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利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改革開放腳步逐漸加快,地區間和產業間的勞動力轉移越來越頻繁,而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域的黨員流動也逐漸頻繁。隨著流動黨員的流動范圍增加,流動黨員的數量越來越多,增加了基層黨組織管理黨員的難度,出現了很多新問題和新情況。在黨員隊伍中,流動黨員是重要的也是特殊的組成部分,目前黨的建設重點在于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和教育,讓黨的內部組織更加規范。本文將就流動黨員教育的管理展開探討。
關鍵詞:流動黨員;管理探索;教育管理
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發展,加速了不同區域和不同產業之間的人員流動速度,其中有很多是黨員。這些在兩新中非常活躍的黨員,對于國家發展壯大、社會安寧穩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的基層社區黨組織對于流動黨員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缺陷和問題,大量的候鳥式、口袋和空掛黨員依然存在,占據著我黨重要的資源,但是又發揮不了實際作用,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流動黨員管理體系。在新形勢下,如何采取措施確保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完善,是基層黨組織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一、當前流動黨員狀況分析
在目前的新形勢下,我國流動黨員存在的范圍較廣,數量較多,流動時間較長,生存狀況存在很大差異,群體內部結構構成繁瑣復雜。當前流動黨員的具體狀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數量越來越多,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流動黨員的數量極速增長,以北京某市為例,數據顯示,到2012年10月,該市流動黨員共有1180人,占該市黨員總數的3.5%左右;其中縣域內流動的黨員數量為588人,在本市其他縣域流動的黨員有578人,流動到外省市的黨員有587人,共有505名黨員從外省市流動到該市中,可見流動黨員的數量較多;(2)流動范圍越來越廣,目前流動黨員轉移的主要方向是二三線產業,例如服裝、建筑、餐飲和運輸等,流動方向則是向外省市和全國范圍流動,流動的主要方向為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如北上廣深等;(3)流動時間越來越長,我國近年來針對外出務工人員出臺了諸多有利方針和政策,流動黨員的流動時間逐漸增加,一些流動黨員已經在某地區經商或者務工很多年,將近85%的流動黨員選擇只在春節等重要節假日回家,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地;(4)流動黨員結構內部愈加復雜,市場經濟體制和用工體制的影響,流動黨員在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就職收入較高,生活比較穩定,但是只占流動黨員的小比例部分,大部分流動黨員沒有固定的職業或者工作崗位,收入低生活質量較差。
二、目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流動黨員去向不固定。由于諸多因素影響,很多流動黨員都長時間在外流動,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和居住地,情況很不穩定,當地黨組織很難掌握這些流動黨員的去向,一些流動黨員向其他地區轉移前步步高黨支部,離開所在地時間較長,并且不主動轉移黨組織關系,黨組織對他們的學習工作和思想狀況一無所知。數據顯示,60%以上的流動黨員在外出前都選擇不上報黨支部,在外地流動的黨員不積極與所在地黨組織保持聯系,導致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存在非常大的困難。
2、流動黨員管理不到位。一些基層黨組織認識不到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不清楚流動黨員對國家、社會的影響和作用,對流動黨員的當前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不甚了解,缺少管理流動黨員的具體有效的措施,對于外出的黨員的管理不積極、不認真;再加上一些流動黨員長期在外地,很難管理,大部分黨員都在非公企業工作,一些黨員不對外表露黨員身份,增加了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難度。
3、流動黨員關系難轉接。外出的流動黨員返家時間不一致,一些是在春節等節假日回家,一些是在農忙時節返家,回家后或者忙于走親訪友,或者忙于幫助家里干農活等,不愿意也基本沒有時間參加當組織的活動。大部分流動黨員都是在非公企業就只,一些企業建立了黨組織但是缺少活動經費,因此基本不組織活動,一些企業甚至沒有建立黨組織。流動黨員的文化水平、素質水平和年齡等因素都存在很大差異,要做到協調存在極大的困難。因此大部分流動黨員對于黨組織的活動都是持應付的態度,很少主動參加或者組織活動。
三、改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方法
1、深化思想認識。各級黨組織都要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要實現社會穩定健康的發展,關鍵在于黨組織,充分認識當前形式下黨員流動的必要性和客觀性,將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最為首要工作,建立完善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體制,責任落實到各個負責人和各級黨組織上,建立相應的考核評價和獎罰體系,以此鼓勵各級黨組織和負責人提高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力度。
2、加強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提高管理力度,改善管理效果。可以根據各地流動黨員的具體情況設立流動動員服務站或者聯絡中心,相關部門做好黨組織關系轉接工作,外出的流動黨員應該登記,外來的流動黨員同樣要登記,建立完善的流動黨員檔案,與流動黨員積極聯絡,了解他們的最新動向,針對具體情況恰當的開展教育管理工作;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并在教育管理過程中不斷完善,讓黨組織能夠擴大管理范圍,很多流動黨員在非公企業就職,因此也要針對這個情況督促企業建立黨組織,降低黨員的流失率。
3、創新教育管理方法。根據流動黨員的實際情況,將他們分為若干種類型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流動黨員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以此為基礎才能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對于外出流動黨員要針對其數量多、范圍大、分散和職業較多的特點,結合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況和思想狀況,開展多種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管理工作;對于外出的流動黨員,在返鄉前應該做好返鄉培訓,外出前則要與他們進行談話,重點進行思想政治和黨性教育工作。
綜上,對于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要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不斷革新和完善,才能實現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參考文獻
[1] 高國舫.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J].長白學刊.2007,(09):20.
[2] 牟嚴鑫.農村流動黨員管理創新研究——以泰安市為例[J].山東大學.2014,(09):4.
[3] 董玉山.加強高校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09,(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