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業是推動俄羅斯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以及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近年來,俄羅斯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日益重視起來,出臺了相關法律政策和措施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盡管俄羅斯中小企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距政府目標還有一定距離,中小企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而且距離改善俄羅斯經濟結構、促進就業、形成高科技部門還有很大差距。為了推動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俄政府應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相關法律,打擊腐敗,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使中小企業真正成為支撐俄羅斯經濟的半壁江山。
關鍵詞:俄羅斯;中小企業;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95-3283(2016)11-0024-03
[作者簡介]丁佳(1991-),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政治。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中小企業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的經濟地位不斷上升,數量持續擴大,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的中小企業發展對增強俄羅斯經濟競爭力和靈活性具有基礎性作用,但其發展水平遠遠低于預期。因此,分析并找出影響俄羅斯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進而制定相應的對策具有現實意義。
一、俄羅斯中小企業發展現狀
蘇聯在解體前,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經濟。這種傳統的體制模式導致大型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很高,遠超發達國家。1975年,“蘇聯5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的就業人數占207%,而1000人以上的企業就業人數占661%?!盵1]蘇聯時期,國家關注的重點是大型國有企業,中小企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數量較少且規模不大,導致國內消費品匱乏,難以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居民生活水平不高。蘇聯解體后,伴隨著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俄羅斯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崛起。
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采取“休克療法”,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實行大規模私有化。自此,中小企業迅速發展,成為俄羅斯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據統計,“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5%以上,解決的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60%左右,創造的產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盵2]根據發達國家的標準,俄羅斯中小企業總數應為300萬,所解決的就業人數為2200萬,中小企業產值占GDP比重應為30%以上。然而現階段,俄羅斯的中小企業,無論是規模還是數量都遠低于發達國家。據統計,2002年俄羅斯中小企業總數為884萬,中小企業人數占就業人數比重為13%,中小企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為10%—11%;同期美國中小企業總數1930萬,中小企業人數占就業人數比重為54%,中小企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為50%—52%。此外,俄羅斯的中小企業在各聯邦區分布也不均衡,主要分布于中央聯邦區、伏爾加聯邦區以及西北聯邦區,而南部聯邦區、遠東聯邦區以及北高加索地區的中小企業數量則較少且發展緩慢。
二、中小企業對俄羅斯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活躍消費市場,改善居民生活
中小企業在俄羅斯的快速發展,與政府實行私有化改革密切相關。私有化前,俄羅斯的輕工業不發達,消費品短缺,商店只能銷售企業生產的商品,無論價格高低或是質量好壞,經濟沒有任何競爭,市場完全被國家壟斷。改革后,俄羅斯經濟快速增長,由于中小企業具有廣泛的社會性,能夠為俄居民提供基本的日用品和服務,市場商品種類和數量逐漸增多,排長隊搶購商品的情況得到了極大改善,給俄羅斯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大大改善了生活水平。
(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加速科技創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中小企業在服務業、輕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發展中小企業,有利于推進俄羅斯經濟結構改革,解決重工業與輕工業比例不合理問題,減輕俄羅斯經濟對能源的嚴重依賴,進一步帶動俄羅斯產業結構的調整。
目前,俄羅斯的產業結構正逐步由工業型向服務型轉變,這需要中小企業帶動。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能夠迅速適應外部環境,有利于良好的競爭環境的形成,通過激烈競爭,加速各方面創新能力的提高。此外,中小企業在緩解失業矛盾方面能夠發揮巨大作用。據統計,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俄羅斯的中小企業創造的總營業額為187276億盧布,同時為11412萬人提供了就業崗位。[3]
三、俄羅斯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政策不完善
目前,俄羅斯市場經濟體制已經確立,相關法律法規基本完善,但市場經濟的運行能力還沒有完全實現,受政府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企業占俄羅斯經濟總量一半左右,高于全球30%的平均水平。國有企業對市場的壟斷,嚴重損害了俄羅斯中小企業者的經濟利益。
另外,俄羅斯大型國有企業負責人由政府直接任命,易產生官商勾結現象,官員腐敗問題嚴重阻礙了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調查表明,2009年,俄羅斯政府的清廉度在全世界180個國家中排第146位,被列為極端腐敗的國家。[4]政府官員的腐敗直接影響中小企業主的創業熱情,造成企業家們對政府信任度下降,長此以往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盡管俄羅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但也只是杯水車薪,還遠遠達不到要求。
(二)行政障礙過多
影響俄羅斯中小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是政府的行政障礙過多,缺乏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創業者注冊中小企業的積極性極易被打消。審批機關官僚風氣嚴重,行政檢查復雜,手續繁多,中小企業主利益經常受損,生存條件不佳。在俄羅斯中小企業為了克服行政阻礙而花的費用,會占到公司流動資金的10%,然而在德國,這一數字僅僅為35%。
(三)融資渠道少,稅收優惠不多
在俄羅斯的經濟改革中,對中小企業的改革并不理想,未能如政府預期一樣增長,最失敗之處在于專業和服務領域增長過慢。除法律制度缺失、貪污腐敗嚴重、黑社會橫行等原因外,關鍵是缺少按合理利率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銀行體系。俄羅斯的儲蓄銀行和商業銀行不能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國內的投資者和銀行更傾向于向國有大型企業投資。缺乏資金是中小企業在發展中普遍會遇到的難題之一,涉及到企業的設立、購買機器設備、更新技術、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等各方面。雖有很多家銀行、專業機構以及基金會宣布支持中小企業,但事實上,僅有幾家銀行提供貸款。受到各種因素限制,中小企業融資貸款渠道少,融資貸款困難。此外,受到經濟下滑的影響,政府雖然出臺了一系列發展中小企業的舉措,但由于缺乏資金,導致對中小企業投入不夠。此外,俄羅斯的經濟發展高度依賴原材料,各類資源大量涌入原料型企業,中小企業往往還面臨著和國有大型企業的競爭壓力,這些均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
