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衛鋒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不斷深化,高校學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以基本原則為標準,在新時期高校建立和完善高校工作體系。抓好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黨和共青團工作,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建設健康、快樂、優雅的校園生活環境。在此本文基于高校學生在新時期的創新工作的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校;學生工作;挑戰;創新分析
江澤民總書記曾經說過,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高校學生工作只有不斷的創新改革,才能適應新時期的發展方向。只有在不斷的創新過程中才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先進的人才。這指明了我們高校學生工作在新的時代的工作目標,解放傳統教育思想,跟上時代的步伐的同時,運用新時期的教育思想,研究和創新高校學生管理理念,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及特點
當前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是輔導員與學生頻繁的進行直接接觸。輔導員群體的結構組成目前正在逐步年輕化,90后畢業生開始成為輔導員的主體,而當代的學生群體也多為90后,他們都體現了個性鮮明的特點。絕大多數學校對學生以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嚴格化、規范化的管理,并且著重強調對集體權利的管理。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約束很大程度上容易忽視高職學生個性特征產生的碰撞和沖突,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代高校學生,兩者之間的矛盾日趨激烈。
二、人性化思想在管理學生工作中的應用
人性化管理成為高校學生管理的時代的新要求,高校學生的獨立意識越來越鮮明,針對高校學生獨立意識、主體意識、平等意識等特點,學校必需以"以人為本,學生和學生"為原則,大力開展人性化管理和對行政管理制度創新的思考。從大體上看,可以分為輔導員隊伍的人性化管理,以及學生群體的人性化管理兩大類。
三、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的內涵和主體地位
工作校園活動,隨著教育和教學的不斷發展和社會進步,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應打破傳統的學生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務模式,改革招生就業。傳統的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簡單的基于一個班級,雖然教育了很多學生,但是缺點也很多,即使這樣做會培養一批人才,不過未將來未必能很好的開展工作。新時期的學生工作,打破了傳統的學生工作模式和教學方法,通過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全面高校發展的高校教育改革將繼續進行。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要求教師積極、有效地引導和指導高校學生思想和政治掌握學習的能力,教師在管理中以人為本,以科學為準繩,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管理服務制度。
通過對新時期學生工作的了解,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工作學生在大學的重要性。只有與時俱進,高校學生工作只有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發展與改革并存,才有可能獲得長期成功。因此,高校學生工作將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有更好的未來,盡一切為學生進行的所有工作都是值得的。
四、使用新的信息技術,全面擴高校學生管理
信息技術為學生管理的發展提供了一些額外的資源和渠道。當代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強大,并充滿了好奇心,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接受新事物。高校學生把聊天工具QQ 和微信的朋友圈當作他們認為他們能夠表達想法和觀念的一種有效途徑。輔導員應充分利用此功能,使用 QQ、微信、人人網和通信,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最新的感情和心理動態,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將更直接,更容易和更快速解問題,對心理健康,保持積極的心態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五、"多重法則"的內涵
高校肩負著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實現教育目標的組成部分,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私立學院和大學的轉型期,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因此,要主動與這種變化相適應,必需跟上不斷變化的學生管理工作,改變傳統做法,積極推動管理以人為本管理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從不同的角度,管理學生,服務學生,以適應轉型機制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從學生管理的角度上考慮,多重法則可以理解為:采取多種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管理,從多個角度開展工作;處理事情也要多方面去考慮,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六、個學生在"多"的規則實現的管理
1.把學生作為“工作成果”看待
"一棵樹,如果花不鮮艷,也許葉子會綠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葉子都不漂亮,也許枝干會長得錯落有致;如果花、葉子和枝干都不美麗,也許它生長的位置很好,在藍天的映襯下,遠遠看去,綽約多姿,也流露出幾分美感。"假如把學生比作樹,在樹管理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問題,會有其不同的特點但耐心,但我們作為老師,要有耐心,善于發現,發現他們美麗的一面;而我們最大的作用就是耐心地指導這些樹苗,把學生培養成為被社會認可的“合格成果”。
2.把學生當作“親人”看待
我們在教育和管理的學生的過程中,總是有一小部分的學生不愛學習,對于較弱的學生,我們要積極的引導,發現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興趣入手,吸引學生支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弟弟妹妹去關心和教導,以親人的親切嚴格管理學生。有些學生不愿意與人溝通,我們應該試著進入他們的世界,用一顆真誠的心和家庭的溫暖試著去了解他們,了解他們需要什么。相信以的管理,再頑皮的學生也會有改變的一天,我們的管理也會越來越有效。
3.把學生當作“朋友”看待
對待青年學生,特別是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學生,我們要把學生當作朋友相處,作他們傾訴的對象,在某種程度上的朋友之間的信任會對學生工作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4.把學生當作“老師”看待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我們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對一些問題的分析,學生給我們很多的靈感,從這個角度來看,學生可以作為我們的老師。
七、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
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期短,學生入學校結構比較復雜,這給學校管理帶來諸多不便。大部分學生來自普通高中畢業生、中專、技校,他們進入學校后,在行為、態度、心理上明確區分與本科院校的學生。基礎文化素質不高,學習熱情和可持續性較差,不感興趣求知欲不強。一些學生生活行為不文明,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缺乏紀律性。此外,學生普遍存在著基礎知識薄弱、基礎不扎實的問題,對學習缺少興趣、學習能力較差、自律能力不足。
八、結束語
總之,學生管理在高職院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學和培養人才的重要前提。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不斷加速,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學生的督導工作,認真履行教師的職責,認真貫徹學院的校訓、學風,以學生的具體實際來教育學生,以專業特色來教育學生,切實抓好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促進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陶齊齊.淺談高校學生班主任工作[J].北方經貿,2012.
[2]王寶祥.班主任必讀:全國著名班主任論工作藝術[J].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