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月
摘要:研究以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為中心,進行了企業優化和構建內部控制體系,建立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控機制的研討,在分析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前提下,提出了強化風險管理,進行企業內部控制的思想,并提供了健全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完善企業預算機制,優化企業財務政策等對策,為企業合理而系統地進行內部控制,防范和管理企業風險做出了研究。
關鍵詞:企業;風險管理機制;內部控制;監督體系;預算機制;財務政策
企業內部控制是確保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實現、保護企業財產安全和完整,保障財務信息真實可靠性的重要性工作。但是,在企業實際運行過程中,尤其是財務部門在發揮自身職能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與企業內部控制目的和原則相抵牾的情況,因此,本文從企業財務部門內部控制的現狀出發,探討企業應該如何加強財務部門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
一、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現實性問題
控制要有良性的體系、完整的機制、適宜的政策和監管的過程等一系列基礎作為前提,這樣才能發揮控制系統的功能。企業內部控制中來自結構、體系上的制約產生了監督體系不良性、企業預算不完整、企業財務政策易變更、監管過程不落實等一系列問題,帶給企業內部控制系統性、執行性、完整性的影響,進而出現企業內部控制把握不住財務與管理的關鍵,控制不了企業運營實際,出現了企業經濟數據、財務信息、管理方法上的混亂。
(一)企業內部控制監督體系不健全
不健全的企業內部控制監督體系使導致內控工作“脫軌”、“失范”的主要因素,其表現為企業內部控制不能發揮監督的力度和剛性,使企業內部控制職能的實施和開展帶來上層體系建設不足的制約。造成企業內部控制監督體系不完整、不健全的主要原因有:企業在制定企業戰略經營目標時沒有突出股東的利益,站在企業的角度講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作為核心問題,失去了對企業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在企業規模過快擴展和經營范圍迅速擴大的背景下容易產生企業運營和管理的隱患。
(二)企業預算機制不完整
企業內部控制各項工作的開展以預算作為前提和參考,若預算機制存在問題,很難想象企業能夠科學和系統地建立起內部控制體系。在企業實際運行中,預算是企業制定監督機制、管理目標、完善制度的基礎,特別是企業內部控制更要依賴預算作為基礎,而企業受到市場波動、經營策略調整、實際經營變更的因素影響,會出現預算執行不嚴,預算機制不完整等問題,形成了對企業內部控制實際工作開展的支持和監督,造成企業財務工作在混亂和無序的狀態下逐漸失去職責和功能。
二、企業做好內部控制強化風險管理機制的方法與策略
內部控制需要監督體系、預算機制、財務政策、過程控制四個主要環節的嚴謹開展和實施,這樣才能達到企業有效發揮內部控制功能,突出企業運營和經濟目標,體現內部控制體系價值。同時也要突出風險管控的核心職能,從體系、機制、政策和過程等關鍵點入手,在實現企業內部控制全方位職能和職責的同時,建立起風險管理的新機制。
(一)健全內部控制監督體系防控企業風險
監督要落實在內控的實際和要點,這樣才能有效把握企業內部控制的方向,重新定義企業內部控制的方式,形成監督體系和內控制度的剛性和權威,化解企業風險,為企業內部控制的開展奠定上層監管系統和組織結構的基礎。企業內部控制要結合企業戰略經營目標的制定作為基礎,要突出股東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結合,以監督體系的戰略性定位和企業內部控制的價值認知作為前提,樹立起風險意識和管理思想,更好地發揮監督體系對企業內部控制范圍、方式、條件、過程的調控和規范作用,預防監督不嚴、體系不完整給企業內部控制帶來的治理問題、運行風險和隱患。
(二)完善企業預算機制預防企業各類風險
提高預算水平是化解企業風險的重要前提,企業系統、科學的內部控制要在逐步完善預算體系和機制的基礎上加以建立,要提高企業預算制定、預算體系、預算機制、預算過程等主要環節的效能,搭建企業高效率開展內部控制的機制和系統,明確預算機制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價值,有效應對企業在市場、經營和策略變更時預算執行不徹底、不嚴謹的問題,提升企業預算的規范性和指導性,形成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實際知識,更好地劃定企業內部控制的范圍,明確企業內部控制的職責、功能和意義。
(三)優化企業財務政策強化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水平
企業財務政策的優化要從執行企業發展戰略、強化內部控制和防控企業風險三個環節入手。要在企業財務政策的制定和修改中建立戰略發展的思維,突出企業長遠的利益,做到對企業財務和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調整。同時,要在企業財務政策的建設中明確內部控制的功能,給內控工作一定的空間和范圍,以完整的企業財務政策和科學的內部控制,管理和化解企業各類風險。此外,要突出企業防控風險政策在財務工作和政策體系的地位和價值,深層次挖掘政策和控制的潛力和優勢,在提升企業風險管理能力的同時,做到企業財務政策的有效優化。
三、結語
內部控制在企業財務部門的實施中存在強制力不足、預算基礎不完備、管理政策多頭分散、事先控制不系統、事后管理不嚴格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企業內部控制必須建立風險意識和科學管理觀念,在組織、體系和機構的建設中突出企業內部控制的系統性,搭建防范風險的結構性平臺,同時,進行企業內部控制必須以科學管理體系作為前提,以企業內部結構調整和組織優化,整體推進企業內部控制的科學水平,在維護企業內部控制高效和高質量的同時,確保企業管理、運營健康地開展和積極地運行。
參考文獻:
[1]張瑤,郭雪萌.風險管理視角下對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研究[J].理論與改革,2015(01).
[2]趙艷,李曼.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集團風險管理機制研究[J].財會通訊,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