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娟
摘要:童謠貫穿我們的童年生涯,為我們的幼年成長過程填充了無限的樂趣,童謠的導入不僅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同時還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發育,童謠作為一種藝術的表達形式,其韻律感十足、節奏爽朗輕快,能夠短時間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邊唱邊玩是幼兒自然而然衍生的一種習慣,因此童謠的滲透可結合游戲進行,在自主求知中激發幼兒的創新靈感,獲得思維的啟蒙。
關鍵詞:幼兒園;民間游戲;童謠;滲透;運用
引言:童謠通過口頭傳頌,便于記憶,民間游戲利用動手操作,提高趣味,兩相結合能夠以綜合的視角填補教育的空缺,且部分的童謠原本就衍生于民間游戲,童謠能夠以其韻律規范為游戲增光添彩,游戲中童謠指引著游戲的推進方向,有的童謠還可以作為游戲規則,指引學生進行游戲的創新,幼兒教師應充分的挖掘民間游戲的內涵,結合童謠的形式強化學生的感知能力,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寓教于樂完成教學任務。
一、童謠在幼兒園民間游戲中的作用和意義
1.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精神
幼兒的認知淺薄,游戲中容易過度的關注自我,忽視集體,童謠可凝聚集體的力量,游戲參與的兩方都結合童謠的歌詞導入了解游戲的進展,同時還能夠在游戲的競爭環節,營造出一種歡快的氛圍,幼兒輸了也不氣餒,贏了也不焦躁,自然而然的促使學生在游戲中團結互助,使得幼兒收獲友誼與知識。
2.提升幼兒的創新精神
游戲的操作形式較為固化,很多的游戲例如跳皮筋等,雖然形式多樣,但總歸都是蹦蹦跳跳,利用肢體翻出不同的花樣,幼兒在這樣的情境中,肢體逐漸協調,但思維的發展卻受到掣肘,童謠能夠結合游戲創設情境,拓展幼兒的想象空間,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3.強化情感認知
幼兒社會閱歷淺薄,求知的過程中,情感的表達較為單一,認知也始終停留在淺層面,童謠中包含了很多的小故事,也與幼兒學習的知識點息息相關,能夠輕松的牽動幼兒的聯想,融合生活情感,強化對知識的認知能力,促進幼兒的智力發育。
二、幼兒園民間游戲中童謠的滲透與運用措施
1. 童謠游戲創編規則
童謠可直接性的代替游戲的規則講述,另幼兒短時間的記憶游戲方法,以簡答的口頭描述,甚至是示范的形式來表明游戲的施行措施,幼兒很可能出現疏漏,但將童謠關聯到游戲的規則中,幼兒在靈動的音符下很少發生失誤,使得游戲能夠循序推進。例如:跳皮筋中,有跳、鉆、勾、跨等動作,可結合游戲內容導入童謠。典型的案例有;“學習李向陽,堅決不投降,敵人來掃蕩,我就跳高墻,高墻不頂用,我就鉆地洞,地洞有槍子,打死小日本兒。”幼兒教師可進行適當的改編,最后一句改編為“地洞有槍子,保護好孩子。”跳高墻對應跳高的動作,鉆地洞對應鉆皮筋的動作,隨著童謠的韻律波動,強化幼兒的游戲記憶,同時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精神。
2. 童謠游戲角色扮演
幼兒的教育活動中,少不了角色的扮演,通過角色的代入,使得幼兒快速的理解社會上不同職業、人群的特征,幫助幼兒樹立理想,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育。例如:扮演警察的時候可穿插童謠“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 叔叔拿著錢, 對我把頭點,我高興地說了聲:叔叔,再見。”邊唱變推進情境,幼兒也能夠借助童謠明白,警察叔叔有哪些職責。
3. 童謠游戲滲透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教育中不可摒棄的精華,應當從幼兒階段開始,幫助幼兒構建民族文化意識,從日常的節日等著手,感受到濃濃的中華文化氣息。例如:“清明節,雨紛紛,家家忙著去上墳,祭先烈,祭親人,從小就要懂孝順。”再如,重陽節童謠唱道:“九月九,重陽節,菊花盛開千萬朵。登山節,老人節, 我站山頂唱贊歌:尊老敬老好傳統,熱愛奶奶和爺爺。”同時可結合民間游戲“過家家”的形式,鼓勵幼兒模擬不同的節日情境,唱出自己的想法, 在此期間應關注對幼兒的創新意識培養,結合幼兒節日的切身體驗,讓幼兒將想要表達的話唱出來,可結合一些熟悉的韻律替換歌詞,而后再逐漸的創編曲調,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提高幼兒的創意思維。
4. 童謠游戲夯實知識
幼兒認知文化知識與生活常識知識時,可通過游戲的形式整理知識內容,填充童謠扭轉抽象認知為直觀體驗。例如:讓幼兒區分五官,可指導幼兒排好隊伍,分別指著自己的五官唱“眼睛在哪里?眼睛在這里。鼻子在哪里?鼻子在這里……”同理在記憶數學的時候,可通過“馬蓮花二十一”的童謠游戲導入數字,幼兒將腿搭在一起,邊轉圈邊唱“馬蓮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教師可創編多樣化的童謠:“1什么1,1根鉛筆細又長,2什么2,2像小鴨水上漂,3什么3,3像耳朵聽聲音,4什么4,4像紅旗迎風飄……”學生潛移默化的記憶了數字。
5. 童謠游戲強健體魄
幼兒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可通過童謠游戲,強健幼兒的體魄。例如:運動較為枯燥,但幼兒可運動變合唱“早上空氣真叫好,我們都來做早操。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鍛煉身體好。”玩“丟手絹”的時候利用童謠提高幼兒的衛生意識,為打造健康的身體做好保障:“小手絹,四方方,天天帶在我身上。又擦鼻涕又擦汗,干干凈凈真好看。”使得幼兒熱愛游戲、熱愛運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各個區域環境下,童謠與民間游戲的種類良多,可將童謠與民間游戲結合起來,營造出輕松的教學氛圍,提高幼兒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媛媛,徐一定.幼兒園民間游戲中童謠的滲透與運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10):79-79.
[2]李倩云.淺談民間童謠在幼兒園活動中的滲透與應用[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7(14):6-7.
[3]張偉娟.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民間童謠資源的運用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10).
[4]李偉娟.在民間音樂游戲中提升大班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