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楊興
摘要:PDCA循環作為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運轉的基本方法,作者將其應用在高職院校教研室工作的各個環節中,用PDCA模型中的關鍵步驟對應工作問題的解決步驟,提高了工作效率。
關鍵詞:PDCA循環;教研室;管理
一、PDCA循環
在管理學中PDCA循環又叫作戴明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的,也是全面質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學程序。PDCA循環的核心思想是P(PLAN)表示計劃,是指從問題的定義到行動計劃;D(DO)表示實施,是指實施行動計劃;C(CHECK)表示檢查,是指對結果進行評估;A(ACTION)表示處理,是指標準化和進一步推廣;PDCA循環,可以使我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驟更加條理化、系統化、圖像化和科學化。它具有如下特點:1.大環套小環,小環保大環,互相促進,推動大循環;2.PDCA循環是爬樓梯上升式的循環,每轉動一周,質量就提高一步;3.PDCA循環是綜合性循環,4個階段是相對的,它們之間不是截然分開的;4.推動PDCA循環的關鍵是“處理”階段
二、PDCA循環管理方法與教研室工作的結合
高職院校的教研室通常按專業方向進行劃分,作為科研教學的一個基本班組單元,承擔了學院統一教學標準,孵化教學與科研成果,改革教學內容,監督教學質量等重要工作任務。教研室工作對于專業建設、人才培養以及師資隊伍素養提升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第一步,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這個步驟強調的是發現問題的過程,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結合教研室的工作情況,我們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找出目前教研室工作的真實現狀與學院或者系部對教研室工作成果的期望所存在的差距。比如,學院期望通過教研活動能夠讓教師們一起解決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集中備課,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而目前教研室的現狀卻是教研活動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解決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等。在實際的執行中,這一步工作的完成可以在教研組長的組織下,進行頭腦風暴,老師們共同提出教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最終由教研組長梳理出現狀報告。
第二步,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比如在教師對教研活動參與度不夠這個問題上,分析原因。這個過程可以從主觀意向和客觀環境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我們可能會想到以下內容:1.教研活動內容對教師的吸引度不夠;2.教研活動的形式比較單一,每次都以會議形式進行;3.教師們授課與科研工作任務比較重,參加教研活動的時間不好統一等。那么,上述的內容都將是針對第一步得到的問題所分析出的原因。
第三步:要因確認。區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決題目的關鍵;在這個步驟中,我們要將前一步驟分析出的原因條目按照對課題的影響度進行排序,即哪些因素是主要影響問題產生的原因,哪些因素是次要影響問題產生的原因。教研工作中大家對教研活動參與度不高的問題在進行要因確認時,各個單位結合實際的工作情況可能會得到不一樣的排序結果。
第四步:擬定措施、制定計劃。研究5W1H,即:為什么制定該措施(Why)?達到什么目標(What)?在何處執行(Where)?由誰負責完成(Who)?什么時間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結合上面舉例的教研工作課題,本步首先需明確我們要制定的措施是什么,如提升各位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積極性的措施;達到的目標是各教研室成員定期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教研活動的開展豐富多彩,解決了一系列實際的教學工作問題。教研室應結合實際情況按照上述的思路進行分析,擬定計劃。
第五步:執行計劃。高效的執行力是組織完成目標的重要一環。在這一步里,應按照計劃和擬定措施嚴格執行。比如,在前一步的措施中我們計劃教研組長要在每次教研活動前通過QQ、手機等通信工具明確告知各位教師成員本次教研活動的議題、活動內容、形式、預期成果等內容,那么,本階段就必須嚴格按照計劃去執行措施。
第六步:檢查驗證、評估效果。下屬只做你檢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IBM的前CEO郭士納的這句話將檢查驗證、評估效果的重要性一語道破。
第七步:標準化,固定成績。在企業管理中,標準化是維持企業治理現狀不下滑,積累、沉淀經驗的最好方法,也是企業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在教研室工作中,該步工作是要將我們在教研工作中的最佳實踐沉淀下來,形成標準化文件或者是制度。而這個最佳實踐也并不是永遠固定的,它是一個在一段時間內或者是本輪PDCA過程中得到的成果,隨著本輪PDCA循環的結束,當下一輪PDCA到來時,它可能會有更高的要求。
第八步:處理遺留題目。所有題目不可能在一個PDCA循環中全部解決,遺留的題目會自動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如此,周而復始,螺旋上升。
PDCA循環管理方法應用在教研室工作中的最大優勢在于能讓教研工作更有條理和有質量;通常我們在每學期開學前要編寫教研室工作計劃,然后要執行計劃,開展教研活動,在執行中加以對教研工作的檢查,學期末還有對教研工作的總結。其實這本身也是遵循PDCA循環質量管理方法的,所以我們再一次看出PDCA循環是大環套小環,層層遞進的。
三、PDCA管理方法在教研室管理工作中的延伸
在現代的管理理論中,又將PDCA簡化為4Y管理模式:Y1計劃到位,Y2責任到位,Y3檢查到位,Y4激勵到位;這一新的質量管理理論在教研室工作中同樣有很強的實踐性,教研室工作也是一項基層管理工作,無論是實驗室建設項目、專業建設項目、學生競賽項目或者是教研教改項目都離不開管理思維。那么,要當好一位合格的高職院校教研組長,就要求我們不僅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嫻熟的教育技術,還需要不斷地學習管理知識和積極實踐,作為學院的基層班組單元,努力為職業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曹書民.PDCA循環在企業績效管理中的運用.價值工程,2008(6).
[2] 劉健.運用PDCA循環理論有效推進高校目標管理[J].科技創業月刊,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