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蘭
在我們現代的教學觀念中,具有幽默感、親和力的教師越來越能籠絡學生,而嚴肅、傳統的教師越來越不適應教學的時潮、逐步走向落后或是淘汰的邊緣。因此,教師不論是在教學過程中,或是在教學管理中,都應具有含蓄、幽默、委婉、迂回等方式。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當然幽默感不是與身具備的,這需要日積月累,即淵博的知識,廣泛的社會閱歷是教師具備幽默感的前提。正是有此基礎,可以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幽默睿智;可以使師與生和諧、使教與學統一;并創造出一種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的輕松愉快的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氣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中,幽默能給人以親切、輕松平和等的感覺。它委婉含蓄、意味深長、妙趣橫生又鞭辟入理、寓教于樂又樂而不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式:
1、教師語言中的幽默含蓄性:含蓄是一種美,是一種藝術,是教學語言藝術中的內涵,任何一種有效的成功的教學都離不開含蓄性的語言藝術。如:(1)言近皆遠法。唐代史學家劉知己在《史通。敘事》中說道:“言近而旨遠,詞淺而義深,雖發語已殫,而含意不盡。”他告訴我們敘事說理不要把話說盡,要給聽者或讀者留有思考的余地,可見“言近皆遠”也是教學的語言藝術。(2)迂回設問法。這種語言藝術是指繞著彎子設問,以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波濤和理智思考的飛躍,讓學生在情感與理智結合處得知識、明事理、受教益。迂回設問,一般設計三個層次,一是問,二是誘,三是歸納,層層深入,扣人心弦,啟人心智,動人情懷。常常達到語半功倍之妙用。(3)親切委婉法。就是指根據語言傳遞與轉換的需要。教師要把講授語言的內容和教學語言的組織說得委婉、曲折、親切。使學生感到有一種快感、美感和親切感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可以使教與學雙方關系融洽,情感相通,和諧自然,從而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2、教師語言的幽默感,對于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成輕松愉快的學習心態起到重要作用。事實表明,富有幽默感的老師,學生總是喜歡的,師生間的情感也必然融洽。但是教師幽默感與相聲、戲劇、電影、電視重點幽默不一樣。課堂上的幽默是一種莊重的幽默。莊重是指教師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肅性,幽默是指教學形式和方法上的趣味性。沒有莊重,幽默就會失去基本內涵,沒有詼諧,莊重就會缺乏生動有趣的表現形式。其辦法有:(1) 說笑話。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恰當的說些富有哲理性,知識性和情趣性的笑話。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一種說服人、開啟人,給人以智慧和力量的育人過程,不一定非要在那么莊嚴、典雅的氣氛中進行,也可以在雙方談笑風聲中進行,以笑移情、生情、在笑聲中說服人、開啟人,給人以智慧和力量,在教學中教師正確地巧妙地穿插笑話,不僅可以起到弦外有音、啟人深思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育人品德,溝通師生情感。(2) 插入名人趣事或歇后語。在教育學生思想道德之時,不能死板硬套地向學生講述其中的道理,應聯系實際滲透一些名人趣事或歇后語,這種方式是可以引起學生發出會心的笑,又不失教學的神圣和典雅。既能使學生開啟心智,有能使學生在思想深處留下深刻的教育印痕,有的還能使學生終身難忘。
對學生違紀現象,有的教師盡管理直氣壯,其尖刻的數落,粗暴的訓斥卻導致學生產生強烈的對立情緒,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們不妨在批評者與受批評者之間加入“幽默”的潤滑劑,來避免良言相告反因“忠言逆耳”造成的摩擦,危機。批評中的語言幽默通過雙關、諷刺、影射、移就、模擬等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暴露人們的錯訛之處,既不傷害人的自尊心,又能達到教育目的。所以說,益智明理的幽默,折射出的是教師真善美的心靈之光。常見的批評幽默的幾種類型有:(1)以退為進 對學生的錯誤行為不急著進行正面批評,在好象不以為意的同時,通過啟發誘導給他自省的機會,讓同學自己認清錯誤。一次上語文課,一位同學在教室里輕輕哼唱起來,老師不由地頓了下來,親切地說:“大家都喜歡流行歌曲,今天我們來一個小小的比賽,叫‘歌曲接龍,每個同學都來一句,每一句都不一樣,現在就請同學們想想。”然后老師向那個哼歌的同學瞟了一眼,這時的他已經低下了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比賽過程中,這位同學注意力一直很集中,輪到他時,他很有激情地來了一句。在比賽進行了一輪過后,老師及時地表揚了那位同學的機警、專心。從此,這位同學再也沒有在課堂上離神。學生哼唱無疑干擾了教學,如停下來狠批一頓,更會干擾教學。而這妥帖自然,不事雕琢的三言兩語,既風趣幽默,還起到了委婉含蓄的批評效果,令學生折服。(2)自我解嘲 老師難免在教學中出現這樣那樣的漏失,引同學發笑。若直言給以批評,反顯得不夠大度,若不聞不問,也不是關心學生成長的正確處理方式,自我解嘲則不失為既可顯示教師的機敏風趣,又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教育的良方。比如,老師板書上出現了錯詞,這時老師可以采用集體找錯的方式,改正錯誤。事后,老師總結:“這是老師的馬虎卻讓你們改正過來,老師真不好意思,老師以后一定改正。”這樣,同學們也會注意自己平時少犯錯誤。
批評中語言幽默的類型還有諸如借題發揮、惻旁敲擊、一語雙關、引例比照等很多種,這里不再一一評述。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幽默只是一種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脫離具體教材內容和實際需要,一味搞笑逗樂,那就誤入歧途了。因此,適時地運用幽默感在我們教師的語言修養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列寧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我們還是把幽默請進課堂來吧,在幽默的歡聲笑語中,給人以智慧、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