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游戲,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這使我們強烈地意識到: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增強幼兒的體質,更大的價值在于通過體育活動,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混班體育游戲活動打破了原來傳統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孩子們依據自己的意愿、興趣選擇伙伴,自主選擇運動器械、材料,在活動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活動的區域。這樣不但能調動幼兒的想象力,發揮器材一物多玩的功能,還可以更好地調動和激發孩子們共同參與活動的興趣,對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和作用。我園針對混班體育游戲活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結合本園實際,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目前,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落實科研、加強學習和培訓
我園針對混班體育游戲活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加強了全體教師的理論學習,定期開展教科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采用“走出去”“請進來”及自培自學的方法,加大了培訓力度。同時,對保育員開展了大量的培訓工作,讓每位保育員切實地了解自己在混班體育游戲活動中所要承擔的工作。在研討中,保育員也參與其中。為了科學掌握混班體育游戲活動對幼兒體質體能的促進作用,我園在2015年3月份分別對本園以及同區域的另一所幼兒園小班的幼兒進行了體質、體能測評。
二、制定全園混班體育游戲方案
(一)時間安排
每周大、中、小年齡段都會進行一次戶外混班體育游戲活動。具體時間安排如下:小班組每周五上午10:00-10:30;中班組每周四上午10:00-10:30;大班組每周三上午10:00-10:30。
(二)場地空間安排
1.室內外場地安排。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提供是激發幼兒運動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幼兒園現有的環境資源、合理規劃劃分區域是我們教師要思考的問題。要準備開展哪些區域?在什么地方設置?需要多大的空間?怎樣因地制宜?如何充分利用園內的自然環境,如小沙池、圍墻、欄桿、山坡、草地、小路等?利用山坡設置摘水果的游戲;在平地上設置走跑區、平衡區等;在塑膠地上設置彈跳區;利用車棚設置懸吊的游戲等等。同時我們也將室內空間進行了有效的組合,充分利用了多媒體大廳、走廊等空置場地。
2.游戲的設計。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中對幼兒動作發展的要求,教師們做了大量游戲的收集、設計和整理的工作。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在動作發展上的不同特點,我們將混班體育游戲活動區域分為跑跳區、平衡區、攀爬區、綜合區、投擲區和車區。
3.游戲器械投放。
豐富多樣的游戲器械是組織好戶外混班體育游戲活動的必要保障。我們投放的體育器械共計6大類,分別是平衡類、攀爬類、投擲類、跑跳類、車類以及綜合類,器械數量達100余件。大部分的體育器械都是教師們利用廢舊物制作的。我們還發動了家長和孩子的力量,讓他們也參與到游戲材料的設計和制作中。目前,全園共有親子體育器材共計360余件。
在游戲中,我們充分開發器械功能,創設有利于幼兒發展的物質空間。如:發現幼兒園缺少平衡類、攀爬類大型體育器材,幼兒園購買增添了近10萬元的體育器械,在不同的區域投放了大量的豐富的運動材料。如:攀爬區有多功能攀巖架,平衡區有竹梯、平衡木、蕩橋,鉆爬區有充氣爬網、輪胎山,車區有滑板車、手推車、自行車等。在大型滑滑梯下面,我們在地上鋪上了墊子,幼兒可以在滑滑梯下面鉆爬或者捉迷藏。物盡其用、一物多玩。多樣化的材料滿足了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為孩子在運動時的自主選擇和探索提供了可能。
4.游戲的組織與開展。
在每個區域設置負責的老師或者保育員。他們不但要負責維持游戲活動的秩序和安全,同時還要負責本區域的器材整理和歸放,最重要的是要負責本區域的現場指導和觀察。為了鼓勵幼兒參與多個游戲,而不在一個區域中游戲的時間過長,造成動作發展不全面或某一個區域過于擁擠等情況,我們在每個區域都投放了一種顏色的手環,幼兒在此區域結束游戲時,便帶上相應顏色的手環。在混班體育游戲結束后,幼兒要盡可能地集齊不同顏色的手環?;氐桨嗉壓螅變阂獙⒆约罕敬问占氖汁h顏色登記在記錄表上。教師根據記錄表可以全面地掌握班級游戲的整體情況。這樣不但能激發幼兒參與多個游戲的興趣,促使幼兒動作發展均衡,也能幫助教師掌握一段時間內每個區域的參與人數,以便于下一步的觀察和指導工作。我們在操場邊設置了休息區,在休息區內準備了小椅子、溫水、擦汗毛巾以及衣架。當孩子玩累時,可以自己去休息區,擦汗、喝水,坐下來休息一下。在開展戶外混班體育游戲活動時,教師是體育游戲的觀察者和指導者,也只有通過教師的觀察和指導,才能對游戲內容和游戲材料進行再設計、再提供。如在投擲區,孩子們站在一根長長的投擲線后面玩丟沙包游戲。一開始他們都很興奮,瞄準前面的投擲目標投了一次又一次。可沒過多久,孩子們便開始不耐煩了,繼而轉向了其他的運動區。教師發現問題后,很快將游戲內容進行了調整,創設了高低不一的投擲目標,并在投擲目標上貼上“害蟲”圖片和相應的分數,讓幼兒“打害蟲,算分數”,由幼兒自主記錄,教師協助。孩子的興趣被再次提起來。
三、總結反思,不斷優化
反思是一種自我成長的有效途徑。在混班體育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反思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通過教師撰寫觀察記錄、個案分析以及教師每月針對體育游戲的一篇反思、講座交流等形式,使教師形成強烈的反思意識,提高反思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倡教師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提高專業水平。
