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英+吳曉濱+宋麗萍
摘要:當今社會以創新為動力,一切競爭其本質就是人才創新的競爭。在高職院校開展創新教育即以人為中心,以創新為要點,引領教育朝向創新價值取向發展。筆者破解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難題,探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舉措。
關鍵詞:高職教育;創新能力;學生培養
“大學生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备呗氃盒W鳛槲覈叩冉逃聵I的一部分,承擔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任務,然而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卻一度缺乏操之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與政策。筆者著眼于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問題,積極尋求破解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難題的舉措,取得一定的教學改革效果。
1.再構創新教育培養體系,營造創新教育氛圍
高職院校應努力再構創新教育培養體系,從制度層面保障創新教育的有序開展和持續開展。筆者建議再構創新教育培養體系,從宣傳開道、理念入手、制度保證、活動支撐、師生同行五方面建設。第一,宣傳開道,是在高職院校內大力宣傳創新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向大學生分析社會需求,明確辦學的真正動力是社會需求,導引廣大師生在無形中自覺投入創新教育活動,奠定創新教育的重要基礎;第二,理念入手,從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理念入手,讓廣大師生確立創新教育理念,達成創新教育共識,繼而開展有效創新教育。高職院校創新教育必須深化創新理念,以創新理念包裝學校、包裝學生,達成共識,明確創新教育方向;第三,制度保證,在高職院校內,將創新教育列入教學計劃,制定創新教育考評方法,加大創新教育激勵,保證創新教育順利實施。院校以創新教育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服務,從理論教育、實踐培養、就業指導,全程進行創新教育;第四,活動支撐,在高職院校內開展創新教育活動,為學生提供創新能力展示平臺,提高大學生創新興趣,鼓勵大學生出創新成果,保持創新熱情,強化創新應用能力;第五,師生同行,高職院校創新教育對象絕不僅僅是學生,更是教師隊伍,教師承擔“教書育人”重任,自身需要具備創新意識,掌握創新技能,與學生同步開展創新活動,以新促新,才能有效落實高職創新教育工作。
2.優化創新教育教學體系,提升創新教育效果
優化創新教育教學體系,需要高職院校從課程體系和教師隊伍兩層面考慮,重新設計創新教育課程體系,打造創新型師資隊伍,從教學體系保障創新教育實施,提升創新教育效果。
2.1重設創新教育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一直以來都強調培養技能,在理論教學中以“必需、夠用”為度,更注重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筆者認為改革創新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需要探索新路子,能夠反映師生創新教育的最新成果,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奠定基礎。在設置創新教育課程體系時,可以采取職業分析法,結合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具體要求,繪制職業能力圖表,在職業能力圖表架構導向下,設置創新教育課程體系,確定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合理配置課程。高職院校在理論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在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同時,發揮第二課堂作用,組織創新教育興趣小組,加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
2.2打造創新型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打造一支創新型師資隊伍是開展創新教育的有力保證。高職院校教師應重視創新教育,有效落實創新教育精神,承擔創新教育重任。在高職院校依托創新政策和激勵制度,吸引優秀教師加入,形成跨學科創新教育教師隊伍,強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培養,發揮創新教育帶頭人的作用,組建創新型教師隊伍,維系創新型教師隊伍,深化教師教學創新改革。在創新教育教學中,鼓勵教師特立獨行的教育,以創新意識助推創新教學,追求創新動力,轉化為教師教學行動,改變自己,改變課堂,改變教育。在創新教育行動中,教師發揮創新示范作用,以創新行動熏陶學生,啟迪學生,調動學生創新行動,開展創新教育活動,進行創新實踐,激發、誘導、啟迪學生創新欲,挖掘學生創新潛能,在無形中塑造學生創新品質。
3.構建創新教育評價體系,激勵創新教育提高
高職院校構建創新教育評價體系,可以通過設置“創新導向”指標,推進學生創新活動,助推創新教育發展。結合高職院校教育情況,筆者建議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予以評價,激勵師生創新同步同行。
3.1教師創新教育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教師創新教育評價體系包括對教師創新教學常規、科研創新的全面分析與評價。在構建教師創新教育評價體系時,要遵循以下原則:體現教師綜合素養,體現創新教育具體要求,體現創新教育過程和創新教育結果的關系。對教師創新教育的評價,可以從學生身上的創新獲取得分點。教師創新教育的重點在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不是以分數來劃分等級,而是依據學生的創新成績為基準,發現教師創新教育的“閃光點”。教師創新教育的成就就是學生創新的成就,這就需要在評價教師創新能力的時候,既要關注其教學常規,也要重視科研創新活動,檢驗教師創新教育成果,對其進行有效激勵,誘導和強化教師創新教育行為。
3.2學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
當前高職學生評價更多的是以一紙試卷的成績為基準的,筆者建議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激勵學生創新。第一,在學生考試中,不僅要有理論考核,也要有實踐考核,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考核,構建科學考試范圍;第二,構建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考試,拓展考核高職學生就業應備技能,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可以有效對接職業資格證書考核標準,將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對接,導引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鼓勵學生掌握輔助技能,達到“一專多能”;第三,綜合評價學生創新能力,拓展學生原有考核范圍,綜合評價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效果,重點考核學生出勤率、課堂表現、學習態度、思考深度、作業情況、考試成績、成績提高等情況;第四,優化創新考核辦法,對學生的評價,不再是按照教師規定的任務考核,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創新比賽、創新社團、撰寫科技論文、畢業設計、申請專利、參與教師科研項目等途徑,獲得創新評價加分、獎勵。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背景呼吁下,高職院校愈加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開展創新教學改革探索是有效創新教育的途徑,筆者從再構創新教育培養體系、優化創新教育教學體系、構建創新教育評價體系三方面,營造創新教育氛圍,提升創新教育效果,激勵創新教育提高,助推高職創新能力培養教學改革,完善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取得創新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顏惠庚,邵順增.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3T”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17:54-57+63.
[2]許興苗.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J].前沿,2013,04: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