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華
幼兒階段是孩子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階段,這一階段幼兒會接觸美術教學,通過學習美術,幼兒可以在美術中認識世界,在美術中表達自己,在美術中展示自己的個性。所以在幼兒教學中,幼師要提高幼兒的美術技能,使幼兒在美術學習中全面發展。
1.聯系生活,在生活中提高能力
教師在提高幼兒美術技能的過程中要以生活中的事物為例,讓幼兒進行繪畫練習。幼兒在一些生活中可以接觸到、可以感受到的事物會使孩子們更容易地畫出,為繪畫積累經驗。例如幼兒教師可以讓孩子們畫一些蘋果、桌子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在這些熟悉的事物的繪畫中提高美術技能。幼兒還可以通過美術了解生活,在美術中表達自己對生活中事物的見解和看法,有助于幼兒全面發展和提高。
2.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應用繪本
繪本里的多元美術信息需要我們從圖畫的美術語言和繪本的文學語言中分析整合、研究利用。究竟該如何發揮繪本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價值呢?因繪本大多來自于國外,描繪的大多是國外文化背景下的故事,未免會有生疏之感,只有細細品味,才能理解與領悟作者傳遞的信息,從而提煉相關教育元素,并合理應用。
2.1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經驗,主題鮮明。幼兒易于理解兒童的經驗,這是兒童和畫面碰撞的依據,幼兒憑借經驗與角色行為產生共鳴,這是兒童興趣的支柱。走進兒童的心里,還是走近兒童,是兒童能否理解、喜歡的關鍵,越是與兒童內心貼近,越是能表現兒童生活感受和體驗的繪本,越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教學所期望實現的發展目標越容易實現。用于美術教學的繪本,其情節內容一定是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相接近的,或是描繪孩子們充滿幻想的迷人世界;或是展現孩子們面對成長變化的種種困惑;或是傾訴孩子們內心深處講不出、道不明的憂傷、喜悅……讓孩子被“自己的故事”吸引,讓孩子極易與繪本產生情感的共鳴和呼應,從而著迷、如癡如醉、暢快表現。
2.2情節富有想象性、游戲性。用于教學的繪本不僅要具有教育性,還要具有游戲性、夸張性、滑稽詼諧幽默性,以娛樂性幫助孩子以輕松的心態投入創作。如繪本《鼠小弟的小背心》,鼠弟弟穿著媽媽給它織的小背心,小鴨、小猴、獅子、大象看見后也都想穿一穿鼠弟弟的小背心,鼠小弟非常大方地給小動物們穿,可是當小背心回來時,小背心已經變成了一根繩子。大小的懸殊、滑稽詼諧的故事情節,讓孩子們產生了猜想和表現的欲望,獲得幽默想象的極大樂趣。
3.設計和組織豐富的美術教學活動
幼兒教師首先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實際發展水平,靈活設計和采取一系列可行性、趣味性強的美術教學方法。如最常用的方法有意境想象法、啟發探索法、修改圖像法、主題聯想法、色彩欣賞法等,這些方法能從不同的方面提高幼兒對美術教學活動的興趣,保證美術教育的有效實施。其次,在具體組織美術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發展特點,開發和利用不同的美術工具和材料,讓兒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美術表現方式,進行自由創作,從而調動幼兒創作的積極性。再次,教師要重視游戲在組織和實施美術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在選擇適當的美術教學素材和內容的基礎上,開發美術游戲活動,讓兒童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通過自由探索與互動感受和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4.幼兒教師要提高自己的美術綜合素質
教師最根本的職能是“育人”,所以教師應該具備專業的知識、高尚的職業道德、正確的教學思想。幼兒美術教師不同于其他的美術教師,其不但要掌握美術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及很強的美術鑒賞能力,更要在教學中融入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這才有利于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現代美術教育,早已不是單純的畫畫,還包括各種與美術相關的課程,如手工、創意等活動,這就要求教師掌握一些相關知識及基本技能。由于美術這一學科的特殊性,其與數學、自然、制作等一些理工科的知識都有所聯系,這就求教師要不斷地充實相關其他知識。幼兒美術教育師更應掌握一定的幼兒教育心理學、教育學等科學的理論知識,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在掌握這些一定的知識后,也要求教師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及文明的儀態,大部分孩子進入幼兒園會把老師當成自己的表率,而且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孩子的一舉一動,這就要求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有愉快的情緒,包括在教學時說話的語氣。
5.教師要抓好幼兒的觀賞起步美術教學
美術是憑直覺觀感而產生的形象藝術,好的作品往往是千古流傳,讓人產生無限聯想,產生崇高的美感。美術教學往往應依據幼兒的接受能力開展美術教學,觀賞起步教學符合幼兒的教學原理。在幼兒美術課本中,我們可以從課本中的圖畫讓幼兒觀賞,在觀賞中把圖畫的色彩、方位等方法告訴幼兒,讓幼兒學到一定的美術常識。觀賞教學一步一步加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由點起步,指導幼兒學習美術。點是事物之中幼兒觀察到最小的東西,容易被幼兒觀察與理解。比如,我們讓幼兒觀察天空早晨的一個“點”。那個“點”是一個大的點,圓圓的,紅紅的,讓學生知道,這是早晨東方天空升起的太陽。可以指導幼兒依據天空中的這個點——太陽,進行美術訓練。美術課中的由點起步,很容易讓學生接受。又比如還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桃樹上的桃子,要求幼兒只觀察一個“點”,那個“點”就是一個美麗的桃子。讓幼兒仿照桃子的樣子畫下來。由于桃子的“點”很小,幼兒很快就畫下來了。
6.關于對幼兒作品的評價
評價標準要從幼兒的實際出發,貼近幼兒。每個幼兒由于家庭教育、生活環境等的不同,所具備的能力水平也各不相同。教師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時要考慮幼兒的實際水平,這就要求幼兒在創作時通過觀察,了解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與特點,對幼兒的評價才會有針對性。因此,我們在評價幼兒美術作品時不能以成人的眼光評判,而要結合兒童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尊重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用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評價幼兒的作品,相信兒童美術發展的無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