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蕾
摘要: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全國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健身俱樂部,而且在城市社區內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深受群眾喜愛。本文通過實地調查、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深入成都市社區進行研究,運用綜合比較分析法對取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從中找出成都市社區健身健美操發展中存在得主要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此為成都市決策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對成都市社區健身健美操的發展也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健身健美操;社區體育
1前言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閑暇時間不斷增多,以及對健康的認識不斷加深,人們已不能滿足簡單的鍛煉身體的方式,而是追求更全面的健身方式。城市社區體育是我國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興組織形式。自上世紀90年代天津市首創“社區體育”模式以來,社區體育經過了1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群眾體育的基礎和重點,全民健身社區化也成為群眾體育的發展趨勢。健美操做為一項很有特色的運動,在我國全民健身活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一項體育運動,因此,社區健身健美操已成為大眾健身的主要途徑和手段。隨著成都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居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廣大社區居民對健身娛樂服務的需求呼聲愈發高漲,于是,越來越多的居民自發結成體育團體進行健身娛樂活動,健身健美操就這樣進入到成都市的各個社區,成為了成都市的社區體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項運動。
2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數據統計法以及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擇取成都市武侯區、錦江區、金牛區、青羊區、成華區五個城區的健身健美操習練者300名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
3結果與分析
3.1成都市社區居民對健身健美操項目內容的選擇以大眾健美操為主
本研究調查結果表明,選擇一般健美操的占63%;選擇拉丁健美操的占40.5%;選擇瑜迦健身操的占37%;選擇搏擊操的占23.5%;選擇健身街舞的占9%。從這里可以看出,選一般健美操占的比重最大,因為它練習強度小,實用性強,音樂速度較慢,鍛煉身體全面,最重要的是其動作簡單易學,對身體素質沒有多大要求,適合大多數人作為強身健體的練習內容。
3.2社區居民每周參加鍛煉1~2次的占多數,占到了總人數的53%
調查顯示,每周參加鍛煉在1~2次的占調查人數的53%;每周參加鍛煉在3~4次的占調查人數的27%;每周參加鍛煉在5次以上的占調查人數的16%;從不參加鍛煉的占調查人數的8%。
3.3社區居民參加鍛煉的動機
我們對社區居民參加鍛煉的動機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選“健身”選項的比例最高,占調查總人數的68,表明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對生活的質量有了高的追求,對自身健康的關愛明顯提高,居民參加社區鍛煉的動機以增強體質,保持健康和健美的體形為主。有16的選了“減肥”選項,也是反映人們要求健美這一趨勢。其中有25的選了“娛樂”選項,表明生活好過了,人們不僅把體育看作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手段,同時也把體育當作生活的調味劑,當作一種工作之余的放松手段,是一種趣味活動。有6的選“促進交流”,表明了人們對體育的一些特殊功能開始慢慢認識,希望通過體育來增進彼此間的交流、了解。以上四個選項基本上反映了當前成都社區居民參加健身健美操鍛煉的主要目的、動機。
3.4參加健身健美操居民年齡段的調查
對年齡段的調查,說明中青年是當前社區健身健美操運動的生力軍。其中19—35歲的女性是最大的參與群體:19~35歲的居民占全部參與者的70%,反映出這一年齡段的鍛煉者對健美操的需求最為迫切。調查還發現,36~45歲的參與者也體現出對健身健美操運動的積極態度。
3.5社區居民參加健身健美操鍛煉的性別也有很大的差異,參加者主要是青年婦女這一群體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成都市社區居民對健身健美操的選擇因性別不同也具有一定的差別。參加社區健身健美操的主要群體是19~35的青年婦女,她們是最大的參與群體。興趣與動機是推動健美操活動普及與提高的直接動力,是影響中年婦女練習健美操自覺性與積極性的主要因素。這與女性在這一年齡段的身心需要也是基本吻合的。而男性相對就比較少,他們除了跑步、散步、太極拳外,還比較趨向于運動量大及對抗性項目,入籃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所以選擇健身健美操的比例就相對女性要少很多。
4問題及發展對策
4.1存在的問題
4.1.1缺乏科學的健身引導
許多人把健身作為一種時尚而非生活方式,所以,轟轟烈烈的全民健身場面難以維持。人們對健身健美操的知識嚴重缺乏,這使群眾在鍛煉身體時往往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人們在鍛煉身體的過程中,因為缺乏知識而傷害身體的事情時有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傷了健身的積極性。
4.1.2體育社會工作者不能有效地發揮積極的作用
社區體育工作者的能力不能適應社區體育發展的需要,專業的健身指導員嚴重匱乏,政府在這方面的培養力度不夠。社區體育指導員制度自1994年實施以來,雖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社區體育指導員的能力與社區居民的實際需要有較大的差距。
4.2發展對策
4.2.1加大社區健身健美操的宣傳力度,加強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
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介,截和成都市各個社區健身健美操開展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鼓動工作,并在指導群眾開展各類體育活動的同時,積極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活動,為群眾講解健身健美操的知識以及其方法。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很有必要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任務。
4.2.2合理配置體育資源
各級政府應根據國家關于居民住宅體育設施占地面積的規定,建立其監督機制的法規,特別是在居民區建成竣工后,體育行政部門也應作為驗收單位參加驗收工作,并有對體育設施不符合規定標準的,擁有一票否決權。在新建居民區、開發區及舊城改造時應保留一定的空間,多建一些簡易、使用性強的鍛煉場所和安裝一定數量的健身設施。同時還應加強學校體育設施的開放,以滿足社區居民健身發展的需要,保證我市社區健身健美操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大為.影響社區體育發展的背景及趨勢[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3)
[2]蘇龍,張慶武.我國社區體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1)
[3]趙芳,辛松和,黃東等.廣西社區體育的基本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2005(2)
[4]韋廣忠,陽藝武,麥強.城市社區健身娛樂服務項目需求特征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4)
[5]吳印波.唐山市社區中年婦女開展健美操活動的調查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4(1)
[6]楊頻,李亞莉.大眾健美操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的地位與作用[J].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5)99-105
[7]李先雄,周建社,譚成清.大眾健美操的社會文化價值探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2)
[8]代海霞.健蒺操運動在社區體育中的推廣價值.文化教育,2005,(2)
[9]王暉,陳小玲,郭林翠.論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的價值.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
[10]赫秋菊.對大眾健美操鍛煉價值與社會效益的探討.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