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源
摘要:“自主互助型學習課堂”是現今很熱的一個詞匯,把這幾個字拆分開來就是學生自己主動的進行互相幫助的學習課堂。過去強調的是老師是課堂的主體,而現在重視的是學生在課堂主動地探求獲取知識,他們才是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那么什么樣的問題進行自主學習?什么樣的問題需要互助?互助的方式有哪些?這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互助型學習課堂;方式
說起“自主互助型學習課堂”是現今很熱的一個詞匯,把這幾個字拆分開來就是學生自己主動的進行互相幫助的學習課堂。這就很容易看出和以往的教學不同,過去強調的是老師是課堂的主體,而現在重視的是學生在課堂主動地探求獲取知識,他們才是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那么什么樣的問題進行自主學習?什么樣的問題需要互助?互助的方式有哪些?這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對此,我校這幾年就在潛心研究這一主題,現將我們學校語文學科“自主互助型學習課堂”課堂模式展示如下:
一、培養學習的自主性
我認為自主學習應該包含兩大反方面:一方面是課下自主學習。另一方面是課上自主學習。那么我先談一談課上自主學習,我是如何培養孩子的。
首先,針對于我們初中語文學科,在每一課課前我都會設計一課導學案,剛開始我都是在課上完成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及方法。如第一個問題是了解作者、作品及寫作背景。這個問題同學們利用工具書還可以借助網絡來搜集,最后進行識記。第二個問題初讀課文,理清生字詞,我要求每人一本詞典對不認識的字音、不理解的字詞進行梳理,寫在導學案上。第三個問題就是再讀課文,理清作者寫作思路,概括課文內容。第四個問題就是針對這篇課文所設計一兩個問題,先讓學生們自主思考,在正式授課時,再來展示。以上是針對導學案的。其次就是新授課時進行自主學習,每一節課教師要根據難易程度來設計學生在這一問題上是自主學習還是互助學習,一般來說對于比較簡單的可以自主學習交流展示,對于難度較大的就需要小組合作交流了。
針對于課下自主學習,首先是每一課導學案的自主預習環節課下獨立完成,現在都是課下學生們完成,不再課上進行了,因為他們已經具備了學習的方法,知道怎樣學習了。其次就是對今天所學內容進行查缺補漏。如果課上沒有消化好,就在課下復習,第二天,我會對前一天所學內容進行檢測,目的是督促孩子學習,鞏固舊知。
二、互助型學習課堂
互助型學習是指在課堂上生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互相補充、互評互考的一種學習模式。那么,如何讓開展這種互助式學習模式呢?我主要是小組之間合作交流與師生之間互助學習。
(一)小組的建立與實施
因為我校是農村中學,學生們基礎差,有能力的孩子就那么幾個,所以不可能同坐之間進行互助學習,所以我采取小組之間互助學習,每四名同學一個小組,每一個小組設立一名組長也就是一號,主要是組織學生研討問題的,教給同伴們答題思路和技巧的,一名同學負責記錄基本上是三號,另外兩名同學負責補充和課堂上回答問題也就是二號和四號同學,為了激勵孩子們互幫互助,我訂立以下規則:最先討論完畢的兩個小組有優先回答問題的權利,如果答對其他小組沒有機會回答問題了,如果沒答對,就有機會補充。一號和二號同學回答問題,答對加一分,三四號同學回答對加兩分,這樣既能實行兵教兵又能關注學困生,給他們鍛煉的機會。
我會采取一課一積分,回答對我就給他們發紅旗一個紅旗一分,課下記分,一周一總結,一月一匯報評比,選取前三名小組發獎狀獎品等。
那么,什么時候討論,什么樣的問題討論呢?其實很簡單,我就遵循兩點:一個是課下預習內容,課上給三分鐘時間交流,查缺補漏,這就是互助學習了。另一個是課上老師的問題,基本上也就是難點問題,如果有人回答對了,就不需要討論,如果沒有答對,就需要交流了,這時老師可以適當給一些提示。但有人會問:這樣的課堂如果學生一直討論不完怎么辦?我會給他們討論的時間,如果規定時間內討論不完也就說明這個問題很難了,需要老師來解決了。也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助了。
(二)師生之間互助學習
我認為,教師在這個課堂上始終是一名引導者、點撥者、歸納者。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本課重點問題,對于學生回答對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規律性的總結,便于學生更好掌握知識點。如:什么樣的事稱為典型事例?能表現人物人物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的稱為典型事例,教師點撥學生,是不是隨便選取的事例都叫典型事例呢?引導學生規律性總結:你要選取的事例一定要和作者的寫作目的相符合。再有,學生如果真的回答不上,教師可以適時引導點撥,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教師再來講解,我個人認為這就是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充當的角色。教師始終在課堂上是一個配角,主要是這個課堂的組織者,而真正的實施者才是學生。
這就是我在我校的語文課堂上實施的一些方法,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是有一些困惑的,如有人提出給學生分號會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啊,但是我看到的是一二號同學對四號同學變得越來越關心了,主動給他講題,督促他學習,交給他一些方法,他們是很愿意接受的,只是在分號時告知孩子是為了更有效的學習與互助。我想他們會理解的。
小組的建立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之間有了競爭意識,都積極主動地探究問題。著名作家蕭伯納曾經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各自得到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各自得到兩種思想。 ”我認為這種互助型學習可以取長補短,大大提升學生的能力空間,同桌合作學習,逐漸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
一學期下來,同學們已經養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課下主動預習,課上主動探討,變得愛思考了,而且課堂氣氛很是活躍。教師有時像是一名“裁判員”,有時又像是“智多星”,感覺課堂上越來越輕松、順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