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槐 楊樹良


2016年11月18日23時許,新建哈爾濱至佳木斯鐵路水林屯特大橋最后一片重達148噸的T梁徐徐落下,穩穩地架在了橋臺上,這標志著中鐵五局承建的哈佳鐵路3標1528孔T梁鋪架任務提前半年實現了完美收官,是全線在年內完成架梁任務最多的單位。架梁現場,各級領導和作業人員冒著風雪歡呼雀躍,一同見證了這一勝利的時刻。
然而,在這勝利的背后,被譽為“鋪架王牌軍”的中鐵五局六公司架梁分公司為此卻付出了鮮為人知的心血。他們與時間賽跑,戰風雪、斗嚴寒,彰顯了中鐵五局架梁人頑強拼搏、追求勝利、敢爭第一的攻堅精神。
打響攻堅戰
新建哈爾濱至佳木斯鐵路是國家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投資修建的重點鐵路工程項目,受到了中國鐵路總公司、地方各級政府和沿線老百姓的高度關注。為了早日開通運營,業主在2016年4月要求制架梁的工期提前半年完工,為2017年3月提前鋪軌創造條件。由于東北施工受冬季嚴寒的影響,一年有效施工時間最多只有8個月,要實現在2017年3月鋪軌,就意味著架梁工期必須趕在2016年11月下旬“冬休”來到之前完成。
架梁分公司經理吳紅權輾轉反側:2016年內還需要架設T梁1 266孔,理論上日架梁必須達5.5孔,考慮到春、秋兩季大風天氣的影響和其他條件制約,在7月份以后日架梁必須達到6~7孔。
經集體討論決定,在原有JQT180架橋機的基礎上,再新購一臺JQJ180型架橋機,滿足雙向架梁要求,提高架梁速度,并新購6臺大功率運梁車,解決運距遠、運梁慢的難題,提高運架梁工效。
6月19日,新到場的JQJ180型公鐵兩用架橋機精神抖擻地屹立在大里程方向的湯什河特大橋橋頭,與小里程方向的JQT180架橋機形成雙架態勢。
6月25日,隨著從其他工點抽調的施工作業人員陸續到位,雙架三班倒的大干態勢形成,架梁攻堅戰悄然打響。
嚴寒來擋道
7月是東北地區工程施工的黃金時期,分公司成立了哈佳架梁攻堅領導小組,率領作業隊齊心協力、勇往直前,單月就架設217孔T梁,完成了局指揮部下達計劃的114%,刷新了單個作業隊月架T梁的行業新紀錄。到8月19日,JQT180型架橋機成功架設賓州河特大橋最后一片T梁,而小里程方向的700孔T梁已全部架設完畢。整個8月份,他們完成了162孔T梁架設。
如何進一步把架梁的時間和空間擠出來,從而加快鋪架進度?分公司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將已完成小里程方向架梁的作業隊騰出精力,全力以赴架設大里程方向T梁。8月22日,在大里程方向JQJ180型架完湯什河特大橋的第81號至82號橋墩上的T梁后,作業隊架設T梁已經突破1 000孔大關。
作業隊再接再厲,9月份架梁達182孔,10月達到197孔。至此,只余下118孔T梁未架,勝利在望。
可正在此時,嚴寒突襲。剛進入11月份,寒潮就開始在松嫩平原上肆虐,大片的雪花在松花江流域上空飛舞,氣溫急轉直下,到處是一片“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景象。
面對此情此景,在分公司召開的支委會上,吳紅權果斷決策:“氣溫下降很快,擺渡匝道特大橋必須搶在11月10日前架完,最后一座水林屯特大橋56孔梁必須在21日前架完,從現在起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誤。”
分公司黨工委書記也步調一致地發出倡議:“時間不等人,必須馬上調動全員的生產積極性,斗風雪戰嚴寒,再打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風雪之戰,搶在冬休前把梁架完!”
