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摘要:多媒體以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途徑向學生傳遞信息,使課堂教學更加多樣性、生動性、實效性,同時大大增加了課堂容量。而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對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助益。
關鍵詞:高中化;多媒體教學;激發;興趣
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已成為當今教學領域的熱點。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向學生傳遞信息,而多媒體教學法則是以各種電教媒體如:計算機、電視、錄像、投影、幻燈等為標志,以傳統的教學媒體如:黑板、掛圖、實驗、模型等為基礎的多種媒體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作為一名當代化學教師如果能夠熟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理論和操作機能,并能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合理選擇現代化教學媒體,且使之與傳統的教學媒體合理結合,就能夠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多媒體教學不但能夠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教師在化學課上,如果可以合理地利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或者計算機等媒體,直觀生動的把所要講的東西展示給學生,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熱情,使學生在課堂上輕松愉快的學習。例如,教師在準備向學生介紹有關鈉的化合物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通過照片,視頻等形式向學生展示一系列鈉的化合物,包括蘇打、小蘇打、食鹽等。
二、提高效率,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使用,不僅減少了教師的板書時間,而且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大信息量的傳輸,高密度知識的傳授,這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技術中的圖片和動畫都各有其優勢,圖片相比單純的語言而言更加形象和直觀,其包含的信息量更加豐富。而動畫不僅可以刺激學生的視覺,而且可以吸引學生的聽力。不但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效果也更加好,直接加大了課堂的教學容量。在多媒體對學生視覺和聽覺雙重感官刺激的作用下,學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學習效率自然會提高。
三、巧用多媒體優化教學過程
實踐證明,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生動形象,學生普遍感興趣,讓學生在活潑輕松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接受快,課堂效益好。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過程。①教學情景的創設。情景是使人入勝的好途徑。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創設愉悅的課堂情景、求知的課堂情景、成功的課堂情景,適時地呈現適當內容的形象材料給學生多渠道的刺激,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認識理解化學表象和本質。例如,高中化學必修一《氮和氮的化合物》這一部分有句彥語“雷雨發莊稼”,怎樣解釋這彥語呢?要做實驗是不可能的,我從網絡中找到了“雷雨發莊稼”的教學動畫,這動畫形象、生動,用在教學上,使學生很容易知道:“雷雨發莊稼”這種說法的科學依據。這樣的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好,老師也就提高了教學的質量,真是一舉兩得。②化學機理的剖析。在高中化學新課程的知識體系中,物質的結構,化學反應的機理因為是在微觀世界中發生且十分抽象的內容。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多媒體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以其豐富的表現力把化學現象、化學過程形象生動地呈現出來,即可模擬化學反應過程,使學生能直觀地看到化學鍵的斷裂及重新組合的過程,使許多通常看不見的反應過程變成了生動有趣的化學過程。為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了最充分的認知。
四、巧用多媒體感受化學實驗
“從實驗中學習化學”,是化學實驗教學的立足點,要重視每一位學生的親自參與性,能用實驗的決不用課件。能用一個局部插件說明問題的,決不再做整堂課的多媒體。但有些實驗中,因為反應速度快,或多種現象并存,學生可能無法一次觀察仔細,多次重復實驗又要考慮成本因素,所以適時巧用多媒體展示或輔助化學實驗可以強化實驗的演示效果,增強實驗的可見度。例如,演示金屬鈉與水的反應實驗中,過去是鈉與水反應在大燒杯中進行,可改在方型投影試管中盛有滴加酚酞的水,然后加入金屬鈉,學生在投影屏幕上能清晰地觀察到“浮、游、熔、響、紅”等現象,實驗效果明顯得到提高。再如碘的升華實驗時,學生往往只注意上升的紫色蒸汽和凝結成有光澤的晶體,而忽略了碘固體沒有經過融化而直接氣化這一“升華”概念的本質特征現象。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可利用課件把反應錄像或局部特寫,做多次重復或慢速播放。這樣取長補短,簡單明了,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五、多媒體強化課前研究
課前研究是講課教學的準備,只有課前研究進行充分,才能上出高質量的課,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利用計算機強化課前研究,輔助備課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計算機備課便于隨時修改教案,當然這并非計算機輔助備課的主要目的。現在很多地方要求老師實行無紙備課,即要電子備課。如果想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要備好一節課是不容易的,要輸入文字、制作動畫等則需花二、三天才能備好一節課。而且不是每個老師都懂得制作電腦動畫的。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的資源共享,想備好一節含有多媒體的課就容易很多了,不會制作動畫可以到網上找,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加以修改,這樣變成自己的課件,可大大加快老師的備課速度和質量。
總之,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學習和交流打破了過去的時空界限,為人類能力的提高和發揮作用帶來了新的空間。”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教學。
參考文獻
[1] 王悅,彭蜀晉,周媛,張丹,游曉莉,等.百年諾貝爾化學獎與生物化學的發展《大學化學》,2011(5):88-92。
[2] 王悅,彭蜀晉,周媛,游曉莉,等.美國中小學科學教育改革的新框架與新取向,《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第二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