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奎勇
摘 要:從課間操相關問題的現狀分析、價值和作用等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引起學校和師生關注,切實找到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課間操管理途徑,從而達到提高課間操質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課間操;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30
1 前言
1.1 課間操的必要性
課間操是學生鍛煉身體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學校體育工作和對外展示學生風采的一個重要窗口,是評價一個學校和班級文化的重要指標。所以課間操在健身和教育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課間操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姿態,提高對身體美的認識。第二、課間操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帶來的疲勞和壓力,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第三、課間操可以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升學校和班級的凝聚力,強化學生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風和班風。因此,抓好抓實課間操的質量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中之中。
1.2 課間操的組成部分
課間操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是由一系列的環節構成,它是一個整體。不能單單抓好廣播操動作質量,就簡單認為已經完成了課間操的質量目標。這樣就會忽視對其他環節的關注。所以,我們應該從班級學生集中整隊、跑步進退場、廣播操動作質量及學生精神風貌四個方面綜合抓起,以便從根本上抓牢抓實課間操質量,完善課間操的系統工作。
2 現狀分析
2.1 學生集中整隊拖拉嚴重,站隊隨意,組織紀律性差
2.1.1 學校課間操每個環節都是有相關規定的,每個環節都有一個具體時間限定。班級集中整隊時間通常控制在8分鐘以內。這就需要學生在集合音樂響起后迅速離開教室,在規定時間內有序到達指定地點集中。而在日常集中整隊時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老師拖課、學生有意拖拉,從而造成集中整隊緩慢拖拉,進而影響其他環節正常進行。特別是對班級數較多的學校,班級集中位置安排不當、下樓順序安排不當也會影響集中整隊的效率。
2.1.2 學生在跑向集合位置過程中和到達集合位置后,存在跑步拖拉、隊形松散、隨意大聲講話等不良現象,不能做到快靜齊,影響學校和班級的形象。
2.2 學生跑步進退場時隊形松散,排面不整齊,步伐不統一,口號不響亮
學生在集中整隊后,在聽到“跑步—走”指令后,應以班級為整體陣型,統一起動、統一步伐、統一口號,精神飽滿地跑步行進到達指定位置。但在平常出操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不少學生隨意講話,注意力不集中,指令下達后不能做到統一起動,造成學生間擁擠推搡,易發生安全事故。如隨意轉頭講話、低頭跑步或隨意跑停。2、行進過程中,不能按照規定路線直線行進,特別會出現直角拐彎時的走斜線和隊伍偏左偏右不在中間區域行進等問題。3、跑動中,班級口號不響亮或與步伐不統一,造成隊形混亂或雜聲較多。4、學生的精神面貌較差,身體姿態不正,隨意晃動,跑不出班級的氣勢。5、速度控制不好,造成班級之間或班級內距離過大或過小,造成隊伍擁堵,易引發安全事故。特別是退場時,不少學生認為課間操已經結束,就會放松思想、放松動作,不能控制好班級內前后距離,導致兩人前后距離越跑越長,影響后面班級退場。
2.3 學生做操動作質量較差,動作不標準,不能按音樂節奏走
廣播操的動作質量是課間操的核心因素,也是四個方面的最關鍵點。學生在做操過程中,往往出現以下問題:1、做動作有氣無力,缺乏控制力,缺乏運動的力量美。特別是體轉運動的轉體動作隨意性大,不能充分發揮肌肉的控制力。2、做動作不標準、不到位,規范化程度較差。如踢腿運動中的手臂上舉或弓箭步不到位。3、做動作,不能按照音樂節奏走,出現搶拍的問題。如體側運動中的變換體側的節拍動作4拍易被搶成2拍。4、學生對動作要領、動作路線和關鍵點掌握不夠,出現口令和節奏不合拍而漏做動作的現象。如腹背運動中的上體還原插腰動作易被漏掉。
2.4 學生做操時精神面貌較差,態度不端正,毫無積極性
廣播操是學校對外展示精神面貌的一個窗口,是反映一個班級班風的重要指標,也是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的一個重要平臺。但日常做操時,學生往往會邊做邊講話,動作懶散,無精打采,狀態消極,毫無青少年的朝氣蓬勃。特別是天冷或天熱,要不把手縮進衣服里或用手遮擋太陽,嚴重影響了廣播操的質量,影響了學校和班級的形象。
2.5 部分老師對課間操質量問題重視程度不夠,存在敷衍現象
部分老師由于各種私人問題,在思想上不能一直持續地對課間操給予高度的重視,不能明確自己的分工任務和職責要求,不能一直高要求高標準。這時就容易忽視對班級的管理,忽視對學生的要求,容易產生工作懈怠。
3 改進策略
3.1 學校行政領導要對課間操給予高度重視,做好相關的宣傳、督促和分工工作
學校領導應該加強對課間操工作的重視,督促相關部門做好課間操的開展工作,將課間操工作上升到學校的行政層面。因為課間操不僅僅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是形成良好的校風和班風的重要途徑。
3.1.1 做好分工,明確個人責任制。總值領導統籌全校的課間操工作,考評級部領導的工作責態;級部值班領導管理級部的課間操工作,考評班主任和體育教師工作責態;班主任管理本班的課間操工作,管理班級學生的出勤和做操態度;體育教師管理所教班級的課間操工作,管理隊伍調動和動作質量等技術問題。做到人人都有事,事事都明確,齊心合力抓好課間操工作,提升全校課間操的質量,展示學校和學生的風采。
