一傳統(tǒng)模式,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上一些圖片資料,使之圖文并茂,豐富板書的內容;形式上適當使用彩色粉筆,充實板書的色彩。備課時,在認真鉆研課文資料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課堂中的板書,對每一個單詞、每一張圖片、每一幅掛圖,甚至于相應的每句話都要事先安排心中有數(shù)。在具體的設計中,特別要注意充分發(fā)揮各要素的作用,如:簡筆畫。簡筆畫是最適合于在黑板上表達,她可以在教學中充當“催化劑”的角色。有許多很難進行的教學活動在他的加入下,能有效地發(fā)揮作用,并可以取得很好地效果。如在學習“l(fā)augh”(笑)這個單詞時,可能用形體語言來表達并不那么容易,因為老師在課堂中哈哈大笑起來會讓學生感到莫名其妙,而且老師自己也比較尷尬,如果改用畫簡筆畫“^_^”并向他們演示這個動作,同時導入“He is laughing.(他在笑。)”,那不就簡單明了了。學生也肯定會哈哈大笑,教師邊寫“l(fā)augh”邊說:“Youre all laughing.”這樣增強了教學趣味性,改善了課堂氣氛。總之,板書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每個教師必須堅持語言文字的科學性,教學效果的實用性,繪畫藝術獨特性的三者統(tǒng)一。精心設計,巧妙落筆來再現(xiàn)題目的精髓內容,來反映英語教學的藝術特色,創(chuàng)造一種美感盎然的教學情景,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情的陶冶,學識的增長。
四、教師語言的藝術
英語語言自身所蘊涵的韻律、節(jié)奏、交際功能、文化底蘊就是藝術的具體體現(xiàn)。語教學中,始終貫穿藝術性教學,利用教材中語言的內在美營造課堂教學藝術化的氛圍,促進形成語言技能的心智和軀體的感官活動,如快樂、喜好、迷戀、滿足等審美情感活動融為一體,促使聽說讀寫做教學活動上升為美的欣賞和創(chuàng)造,化苦為樂,變緊張為輕松,改被動為主動,換枯燥乏味為充實有趣,使教育、教養(yǎng)和諧發(fā)展,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教師的語言是一種專業(yè)語言,要在簡明、準確、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和韻律、節(jié)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語教師必須堅持用英語教學,讓學生用英語來想英語。同時,相應的“體動語”要盡可能符合英美人的習慣,這種“仿真”,使學生產(chǎn)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語語言環(huán)境之中,以滿足學生語言美之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