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紅
摘要: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本《go for it》教材中,詩歌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悄然走進了初中英語課堂。它以強烈的語感和節奏感促進著英語教學效果,同時也倍受同學們的喜愛。在英語詩歌課堂實際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感染,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樂趣、情趣,使抽象語言文字的學習變得情趣盎然,有滋有味。
關鍵詞:英文詩歌;詩境;詩歌語言特點;欣賞
在世界詩歌寶庫中,英語詩歌是一個充滿活力,不斷發展的有機體系。詩人如滿天繁星,佳作如浩淼煙海,風格各異,題材廣泛,內涵豐富,影響巨大。閱讀、學習英語詩歌不僅可以培養學習者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其綜合文化素質,更可以使他們提高審美能力,直觀地體味到英語語言所特有的內在節奏與韻律,洞悉英語語言的精妙演繹,把握英語語言的神韻風采,增強自身對英語的感悟力,達到事半功倍的語言學習效果。本文通過實例分析,就立足詩歌的意境,把握詩歌語言特點,走進作者,欣賞詩歌的魅力進行教學,談幾點認識。
一、朗朗上口,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押韻是指重復元音或輔音以達到一定音韻效果的詩歌寫作手法。英語詩歌和中國的詩歌一樣有押韻的美,如頭韻、尾韻等。在《MomKnowsBest》中,采用多個尾韻形式,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了韻律美。古今中外,描寫母親的文章不計其數,但詩歌的形式更簡潔、語言更精煉,特別是尾韻讀起來前后呼應,別有一番趣味。
二、披文入境,走入詩歌豐富的想象
想象力在詩歌欣賞中是最不缺乏的部分,在《Mom Knows Best》詩中塑造了一些經典的形象:如天使般守護在病孩床邊的媽媽;氣急敗壞的孩子等。字里行間無一不透露出深厚的母愛。讀這首詩,就好像是讀者在回憶自己和媽媽的日常故事,是自己大腦中的某片記憶。這是詩歌具有豐富想象帶來的魅力,讓讀者有了身臨其境的美妙。
When I was seven coughing badly, she said no ice-cream for me.
But I talked back loudly, “I should be allowed to eat some! Give it to me now!”
When I was nine watching scary movies, she said itd give me awful dreams.
But I shouted back angrily, “I should be allowed to watch it! Im not a baby!”
詩歌囿于篇幅,往往是點到為止,不能展開而留下空白,即所謂的“言有盡而意無窮”,這所謂“意無窮”,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進行補充。根據中學生是富于想象的心理特點,我們要不失時機地利用詩歌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力。多媒體在詩歌教學中的應用,能更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想象思維。在學生理解了詩歌,領略了詩歌所描寫的美景,領悟了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之后,可以順應學生愛畫、愛美的心理。
三、配樂誦讀,喚起情感
在詩歌教學中,誦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詩歌是最注重情感表達的一種文學樣式,情感是詩歌世界里盛開的一朵最美的花。怎樣才能讓詩歌的情感之花在誦讀中再次綻放異彩?在這里我們以指導學生誦讀新版九年級英語教材第七單元SectionA3a中的詩---《Mom Knows Best》為主線,來探討這個問題。指導誦讀前,我請同學們先誦讀一遍。發現他們誦讀的總體特點是語速較快,語調較高,表達情感基調是激昂的。然后我請他們談對于作品的理解,他們認為寫媽媽的詩,都應該是歌頌的,應該是情緒高漲的,并且認為誦讀只與語言技巧有關系,與文本所要表現的內涵沒有什么關系,所以在誦讀前并沒有去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深入分析詩歌的意象。這使他們的誦讀出現了情感表達的的誤區,致使朗誦時,語言技巧處理出現了失誤。那該如何處理情感的合理傳達呢?在前面到位的情景交融欣賞之后,我們還需要聽詩。這是光看詩、讀詩所不能體會到的。教師可以播放錄音,讓學生去模仿朗讀。在多次地模仿在學生朗讀后,適時配上背景音樂,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教學中把復雜多變的情感與悅耳動聽的音律融合在一起,盡可能將詩歌中的“情”化為可作用于聽覺的韻律,讓學生在樂聲中誦讀,有利于學生披文入境,喚起情感,感受語言文字的精妙。同時也利于學生調動自己的情感體驗與詩人進行心靈的交流,產生共鳴,從而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情感、人生態度和科學的價值觀。
四、領會意境,再創詩歌
著名的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說過:“模仿是學習的必經之路。”學生學寫詩歌,亦是如此,他們需要優秀的詩歌做拐杖,從中汲取“寫”的形式、方法和視角,在教九年級unit14《Iremember》中,可以讓學生仿寫屬于自己的三年校園學習生活記憶,寫一寫自己的《Iremember》。這樣的仿寫,滿足了學生對認識世界的表達需求,帶給他們的是全新的話語表現體驗。
總之詩歌教學不僅是知識傳授、思想分析的過程,還是學生與作者心靈相通、情感共鳴的活動過程.教師創造一個充滿熱忱與激情、歡快與和諧的教學氛圍非常重要,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情感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共鳴中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