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鵬
【摘要】 在數字技術大行其道的今天,數字媒體產業作為人類創意與科技高度融合的新興產業,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依然成為了新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產業。它所涵蓋的專業領域比較廣泛,包括傳播、娛樂、動畫、教育、出版、信息服務、通信等多個領域。本課題研究,關于數字媒體時代下的高校專業課程建設,立足于市場發展實際,在分析數字媒體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前景的基礎上,從高校教育、專業課程體系變革的視角,簡要探討、表述看法。
【關鍵詞】 數字媒體 課程體系 專業培養模式
一、數字媒體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在數字媒體產業發展領域,與世界發達地區國家相比,起步比較晚,但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并通過借助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從無到有,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果。就目前來看,國內數字媒體產業已經自成一系,基本形成了攝影、動畫、網絡、互動多媒體、數字設計等為主形式的產業鏈。包括在新聞傳播行業、出版行業、科技教育、通信技術、動畫娛樂等領域,均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僅僅在2010年,數字媒體產業總產值就突破了1萬5千億,與2005年相比,增長近4倍。發展到2015年,僅影視和文化產業,在數字媒體大時代背景趨勢的帶動下,這一產業規模已然突破了1萬8千億,年增幅保持在15%以上。
高速增長下的產業規模,同樣離不開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發展期間,數字媒體技術一直都是產業戰略發展的重點建設內容,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和支持數字媒體技術及產業的發展,相繼創建了相關的產業基地,并加大了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投入。比如,在十二五(2011-2015)期間,相繼在北京、上海、成都、長沙等地成立了數字媒體產業發展基地。
二、數字媒體時代下的高校教育策略探析
2.1 產業前景
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信息時代下,以知識經濟為核心動力的數字媒體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推動新興產業融合發展的同時,也對高校教育及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關于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切實融入到實際實踐探索當中,立足于發展實際。
2.2 課程體系結構的變革,應當適應社會需求
以交互式數字應用、動漫與新媒體技術這兩個專業方向來說,在課程體系調整與搭建的過程中,不僅只需要強調基礎課程建設,同時也要關注專業選修課的修改與重組。比如,交互式數字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應當以技術為主,注重對學生實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教學理念需要與互聯網時代社會發展內涵相吻合。
三、基于產業需求的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本次提出產業需求下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針對的是當前國內高校在專業教育與課程教學層面,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數字媒體專業人才的培養,嚴重滯后于產業發展,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整個行業企業對于高素質、高技能、專業程度高的數字媒體人才的緊缺,造成的不利局面就是學生就業難、企業人才攬收難。因此,通過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需求為主線的高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無論是人才培養定位、還是課程體系設置,都更具專業特色、更具針對性,從而使得人才培養能夠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在課程體系的重新搭建上,需要切實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強化專業各課程之間的貫通。比如,通過在一些藝術課程教學中,增加其在計算機領域的應用內容,強化學生對于理論知識體系的理解與鞏固。例如,平面設計的課程教學中,教師適當改變課堂教學方法,借助于多媒體技術,通過Web頁面、手機界面的應用案例,非常有效的將技術與藝術銜接,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此外,可以重新開設一些綜合性的課程,通過實訓項目的教學方式,分層次、遞進式的對核心課程知識進行貫通,如此一來,便可加強學生對專業課程內容的理解,增強了專業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梳理能力、綜合運用能力。第二,建立新知識特色課程體系,突出專業特色,充分展現出專業教學的優勢。之所以要建立新知識特色課程,這是因為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本質,包括在各行業領域,對于技術的研發與投入一直在不斷增強,而相應的就決定著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跟上行業、企業發展的步伐。因此,為了盡可能地適應、滿足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各個領域的發展所需,在專業教育領域增設新知識、新技術,開辦特色課程很有必要。以動漫相關課程為例,例如手機平臺的動漫、原創兒童系列動漫,這些虛擬現實動漫均是當前大眾市場比較受歡迎的“產品”,相比較之下,傳統的一套課程體系,無論是理論傳授,還是實踐設計,多為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局限性較大。總的來看,在全新的數字媒體時代下,應當將產業新知識的傳授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教學當中,對于一些理論性過強的課程,有助于實踐教學、課程項目的創新設計。
參 考 文 獻
[1] 羅彬彬. 高校數字媒體產學研聯盟的現狀及對策[J]. 中國高校科技, 2015(8):44-45.
[2] 張文卿. 基于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內容整合的分析[J]. 網友世界·云教育, 2014(18):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