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瑞
摘要:《建筑材料》課程不僅涉及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還涉及部門的材料實驗,對于實踐性的要求較高。通過實驗,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技能,這就需要教師充分重視建材實驗教學,并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進行教學。因此本文在分析建材實驗教學問題的基礎上,還具體分析了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建筑材料;實驗室教學;教學質量
一、前言
《建筑材料》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相關專業知識有更深入且全面的認識,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該課程涉及到建材試驗教學,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教師除了需要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學,更要重視實驗教學,使學生在實驗中學會使用相關的儀器設備,幫助學生獨立的完成實驗操作,提高其動手操作能力。當然,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這樣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建材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建筑材料》這門課程的教學中出現了諸多的問題,首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的時候,主要是采取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基本上都是對學生口頭式的講授,學生的動手實踐機會較少,而且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也不是很多,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實驗時間安排不夠合理,經常出現課時不夠而導致試驗作廢的現象,或者由于時間不夠導致學生的動手實踐機會減少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最后,缺乏合理的教學評價。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學校在對學生《建筑材料》這門課程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的時候,主要是以筆試評價的方式為主,通過筆試成績考核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評定,忽視了學生的技能評定。并結合學生的平時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平時成績一方面包括平時老師布置作業的完成情況,另一方面包括學生的出勤情況,其中實驗成績涵蓋在這一考核項目中,也就是以出勤考核為準[1]。這種形式的考核并沒有包括學生技能方面,導致大多數的學生高分低能,這不符合教育部提出的人才培養要求,因此教師需要重新思考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使學生能夠在建材實驗教學中學到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三、提高建材實驗教學水平的建議
3.1 注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
教師只有學會結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才能使學生對《建筑材料》課程的學習產生興趣,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適當應用現代多媒體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使用電子課件教學,向學生播放相關的建筑材料錄像等視頻,并且采用小組合作等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質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具體的實驗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單獨進行實驗,小組成員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實驗,確保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動手實踐的機會。當然,在正式開始實驗之前,教師可鼓勵學生到講臺上給同學們講解本次試驗的目的、原理以及具體操作步驟等,并鼓勵其他的同學進行補充,對于錯誤或者不全面的知識點,教師應及時進行指正以及補充,這樣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學生是否進行課前預習,而且還能使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深一步的認識,長期可提高其表達能力[2]。當然在完成本次實驗后,教師應要求學生主動將實驗結果交上來,簽字后才允許學生離開。
3.2注意合理安排實驗時間
《建筑材料》的實驗內容相對比較多,涵蓋了所有相關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質,實驗的原理、方法以及步驟等存在較大的差異。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相關實驗技能,在實驗中學會探索更有效的實驗方法,確保在進行每個實驗時,一方面可以達到教學要求,另一方面又有效縮短實驗時間,學生不僅需要全面了解課本中的建筑材料類型,而且還需要掌握不同材料性能的檢測方法等,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有效的完成實驗。因此教師應當合理安排實驗時間,可在一天中對學生開放12小時,并在實驗室中安排值班教師,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實驗室開放時間內隨時對任課教師布置的問題進行相關的實驗[3]。例如一些學生在進行水泥稠度標準用水量實驗的時候,經常不能很好的控制水量,這樣在測試時,就難以達到實驗的要求,他們只有經過多次的反復試驗后,才能學會有效控制水平,確保實驗成功。但是由于平常的實驗課時不夠,或者實驗時間較短等各方面的原因,學生根本就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多次的實驗,在一天中對學生開放12小時的實驗室后,學生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實驗,從而在反復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檢測技術水平,從而達到實驗的要求。
3.3采取有效的考核評價標準
教師只有采取有效的考核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才能客觀全面的了解學生在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后所取得的成果。對于學生建材實驗方面的考核,教師應當對其進行單獨考核,具體可以將實驗成績分為以下三個部分:一是學生的平時成績,二是學生的實驗操作成績,三是學生的 理論考試成績。其中平時成績主要是觀察學生的課前預習以及在課堂中的表現,并觀察學生的實驗報告結果,在課前預習方面,教師需要檢查學生是否寫好預習報告,并將之交與指導老師檢查,通過課前預習,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監督,了解學生是否對將要進行實驗目的、 原理等有一定的了解;在課堂表現方面,主要是觀察學生是否在課堂試驗中遵守紀律,是否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在試驗報告方面,主要是檢查學生的最終試驗結果寫得是否端正、條理清晰,并且是否包含了實驗的現象、分析與結果。在試驗操作考試部分,主要是重點評價學生的基礎技術,一方面注意觀察學生是否選擇規范的儀器,并采用規范的方法進行試驗,另一方面還需要注意觀察學生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驗,并在試驗后是否保持臺面的整潔[4]。而在理論考試部分,主要是評價學生是否全面掌握試驗原理、 方法以及具體操作步驟等相關的注意的事項。
四、結語
為了能夠解決建材實驗教學面臨的問題,教師需要學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并合理開放實驗室的時間,在此基礎上還需要采取有效的考核評價標準。這樣才能摒棄枯燥的實驗課程,引起學生對本次實驗產生興趣,進一步提高其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高新,王海英,孫雯璇.建筑材料實驗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探索[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13,10(09):105-108.
[2] 應冬柏.《土木工程材料》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 臺州學院學報. 2014,08(06):97-100.
[3] 林潔梅.建筑材料實驗教學[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3,06(08):208-210.
[4] 王剛.建筑材料課教學新方法探討[J]. 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12(0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