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東+潘潔瓊+譚敏
摘要: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大學生通向成功的必備素質,作為應用型高校的大學生更是要重視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不斷豐富自身的就業實力。通過對職業素養基本概念的分析,認識到提升職業素養對應用型高校大學生的重要性,在應用型高校中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的途徑如下:改進課堂教育教學;設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積極開展第二課堂。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職業素養;途徑與方法
高等教育大眾化使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社會對大學生職業素質、發展潛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在培養大學生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同時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養,增強他們發展的競爭力,為今后踏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做好鋪墊,這是當前高校尤其是應用型高校必須要認真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職業素養的相關概念論述
職業素養的概念相對比較廣泛,我們都知道專業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專業,敬業和道德是工作中必備的,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在生活中能夠體現出個人素質或者道德修養。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
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大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高校不僅要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專業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培養他們的愛崗敬業精神和無私奉獻意識,要使廣大的學生具備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從而明白職業的實質,懂得職場的意義,進而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及創業理念。只有不斷完善大學生的職業素養,才能令他們在職場上順利打拼。
二、提升職業素養對應用型高校大學生的意義
應用型高校是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國際高教界逐漸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普遍重視實踐教學、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產物。它的出現形成了一種獨立的教育類型,對于應用型高校的大學生來說,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隨著高考的擴招,每年的畢業生越來越多,同時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境。目前,不少用人單位均反映部分畢業生職業素養缺失,對待工作只是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在面對困難時總是選擇逃避,缺乏責任心、集體榮譽感和使命感,不安分自己的工作,總是這山看著那山高,而職業素養的培養很好地幫助大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究其原因,自身職業素養的缺失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職業素養中包含職業道德與職業意識,它們是屬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產物。不斷加強與提升大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夠逐步完善大學生的意識形態,使其認識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令學生真正地理解何為職業,進而使更多的學生在尋求職業的過程中,學會處理好不斷出現的各種問題,并能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擁有較高職業素養的學生,能有長遠的眼界,做到顧全大局,不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在追逐個人價值的過程中,會不忽視對社會價值的追求,從而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實現自我價值。
三、在應用型高校中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的途徑與方法
課堂是高校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的主要陣地之一,課堂教育教學成為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載體。課堂是大學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場所,教育工作者肩負著培育大學生良好職業品質的重擔。不能僅僅認為只要是教好專業知識,一切就沒有問題了,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
(一)培養職業意識
云南工商學院提出“上學即上班”的理念,在各個教學環節都得以貫穿。嚴格學生考勤,保持職業風貌,上學的環境即是上班的環境,企業對員工的要求即對學生的要求。
(二)規范職業道德
確立正確的人生觀是職業道德修養的前提。人生觀是對人生的目的、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大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進步的人生觀,才會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才會在職業活動中進行自覺的職業道德修養,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職業道德修養要從培養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著手。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長期的改造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要從良好的行為習慣做起。
(三)注重職業心理
當代大學生正面臨著一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的時代。這個時代也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了要求。每個勞動者,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必須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通用的職業心理素質如:勇于競爭的自信力、經受挫折的容忍力、不斷進取的堅毅力、對待批評的分辨力、行為抉擇的自我控制力、環境變異的適應力等。當然,不同職業和崗位對人的心理品質的要求是有所側重的。
健康的職業心理具有重大作用:有助于個人潛能的發揮以及學習、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個人不斷適應環境,適應現代社會;能有效促進身體健康;有利于支持個體充分享受生活的樂趣;有利于群體心理環境的優化。
(四)提升創新素質
創新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生命力所在,是智慧人生的源泉,也是大學生形成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支撐。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具備創新素質,才能在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創新素質作為一種高層次的素質,是在人的一般素質的基礎上培養的,是在基本素質充分發展前提下形成的,是基礎層面素質的積淀和升華。由于創新素質由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等要素組成,體現著個體所具有的身心素質的最高水平,因此,重視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為目標的創新教育,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具備創新素質的人才,才能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不同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總之,在應用型高校重視對大學的職業素養教育,不僅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職業素養,更重要的是能夠增強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從而在求職的過程中,在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實現大學生的職業理想與職業追求。
參考文獻:
[1]楊祖勇.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思考[J].池州學院學報,2009(4):149-150
[2]張希玲.論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途徑和方法[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3):46-47,61.
[3]李斌.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大學生職業素養[J].人才培養與就業,2013(12):9-12.
[4]任茜.大學生就業形勢變化與素質培養對策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4.
[5]楊琳.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及評價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2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