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艷清
隨著《綱要》的頒布,“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理論概念已被大家認同和接受。游戲是兒童主動的、自愿的活動,它是適應兒童內部的需要而產生的;游戲沒有社會的實用價值,沒有強制性的社會義務,它不在于外部目的,而在于本身的過程;游戲不是模仿,而是通過想象去反映現實生活,而美術活動從本質上講也是游戲。
自1882年普萊爾的《兒童心理》的出版,心理學家開始了對兒童心理的研究,于是關于兒童游戲的研究有了不少的成果。游戲是由多種心理成分組成的綜合活動,具有虛構性、興趣性、愉悅性和具體性。就兒童方面而言,游戲就是兒童活動的本身,對兒童身心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它影響著兒童的身體運動能力、情緒的發展、社會適應性的發展以及智能和創造力的發展。許多研究證明,兒童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通過各種游戲活動,兒童不但練習各種基本動作,使運動器官得到很好的發展,而且認知和社會交往能力能夠更快、更好地發展起來。游戲還能幫助兒童學會表達和控制情緒,學會處理焦慮和內心沖突,對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進行了美術活動游戲化的研究,初步嘗試了將游戲與美術活動相結合的實踐與探索。
一、美術活動游戲化的目的意義
1、知識和能力:通過美術游戲化的教學,提高幼兒美術技能和對美的感悟、欣賞能力,培養幼兒大膽地自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改進幼兒美術教學和學習的方式,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在快樂的游戲化的學習過程中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創作熱情,鼓勵幼兒不斷挑戰自我,不斷克服障礙,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道德意識和審美情感。
3、通過活動,尋找美術教學游戲化的適宜的教學內容,探索出基本的教學方式、教學策略及評價方式,構建幼兒園美術教學游戲化的課程模式。
4、通過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游戲形式促使美術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
二、美術活動游戲化遵循的原則
1、循序漸進的原則。要充分使游戲與美術教學得到優化結合,充分認識游戲和美術教學這兩類活動各自的性質及其價值,并根據幼兒的個性發展和社會化發展等因素來確定教育的價值趨向。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取形成的,需要長期的有目的、有計劃的逐步深入。
2、生活化原則。將幼兒的美術活動融入到幼兒園日常的各項活動中,有利于幼兒表達、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表現自己的想象和創造;有利于幼兒主動參與環境的創設,與環境互動,在環境中獲得學習。
3、正面教育原則。教師生動的語言,是引導幼兒進入思維、創造的橋梁;教師的微笑、贊賞和肯定的眼神,能幫助幼兒樹立信心、敞開心胸。
三、美術活動游戲化的思路
1、美術教學內容游戲化:從多種途徑收集、選擇適宜的游戲化的美術教學內容、形式、題材,然后進行整理、篩選、加工,使美術教學內容本身成為一種游戲。
2、美術教學過程游戲化:創造性地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運用多種游戲方法,融游戲于美術教學過程之中。
3、美術教學評價游戲化:采用多角度、多層面、游戲化的評價方式,靈活機動地給予幼兒意想不到的鼓勵,讓幼兒獲得成功和滿足,使繪畫內容和繪畫過程得以廣泛延伸。
四、美術活動游戲化采取的方法
1、以游戲化的活動激發幼兒興趣。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他們很容易對美術活動表現出自發的熱情與興趣。但這種興趣往往停留在表面,容易受情緒、注意的影響而發生轉移,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在日常教學中,用游戲形式,如一個小故事、一段音樂等,吸引他們的注意,讓幼兒在娛樂、玩耍中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
2、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愛好、知識經驗和技能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他們不同的水平進行分類,然后提出不同的活動目標與要求。
3、可以根據活動內容的不同,靈活地選用最合適的活動方式,如改變活動的地點和幼兒在活動中的位置,來提高幼兒的興趣。
4、幼兒由于生活經歷、經驗不足,常常把現實與想象、認識和情感交織在一起,使他們的作品充滿童真、童趣。在欣賞和評價幼兒作品時,一定要多傾聽幼兒想法,了解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
5、在綜合性主題活動中融入游戲化美術活動,可以使幼兒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了解更全面、系統,有利于通過同類事物對比觀察,借鑒已有經驗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教育實踐中,有些幼兒教師對于教學活動游戲化的理解存在誤區,在課堂教學中出現了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內容分科化,教學過程中師幼缺乏互動等問題。為真正落實教學活動游戲化,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為幼兒呈現綜合化的教學內容,注重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與動腦思考習慣的養成等。當前幼兒園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學中以教師一言堂式的講授為主,教學內容分科化,教學過程中不能充分落實幼兒的主體地位,師幼之間缺乏互動等。
為了充分落實幼兒園課堂教學的新要求即幼兒園教學活動游戲化,應努力為幼兒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盡量呈現給幼兒綜合化的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與動腦思考習慣的養成,從而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幼兒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