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順
摘要:國家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重視美育,學校、家庭、教師、學生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漸提高。可我們的美術教育卻仍然發展相對遲緩,存在種種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追根溯源,筆者認為應從“與美術教學相關的諸多方面”探究。
關鍵詞:美術;教育教學;學校;家長;學生;教師;溝通;研究
正文:
國家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重視美育,學校、家庭、教師、學生等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漸提高。可我們的美術教育發展卻仍然相對遲緩,存在種種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什么讓我們的美術教學不能順利開展?是什么在影響我們的美術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速度?
追根溯源,筆者認為應從與美術教學相關的諸多方面探究。
一、關于學校——部分學校已認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有個少數學校不夠重視
“美術課程”作為美育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已在較發達地區學校教學中凸顯成效,每當我們走進這些藝術氛圍濃厚的校園,常常被情不自禁地感染和感動。想想這些身在其中,且為校園藝術建設添墨加彩的孩子必是飽嘗藝術熏陶,在這種濃郁藝術氛圍中成長的孩子定是幸福和快樂的。
相反,在調研過程中,我也聽到了不和諧的聲音。不少學校的老師反映:在“考試科目”面前,我們“小學科”必須靠邊讓路。在大家的印象里已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主科”可以占用 “小科”的時間。現在依舊不乏“學科歧視”現象。一次某教師談及他們校長:“某校長在開會時說‘是個老師就能教美術......”。若說前者是個例外,那么不少學校愿意出資出力培訓語數外等考試科目的任課老師,卻不愿意提供讓音體美老師出去學習的機會,到目前為止,仍是一個普遍現象。由此也反映出美術在某些學校的定位。
針對于以上現象,我們東營區教研室近年來,邊實踐邊探索,逐步出臺一些整改措施,每學期除了到各校深入課堂聽課,與一線教師共同教研,還在每學期對各校美術術教學效果抽檢,以督促美術教育開展實施。在與我區教研員孫老師交流時,他鼓勵我們通過努力“自尋出路”,為學校爭取榮譽,為學校建設多做貢獻,認認真真、踏踏實實上好每一節美術課,當學校能“以我為榮”的時候,我們距離找到光明的出口就不遠了。
二、關于家庭——家長觀念沒有轉變好,原因是缺乏溝通和交流
人類進步,社會發展,家長觀念在轉變。許多家長已經意識到“美術也很重要”,他們深知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性,所以肯在校外花幾百甚至上千元給孩子報“畫畫特長班”,但與之相悖的是——他們卻“不舍得”花幾塊幾十塊給孩子買點上美術課用的材料。這種“不舍得”是家長的真心嗎,是不是家長在義務教育范疇就“吝嗇”了?
我敢斷言,不是家長吝嗇,而是家長不知道該怎樣配合美術課進行投入。什么原因導致這種怪現象?原因是我們和家長之間缺少溝通和交流,家長不知道一堂美術課上下來,孩子能學到什么,有怎樣的成效,有的甚至覺得上美術課就是消磨時光。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加強與他們的溝通交流。以下是我的幾點做法,與大家探討:
1、利用家長會時間,向家長傳達我們美術的教學思想,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家長會不應只是班主任和家長交流的專屬,我們美術教師也可借用,讓家長看到“美術的存在”,聽到“美術的聲音”。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我們美術教學活動如何開展,進而取得家長朋友的支持和幫助。
2、利用網絡平臺,搭建與家長溝通的橋梁,每到學期初,我會對本學期美術課所需材料歸類整理,然后發到網絡“三人行”平臺,學生即可在家長的幫助下準備好這學期的美術材料了。
3、今年我們東營區第一中學,又利用手機開通了家校聯系的“知校平臺”,我就把美術課上孩子們的優秀表現及作品拍成照片上傳到各班“平臺”,這樣做不但讓家長看到了孩子在校的優秀表現,了解孩子在美術課上的動態和進展,也給孩子們學習鼓足了勁兒,加上了油!
4、有些課也可邀請家長一起參與。這里的參與包括了課前預習、準備材料;邀請家長進課堂;以及課后與家長一起分享收獲等。例,湘版美術教材四年級上冊《紙品樂陶陶》一課,涉及到“搓紙繩”環節,現在孩子多不會“搓繩”技能,考慮到家里老人都熟練掌握這項 “生活技能”,我就建議學生向長輩“拜師”,上課伊始,我們先舉行“搓繩大賽”。此類活動中,學生既學會新技能,又增進與家人之間的感情。
三、關于學生——他們喜歡美術,有沒有只是“圖熱鬧”
調研發現,部分學生常把“美術課”當成“娛樂休閑課”。
分析原因有二:
一是,學生不了解美術和生活的關系,通俗地講,就是不知道學了美術干什么用。
二是,美術課上材料準備復雜。美術課上常有學生準備不全或者不準備材料情況。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制作材料的美術課能否上好,是可想而知的。
近年,我的美術課上缺材料現象已寥寥無幾,具體做法是:首先,讓學生了解美術與生活密切相關,認識美術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列舉生活中的“美術現象”,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衣食住行都與美術息息相關。其次,讓學生每人建立一個“雜玩箱”(普通紙箱、鞋盒等加以裝飾即可),可用來存放一些平日收集來的廢棄泡塑制品、紐扣、瓶蓋等;以及購買來的紙張、彩筆和其它材料。我們知道,美術課上用到的媒材十分廣泛,“現抓”往往出現前面提到的“無米之炊”現象,這樣就影響了我們教學的正常運行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實踐證明,建立“美術雜玩箱”的做法,大大改善了美術課堂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
四、關于老師——自身不夠重視,需加強自身修養
談到自身原因,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自我批評”,捫心自問:我們自身是怎么對待自己所教的美術課的?
美術一般不對學生做考試要求,也少有作業,所以美術教學在我們心理上是比較輕松的,在這個要求相對寬松的環境下,我們也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試問,我們平日幾回鉆研了美術教育教學理論?有幾人在堅持不懈地鉆研業務?有幾次在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答案是屈指可數。
態度決定一切!所以,當別人不把自己當回事兒的時候,我們自己應該把自己當回事,只有我們努力鉆研美術教育教學,有了真本事,才能自強自立,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最后,我們還是應該把美育能否順利實施的落腳點,放在我們每一位美術工作者自己的“心上”。當我們能真正“用心”教學,能坐下來潛心思考了,當我們把思想付諸行動的時候,就已經踏上了良好美術教育的這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