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梓虂
摘要:中國古典舞在我國發展歷史源遠流長,是我國民族文化的藝術結晶。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精髓包含它的內在理念。“身韻”即“身法”與“韻律”的總稱。“身法”屬于外部的技法范疇,“韻律”則屬于藝術的內涵,二者的有機結合和滲透,才能真正體現中國古典舞的風貌及審美的精髓。換句話說“身韻”即“形神兼備,身心并用,內外統一”,是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靈魂所在。
關鍵詞:古典舞審美藝術
中國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并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具有一定典范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色的舞蹈。李正一在詮釋“古典舞”時這樣講道:“名為古典舞,它并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它是建立在深厚的傳統舞蹈美學基礎上,適應現代人欣賞習慣的新古典舞。它是以民族為主體,以戲曲、武術等民族美學原則為基礎,吸收借鑒芭蕾等外來藝術的有益部分,使其成為獨立的、具有民族性、時代性的舞種和體系。”
古典舞身韻審美特征
“形、神、勁、律”是中國古典舞身韻的重要表現手段,是身韻基本動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韻的全部內涵。形即外在動作,包含姿態及其動作連接的運動線路。神即神韻、心意,是起主導支配作用的部分。勁就是力,包含著輕重、緩急、強弱、長短等關系的藝術處理。律也就是動作本身的運動規律。這四大動作要素的關系,是經過勁與律達到形神兼備,內外統一。其規律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
(一)形
1.“形”的特征
“形”指外在直觀的體態或動作,它表現為體態和動作之間的連接。“形”是藝術表現形式最基本的特征,最直接的媒介。“形”是指形體外部的動作。它表現為一切外部展現的動作、舞姿、體態、動作之間的連接和過渡,它是形象藝術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韻的傳達媒介。對于中國古典舞身韻而言,在“形”上,首先應解決體態中“擰、傾、圓、曲”;“仰、俯、翻、卷”的曲線美和“挺拔、含蓄、剛勁、柔韌”的內在氣質美。
2.“形”的應用
身韻中的運動路線多是圓,強調以腰為軸的“平圓、立圓、八字圓”運動路線和動作呈現出“擰傾圓曲”的外部形態特征。舞蹈的生命力不只停留在靜止的“形”上,而在于運動的過程上定位為“圓”的藝術,“形”離不開運動中的“圓”和“形”這兩個特征。
古典舞身韻,是以八大基本動律元素為代表的多種以腰為軸的動作。從動作的技法和方法上來分析,形成人體“三圓”運動的根本關鍵在于腰部,腰部是這些動作的發力點以及中心。無論我們做任何動作,都要先從內心的念想和意識開始,由腰底發力從而發展延伸到全身的整體運動。這也是“身韻”的特征之一。
(二)神
1.“神”的特征
“神”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神韻”,是一種內在的、發自內心的微妙感覺,也是在舞蹈訓練和藝術表現當中真正目的所在。“神”的藝術特征是遵循“心、意、氣”的規律而運動。遵循“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它的真正含義是通過自身自覺的意識、意念和感覺來支配詮釋舞蹈動作,并且起著主導支配的作用。
2.“神”的應用
結合“心、意、氣”的規律而運動的“神韻”,其體現方法和表現手段是眼睛,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傳神的工具,人們的思想、心情都會從眼睛中傳達出來。當然在舞蹈表演中也是一樣,通過眼睛可以更好的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向觀眾傳達出特有的“神韻”,好比:熱情奔放的眼神、敦厚穩重的眼神、靈活機靈的眼神、傷感的眼神、自信的眼神、優雅的眼神和朦朧的眼神等。
(三)勁
1.“勁”的特征
動作內在節奏中的層次、力度以及輕重緩急的處理就是“勁”。在動作過程中,力度的運用是有輕重緩急、抑揚頓挫之分的,就像文章中的標點符號感覺一樣使韻律更加清晰明了。舞蹈當中點線之間的連接以及點線主次的表現就是靠“勁”來詮釋的,即用點和線來明確動作外部經過的路線和節奏處理的強弱。在古典舞中,肢體運動的節奏規律不是勻速的,而是在“慢而不斷、快而不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自由且有變動規律的節奏中進行的。此外,動作力度的大小也不是平均分布的,它們有輕、重、緩、急、強、弱等區別,而這些都將是通過形體的動作主體表現出來的,這樣要求舞者懂得適當地去運用“勁”來把動作表現出來。
2.“勁”的應用
古典舞的身韻非常重視“亮相”的處理。這個“亮相”所要使到的勁,是猛然收起而突然停止的一種“寸勁”,要用的恰到好處才能凸顯舞蹈的意念。還有身體下壓的“反襯勁”等,也是身韻當中非常顯著的特征。例如陳維亞編創的舞蹈劇目《秦王點兵》,它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勁”的運用,劇目從始至終貫穿著秦俑石像固有的棱角頓挫的運動形象,準確的體現了輕重、緩急、長短、頓挫、符點、切分、延伸的對比和區別。
(四)律
1.律的特征
“律”就是身韻當中規律性和動作路線中所要依循的律動性。動作流動性就能一氣呵成。“律” 分為正律和反律,所謂“正律”,就是順暢的動作之間的連接。例如“提、沉、沖、靠、含、腆、移、旁提”八大元素,在組合或動作的時候,基本上是按元素排列的順序去做的。動作之間的連接順暢,一氣呵成。而“反律”則是指動作從反面起范的原則。使人體動作具有撲朔迷離、瞬息萬變之感,逢沉必提、逢沖必靠、逢前必后、逢左必右”都是古典舞特有的“反律”。以“雙晃手”為例,在做“雙晃手”的時候,當雙臂向左晃動的時候,身體卻有向右拉伸之意,這就是動作和體態之間的“反律”。這樣的動作會讓人有圓潤飽滿的感覺,也使動作充滿了延伸和韻味,這些“反律”也是古典舞所特有的。
2.“律”的應用
“無韻則神死,無律則風格無”正是因為身韻的創建和不斷發展,才使得古典舞充滿了活力,脫離了身韻的古典舞那就不叫古典舞,這就好比民族民間舞中的元素、脫離了某個民族的元素,也就失去了某個民族的風格特點。
身韻充當了古典舞的“舞魂”,在古典舞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它賦予了古典舞動作的質感以及動作與技巧之間的連貫性、發展性和創造性,同時還賦予了古典舞充分的藝術表現力和生命力,使得中國古典舞這一舞種的明天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唐滿城.金浩.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1-16.
[2]王國賓,劉青弋,平心.中國古典舞教學與理論研究[M].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98-100.
[3]李正一.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創建發展史[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