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俄羅斯中小企業主認為稅負過重,政府對本國產品沒有給予足夠的稅收優惠,同時灰色清關使大量的外國商品進入俄羅斯市場,致使俄本國商品在價格上不具優勢,競爭導致中小企業發展更加艱難。
(四)中小企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創新環境差
俄羅斯中小企業的發展與私有化進程緊密相關,是伴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迅速發展的,不可避免地帶有過渡經濟的烙印。據統計,在俄羅斯的建筑和工業生產領域中,生產型中小企業占25%—30%,距離合理結構50%還有一定差距;有40%—50%的非生產型中小企業在商業、服務業和中介行業從事經營活動。另外,俄羅斯中小企業區域發展不均衡,這也成為了行業一體化的阻礙。
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具有非常大的潛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俄羅斯高新技術型的中小企業創新環境差,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規模和經營范圍均遠落后于歐洲國家。同時,相對歐洲企業有很多機會獲得基礎設施的支持,俄羅斯只有少數企業能得到國家的支持。此外,俄不斷增長的中小型企業正經歷著業務結構的日益復雜化與正規化的變化,對企業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
四、進一步促進俄羅斯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雖然俄羅斯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但隨著中小企業數量逐漸增多,實力穩步增強,產值占GDP份額逐年遞增,政府的重視程度也日益提高,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促進中小企業為俄羅斯經濟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政府方面
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法律制度的保駕護航,俄羅斯政府逐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先后通過《扶持和發展小企業國家政策構想》、《俄羅斯中小企業發展法》、《經濟發展與創新經濟》和《中小企業2020年前戰略》。但欲建設完備的法律體系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應廣泛聆聽并征求中小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加快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在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同時,給予相應的保護,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的行為,加大腐敗問題的懲處力度。健全法律法規保障體系的同時,加快消除行政壁壘。此外,加快機構改革進程,簡化開辦中小企業的手續;規范政府監管部門檢查中小企業的方式方法,杜絕檢查過程中的勒索行為,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經營環境。對技術開發型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協助企業開拓海外市場俄羅斯政府還應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擴大中小企業的經營范圍,加大對創新型企業的扶持,鼓勵發展中小企業,并給予更多的優惠。對中小企業進行整頓,規范其生產行為,對于不合格企業予以取締。大力發展創新型的中小企業,提高企業競爭力,投資建設基礎設施項目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性和綜合性的服務。
(二)企業方面
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創新,應借助俄羅斯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以籌辦貿易博覽會、組織經貿代表團出訪、舉辦經貿研討會等形式不斷補短板,增強自身技術開發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自身抗風險和生存能力。
[參考文獻]
[1]宮艷華俄羅斯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與經濟作用[J].東歐中亞市場研究, 2003(10).
[2]朱莉亞.俄羅斯政府在扶持小企業發展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1.
[3]關雪凌.經濟轉軌進程中的俄羅斯小企業[R].歐亞社會發展研究,2000.
[4]陳新明.俄羅斯私有小企業的勞動就業[J].東歐中亞研究,1998(3).
[5]靳會新.俄羅斯小企業探析[J].西伯利亞研究,2005,32(6):28—31.
[6]高曉慧.俄羅斯經濟增長中的結構問題[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5(4).
[7]邱莉莉.俄羅斯小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發展[J].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2).
[8]許新. 葉利欽時代俄羅斯(經濟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付岱山,宋海冰.俄羅斯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我國的啟示[J].商業經濟, 2004(5).
[10]汪寧.俄羅斯小企業改革的得與失[J].俄羅斯研究,2001(3).
[11]馮舜華,徐坡嶺.俄羅斯經濟的結構性癥結[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9).
[12]Е. Г. Ясин, А. Ю. Чепуренко, В. В. Буев. Малое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ьство в России:прошлое, настоящее и будущее[M]. Фонт Либеральная миссия., 2003.
[13]И. В. Черепанова. Правовое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е малое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дьство: политика, ограничения,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и региональный аспекты[J]. Вестник Ом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7 (10).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ussias economic growth, creat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Russian government ha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introduced relevant legal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Russia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but there is a certain distance away from the government goal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hare of GDP is far lower than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re is a big gap to improve the Russian economic structure, promote employment, the form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sector.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MEs, the Russian government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SME-related laws to combat corruption, and strive to solv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Es and other issues, which mad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upport half of the Russian economy.
Key words: Russia;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problems; measures
(責任編輯:郭麗春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