頂寒向前沖
在分公司的統一安排下,一切融雪劑、防凍液等御寒物資全部準備到位;防寒鞋、服、帽、襪等防護物品全部發放到工人手中;挖機、掃帚等除雪工具隨時待命出擊;勞動競賽、獎罰激勵措施很快制訂出臺。
11月4日夜,陣雪,氣溫已降至零下7度,厚厚的積雪已經影響到運梁作業安全。分公司由黨員領導干部組成的掃雪隊,對濤淇河特大橋大坡道段、曲線段等多處運梁困難的路段清障除雪。共產黨員羅躍進是負責裝運梁的副隊長,只要哪里有雪情,無論早或晚總會第一時間指揮挖機出現在那里。
“80后”的分公司副經理黃鵬剛剛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是哈佳架梁作業隊的負責人,每天冒著風雪蹲守架梁現場,夜里兩點左右才回宿舍休息。在施工現場碰見他時,他爽快地說:“難得碰上時間這么緊、工作量這么大、天氣這么惡劣的架梁任務,這樣的條件更能鍛煉人的意志,這樣的任務咱們都干得下來,還有什么任務干不了?”他邊說邊下意識地舔了舔被寒風吹裂的嘴唇。
一連9天,這里的天氣由小雪到中雪再轉至大雪,雪越下越大;氣溫也從零下5度向零下8度、零下12度下降,氣溫越來越低;架梁人員平均每天架梁由6.5孔向7.5孔、8孔上升。到11月9日傍晚,當架橋機架完擺渡匝道特大橋最后一孔T梁后,9天在風雪里24小時人停機不歇安全架梁62孔,提前一天到達了水林屯特大橋橋頭。
再戰暴風雪
提前一天到達水林屯特大橋,這意味著離勝利又靠近了一大步,大伙無不歡欣鼓舞。然而,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又一下灑向了正在燃燒的激情。
11月10日,黑龍江氣象局預報,未來兩天全省將迎來一次較大降雪過程,局部地區有暴雪,降溫達4~6度,同時伴有4~5級大風。10日當晚,受大風大雪天氣影響,作業隊被迫休息一晚。
次日一大早,暴風雪轉為中雪,天氣稍有好轉,達到架梁作業條件。作業隊隊長王小東帶著一群身著迷彩勞保大衣、頭套黑色“雷鋒帽”、全身裹得嚴嚴實實、搖著圓鼓鼓身子的“企鵝”出現在JQJ180型架橋機長長的機臂下,一片32米長、重148噸的T梁從機臂下緩緩地伸出,機臂端頭那鮮紅色的“鋪架王牌軍”旗幟在風雪中迎風飛揚。
在持續十多天的風雪交加中,全體施工人員在挑戰生命極限中忘我拼搏,奮勇向前。
架梁工班班長尹樓剛既是中共黨員,又是貴州省勞動模范,架梁現場總能看到他身先士卒地帶領工人們忙碌的身影。他坦言道:“要讓勞務工好好干,我們自己就要身體力行,帶著他們一起干。”
“90后”見習生任智斌一畢業就分配在架梁隊,每天跟著工人師傅們早出晚歸,沒有怨言。他坦誠地說:“在作業隊我是最年輕的,師傅們年紀比我大得多,他們都能干下來,我也沒有問題。”
食堂管理員付樹華、勞務工大廚田云旭為了前方的人員吃上熱騰騰的可口飯菜,總是絞盡腦汁地做好飯菜;即使到了晚上,也沒忘熬些姜湯、燉點羊肉給上夜班的工人們驅寒保溫。
作業隊辦公室小伙子何寬,妻子剛剛生了小孩,卻不能守家中侍候,不免有些內疚,他說:“妻子在家,既當爹,又當媽,真不容易。我們這些干工程的總是承諾得太多,落實得太少。這么多年了沒陪妻子逛過一次街,買過一次衣服。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
也許是大伙兒的熱情感動了老天,11月14日,天氣好轉,作業隊抓住有利時機連續4天創下了高產紀錄。
11月18日夜,當空中又飄起了鵝毛般的大雪時,23時許,在一聲聲歡快的禮炮聲中,水林屯特大橋最后一片T梁穩穩地站立在橋臺上。標段全線鋪架鳴金收官,這是建設者忘我奮斗的燦爛結晶。大伙兒撣了撣身上的積雪,止不住熱淚盈眶。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