3.1.2 學校要加強對課間操價值和意義的宣傳工作,讓學生了解到課間操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到課間操是學校提升常規管理質量和對外展示學校精神面貌的重要指標。
所以,要從思想上去改變學生對課間操的認識,提升精神面貌、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我要做操、我愿意做操、我要做好操的意識。
3.2 合理規劃場地,因地制宜,保證課間操的秩序
3.2.1 針對集中整隊的時間限定,體育組要根據學校的學生人數、班級遠近和樓層分布等實際情況,堅持就近原則,合理安排班級集中整隊的位置。如靠近集合區域的班級,要做到第一個到達集中區域,遠離集合區域的班級,要做到盡快安全到達集中區域。這樣有利于上下樓安全有序并且快速整齊。同樣的原則適用于跑步進退場和做操位置的安排。如進場時應該最近的班級先行,最遠的班級后行。而退場反之操作。這樣的合理規劃才能保證各班級有序安全往返教室且不相互干撓,保證課間操的秩序井然。
3.2.2 根據學校場地情況,通常按照縱隊排列,男女分隊站列,按矮個前高個后的原則。而對于班級較多的學校且操場不夠用的實際情況,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其他場地做操。原則上同一場地上,必須保證有2個以上的班級同時做操。這樣有利于班級間的縱向比較和相互學習競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課間操的質量。
3.3 加強體育教師對課間操的教學管理,保證各環節的動作質量
3.3.1 體育教師要統一動作標準。在每學期的教研活動中或課間操教授前,要專門針對課間操中的關鍵問題,進行集中統一研討。由一名動作示范標準的老師主講,其他老師補充,最后形成全校統一的動作標準和練習方法。
3.3.2 體育教師加強自身專業素質學習和提高,做到胸有成竹。提高對課間操理論知識的儲備,提高對動作講解示范的水平,做到語言講解簡明精辟,動作示范標準優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讓學生自覺喜歡你,自覺喜歡你的課,樂意學習你教授的課間操內容,做到事半功倍。
3.3.3 體育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媒介,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給學生最直觀的感受,讓學生感受到課間操的美,讓學生對課間操感興趣,樂于學習課間操。
3.3.4 體育教師要在體育課中觀察培養體育骨干,將那些做操動作標準,態度認真的學生選拔出來,作為班級領操員。在課間操期間,體育教師要負責監督所在區域學生的做操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語言動作提示,讓學生及時糾正和改進動作,保證做操質量。
3.4 健全完善課間操的管理制度
課間操的管理制度,應該從考評相關人員和課間操質量兩方面進行開展。包括教師的職責考核和課間操的量化打分。
3.4.1 相關教師的職責考核機制。主要包括對值班領導、值日教師、班主任和體育教師的工作考評。看教師是否明確自身的職責,看教師是否積極主動去管理學生,做到上下齊心共抓課間操,切實提高課間操的質量。
3.4.2 課間操的量化打分機制的健全。從值班領導、值班教師、值班學生和體育教師中隨機抽取部分人員組成考核打分小組,針對班級集中整隊、跑步進退場的隊形口號及做操動作質量等進行量化打分,并及時對課間操情況進行周評、月評和學期評,選出優勝班級給予獎勵,以激勵其他班級繼續努力。同時也要進行全校性的課間操比賽和對外展示活動。通過全校的會操評比和對外展示活動,達到加強班級間競爭力和班級凝聚力的目的,從而達到提高課間操質量的目的。
3.5 加強跑步進退場的管理訓練工作
跑步進退場是展示班級風采,展示班級文化的舞臺。包括跑步行進隊形、班級口號等。這就需要班主任和體育教師相互溝通,針對班級在進退場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交流,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特別是在學生思想態度、跑步速度和班級口號等,要努力做到進退場的隊伍排面整齊、間離適當、步伐一致、口號響亮、身姿挺拔、精神飽滿,充分展示班級良好形象和集體主義精神。
3.6 加強學生對課間操的價值認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
學校在加強課間操宣傳教育的同時,體育教師應積極利用體育課,通過相關音像資料將課間操的健身和教育價值告訴學生,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課間操,讓學生明白課間操的健身和教育的價值,了解課間操給他們身心發展帶來的許多好處,讓他們明白課間操對培養他們正確的身體姿態,全面發展身體素質的重要作用,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認真做操的積極性,讓學生變得主動做操做好操,讓學生享受課間操帶來樂趣。同時讓學生明白課間操對加強個人的精神面貌,養成良好個人習慣,加強班級團隊意識和凝聚力方面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提高課間操質量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全校師生統一認識、統一思想,循序漸進,堅持不懈,齊抓共管,堅持高標準高要求,長期共同努力的。讓學生將認真出操作為一種習慣,一種必然,一種責任,一種享受。努力讓課間操成為學生積極主動展示自我的舞臺,成為學校對外展示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參考文獻:
[1] 萬朝良.“以趣激趣”教學廣播體操[J]. 云南教育:小學教師, 2010.Z1.
[2] 楊志峰. 對廣播體操教學的一點思考[J]. 新課程:教師,2011(1):121.
[3] 李競媛. 中學生廣播體操發展特征探析[J]. 搏擊:體育論壇,2011(5).
[4] 孟慶國,李勇.中學生做廣播體操的必要性和策略性研究[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9).
[5] 季瀏. 體育教育展望[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2.
[6] 金欽昌. 學校體育理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