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璐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的環境質量越來越低,污染比較嚴重。社會各界開始對城市道路的綠化重視起來,城市道路綠化在環境保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道路綠化;管理;策略;重要性
城市道路通過各種季相變化的植物,創造良好的環境,保證行車的安全。道路綠化點綴城市、美化街景,烘托城市建筑藝術,同時也可以遮擋令人不滿意的建筑地段。城市街道綠化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搞好城市街道綠化建設,是城市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道路綠化的重要性
①隔音降噪。城市噪聲來源廣泛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當噪聲值超過70dB時可干擾人們的睡眠、交談和工作思考,輕則使人煩惱、易怒、耳鳴和聽力受損等,重則引起人體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疾病。植物的葉與枝條輕而柔軟能吸收聲波對噪聲具有良好的吸收屏障作用。②減少灰塵。植物的枝葉表面凹凸不平形成龐大的吸附面,對粉塵有明顯的滯留、吸附和過濾作用。特別是葉面粗糙帶有分泌物的葉片和枝條很容易吸附空氣中的塵埃,經過雨水沖刷于地面又能恢復吸滯能力。③殺菌消毒。由于城市人口多空氣中散布著各種細菌時刻侵襲人體,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花草植物能釋放一種具有殺菌作用的分泌物。具有較強殺菌能力的綠化樹種有檸檬、雪松、橙、柳杉等。④調節城市小氣候。園林植物特別是樹木具有較強的遮陽蔭蔽、減低風速和蒸騰能力樹木通過對太陽輻射熱的反射、吸收和遮擋作用,加上樹木自身的蒸騰作用需要消耗大量熱能起到降溫、增濕、調節小氣候的作用。
二、當前城市道路綠化養護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擴張,道路綠化建設發展迅速,但“重建輕養”的問題依然存在,道路綠化養護水平相對滯后,綠化成果難以鞏固,大大影響了綠化效益。城市道路綠化養護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行道樹養護管理誤區。行道樹是城市道路綠化重點,除了可以美化城市,還具有防風和調節城市道路溫濕度的作用。但目前行道樹養護管理尚存在一定的誤區:不少綠化管理單位以為行道樹只需在建植當年澆水施肥,長勢穩定后就可以粗放管理,不需要再澆水施肥;新種植的行道樹不需要修剪,任其自然生長,到樹冠很大、下垂枝很多時才開始修剪;另外還存在病蟲害防治不及時,由于城市道路往往人多車多,噴藥時容易噴到行人身上,不安全,如果選擇在晚上噴藥,又看不清楚,所以一般只要不危及植株的生命,就任其自生自滅。②道路綠地養護難。道路綠地的養護工作是綠化養護的重點與難點,概括起來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設計與施工的不合理,設計時植物品種選擇不當,喬灌木配置不合理,施工時沒有考慮竣工后的綠化養護,沒有鋪設自來水管,沒有按要求回填肥土等。二是綠化養護本身不規范,水肥管理不當,沒有滿足植株正常生長所需的水分、養分,植株生長不健壯,地面板結,雜草叢生;修剪不及時且形式單一;病蟲害防治不及時,沒有對癥下藥或反復使用同種藥物,使病蟲產生抗性,從而達不到防治目的。三是人為破壞比較嚴重,綠化帶遭人為踐踏,汽車傾軋比較多,有的地段走的人太多成了“人行通道”,即使及時補植上去也會遭遇再次踐踏,成為綠化“死角”。③園林隊伍技術水平低。過去,園林工作者對除草、松土、澆水、施肥都很熟練,知道怎么做,但隨著養護管理新技術、新要求的提高,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常發現出現下面這些問題:一是職工對新制定的園林管理要求和標準往往出現不適應、不接受的狀況。二是對出現的新型病蟲害、新型農藥知之甚少,出現問題時往往措手不及。三是對有些新型園林工具、器械不了解,不能正確使用。四是不了解苗木的生長習性。五是季節性雇工素質低下,甚至只是務工的民工,根本不懂園林綠化技術。
三、在管理體制和策略方面的幾點建議
為創造一個良好的人居環境中心,根據目前道路綠化建設的狀況,園林綠化管理應實現事企分開、管養分離、科學管理、養護管理,創造新的局面,打破原有“重建輕養、被動養護”的格局,從而在新形勢下營造高效、靈活、開放、競爭的市場化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水平,有效提高養護質量和推動園林城市綠化整體水平,形成綠化養護管理的市場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的管理機制。①實現管養分離。園林綠化養護是一個新事業,輕裝上陣,包袱不重。為理順管理體制,實現管養分離,隨著市政公用事業進程的不斷推進,園林綠化養護走向市場化是必然趨勢。根據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特點和市場運作規律,逐步推進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進程。②建養并重。建設過程中牢固樹立“建設是發展,養護管理也是發展”的指導思想,充分認識養護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做到“三分建,七分養”,建養并重,保證園林綠化工作的健康發展。確保建設成果,鞏固綠化效果。③加大培訓教育和宣傳力度。抓好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招進一批學習園林專業的青年技術人員,適時組織對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培養和鍛煉一批懂業務、會管理的骨干力量,提高養護人員的業務水平,建立一套良性發展的運行機制。④發揮園林部門的監管職能,提高監管效率。在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體制改革過程中,監督管理是保證養護質量的關鍵措施之一。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園林管理部門作為管理部門應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定位,推進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體制的建成和全面發展,提高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水平。各級園林部門應加強對社會輿論的收集、研判和處理,營造“政府重視、社會關注、百姓支持”的良好氛圍。
總之,一個城市道路能擁有足夠的綠地,并創造出優美的景觀不僅能起到凈化美化環境的作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市民素質的作用,起到激發群眾熱愛家園、共建美好家園的作用。要想使我們的城市永遠美麗、整潔不僅要綠化,更要把城市道路綠化與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 林玉涓,朱峰,曹華玲.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配置[J].現代農業科技,2008.21.
[2] 司環.城市道路綠化養護管理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