如在研究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們發現天氣因素制約著戶外混班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天氣惡劣時,戶外混班體育游戲方案無法執行。為確?;彀囿w育游戲活動的按時開展,為此,課題組制定了混班體育游戲活動的室內活動方案。室內場地相對較小,很多的大型器械無法在室內使用。我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大廳、走廊、過道等有限的空間,將能在室內開展的游戲保留,無法保留的便重新設計游戲活動,混班體育游戲活動便不再受天氣因素的制約。同時,我們發現季節因素也是制定方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通過反復研究,活動方案中的游戲根據季節因素做出了調整。如在夏季可以加入有關水的游戲;在冬季,幼兒光腳走用鵝卵石鋪的小路這個游戲就要替換掉。每一次的活動后,指導老師們都會聚集在一起,找出活動中的問題和不足,共同商討解決措施,并及時地改進和調整。在混班游戲的實踐中,保留下來的游戲都是孩子們喜愛的、感興趣的,我們仍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也正在一步步地將混班體育游戲活動做到常態化。
另外,我們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的有效時間來讓幼兒體驗混班體育游戲活動的快樂。如:晨間活動時間、離園活動時間等。
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從戶外混班體育游戲活動開展至今,不但幼兒從中得到了發展,教師的專業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從而促進了幼兒園整體保教水平的提高。
(一)幼兒得到全面發展
1.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得到提高。
戶外混班體育游戲活動打破了原來傳統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把孩子放在了自由、寬松的環境中,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由、交往、合作的機會,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游戲活動,不同班級的孩子也可以互相交流、合作。如:在騎腳踏車時,雖然孩子們不是一個班級的,但是他們都會比較誰騎得好,誰騎得差一點,誰最先騎到終點,誰稍微慢了一些。在這樣的比較下,孩子們對體育游戲的興趣得到了激發和提高。
2.幼兒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在戶外混班體育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的走、跑、跳躍、投擲、鉆爬、攀登、平衡等基本動作。在45分鐘的游戲活動中,運動量得到了保障,幼兒的身體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3.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得到提高。
在戶外混班體育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得到了提高。例如:在游戲中有角色替換的,幼兒的身份可以是多樣的,通過角色扮演體會到不同角色的情感態度,學習成人社會交往方式。通過游戲中的情節表演,用角色對話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從而促進幼兒合作行為的產生。同時,幼兒共同參與到游戲場地的布置和器械的擺放中。當幼兒無法獨立完成時,就會想到請其他小朋友幫助,便產生了合作的意識,從而取得游戲的成功。這樣,幼兒在游戲中便自然而然地學會了與人協調、交流合作。
4.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混班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一些問題和沖突。這就需要幼兒運用一些較合理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幼兒學會協商和互助合作。如:在平衡區中,教師為培養孩子的平衡能力,教師將輪胎放在地上,幼兒在輪胎上行走。有幼兒想出了將輪胎立起來當“馬”騎,騎一騎后覺得不好玩,于是讓一個小朋友“騎”在輪胎上,兩邊各一個小朋友抓住輪胎左右搖晃。騎“馬”的小朋友不能掉下來,剛開始,只要一搖晃就會掉下來。后來,有幼兒發現,兩邊的小朋友搖晃的力氣小一點,用力均勻一點,騎“馬”的人不容易掉下來。大家在不斷的交流討論、相互分享經驗的過程中,提升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體驗到合作的快樂。
(二)教師得到發展
教師的觀察指導能力得到了提高。在開展混班體育游戲的過程中,要促進幼兒的動作發展和意志品質,就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動作發展特點,在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與指導。探索如何作為支持者給予幼兒最適宜的指導,不斷創新方法,提供機會讓幼兒掌握必備的運動技能與技巧,從而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在教師觀察記錄方面,一開始通過教研組制定了觀察記錄表,每周上交一次,教研討論。最后發現,這項工作不但增加了教師的工作壓力,同時流于形式。很多教師的觀察記錄內容空泛,只記錄了現象,而沒有相關的分析和評價。同時很多記錄都是事后回憶的,信息上有大量的疏漏。通過研討,我們嘗試通過文字、照片、視頻(音頻)、圖畫等方式來記錄幼兒的活動。教師隨身攜帶便簽條或者相機,隨時記錄發生在幼兒身上的大事小情。每周整理一次,記錄在觀察記錄本上。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形成了一些經驗,如將記錄所需要的材料(紙、筆)等放在隨手可取的地方,在記錄的過程中,幼兒的姓名使用縮寫,要把記錄和每日的教育教學活動融為一體,設置實際的目標等。
在這個不斷調整的過程中,教師的觀察指導能力有了提升。下一步,我們需要做的是讓孩子、家長和老師都參與到觀察記錄的過程中來,幼兒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家長,培養家長觀察記錄的意識。對于家長來說,這項工作不但是對家長的挑戰,更是對幼兒園的考驗。怎樣站在幼兒的立場上分析他們的行為表現,對幼兒當下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需求做出科學、合理的評估,以此為據來調整我們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是任重而道遠的事情。
(三)幼兒園整體保教質量得到提升
初步形成了幼兒園混班體育游戲活動園本實施方案,活動的效果也得到了領導、專家、同行和家長的認可及贊譽。幼兒園的整體保教質量也得到了提升,一年以來,我園戶外混班體育游戲活動的研究成果共向省、市、區同行及姐妹園展示12次。
總之,有效地組織和實施戶外混班體育游戲活動,讓幼兒更加自主地參與到了體育活動中,這使我園體育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變,逐步走向了游戲化和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