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彩霞
摘要: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基礎聽說能力的考察也逐漸由只考察聽力理解能力向考察聽說結合的能力轉變。本文結合一節高中英語聽說實踐課的反思探討了高中聽說課中如何有效地將聽與說相結合,以此促進英語聽說課型的模式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聽說課;聽說結合
一、案例背景
1、理論背景
《新課標》指出:高中英語課程應根據高中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在進一步發展學生基本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其總體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引導學生把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進而發展成為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高中英語聽力課的一個重要輸出方式是口語模仿表達。這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習慣的。
2.實踐背景
目前高中教師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都習慣性把聽力和口語表達結合在一起,合適非常符合教和學的基本規律的。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普遍比較側重將聽和說分開處理的教學方式。通常教師會將課堂前半部分的時間花在對學生的聽力練習上,而后一部分時間則是讓學生針對聽力話題進行說的練習。這對于學生英語基礎的學校而勉強可以操作。但是對于學生英語基礎較弱的學校,課堂則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
本課重點關注聽力材料部分。本課聽力材料為一個兩人的面試對話,難度適中。但話題背景相對比較陌生,面試語言比較正式,所以對學生來說會存在一定難度。在話題上,學生通過13單元及本單元的學習,對自己的性格特征有了明確的了解,對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也有了較為清楚的認識,對面試之前的準備工作和注意事項有所了解。
二、案例描述
1.第一次設計實施
在課前,教師針對學生的未來工作意向提供了四個不同領域的不同工作,并了解了這些工作的基本要求。因還沒有踏入社會,學生各方面經驗不足,所以需要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構想自己擁有與工作相關的經驗。在課堂實施的過程中學生剛開始對話題比較感興趣。教師在前面的時間主要處理了聽力部分的內容。學生聽出了面試官提問的問題及被面試者回答問題的一些主要信息。接下來教師安排學生使用聽力材料中的語言分別面試自己喜歡的一個職位。學生當中8名是面試官,其他學生是被面試者。最后面試官針對被面試者的情況進行討論決策,最后決定錄用兩位同學并從材料中設計的四個方面給出理由。
2.第一次實施反思
學生在前面20分鐘的聽力部分課堂氣氛越來越沉悶,學生對話題逐漸失去興趣。因為一直在進行聽力練習,學生感覺精神疲憊,注意力逐漸渙散,因此到后半部分口語練習部分,學生很難再次提起興趣。
針對后面口語輸出部分,學生不能夠有效使用聽力材料中的語言幫助自己的面試,而且學生在面試的過程中還是感覺不知道如何恰當表達表達自己。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對前面的語言輸入沒有進行內化,所以輸出就會覺得有困難。
3.第二次設計實施
在第二次設計實施中,教師要求學生在聽完聽力材料后能夠合理根據材料中面試者如何回答面試官問題而說出自己面試時可能用到的語言表達并對文本語言語言信息進行了大量的添加和擴充。學生在進行面試期間幾乎都能夠常識使用總結的句型和表達或者使用適合自己職位的語言。學生有意識在對不同工作進行面試時對自己的回答做出基本合理的改變。即使是英語基礎很弱的學生也能夠盡量使用英語回答和提問問題。這說明活動的設計得到了有效的實施,并且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此外,有一部分基礎較好的同學,在面試期間,不僅關注了語言的表達,還關注了面試的禮儀。比如,有些同學在面試開始之間會和對方相互問候,會握手,會使用較禮貌和正式的稱呼語等。
其次,這節課主要關注學生的課堂活動方式,因此為第一次讓班上幾位同學做面試官,其他同學做被面試者的方式并不科學。學生應該都有機會做面試官和被面試者。學生如果只面試一個職位,那他說的練習是嚴重不夠的。如果讓學生面試兩個完全不同的職位,那么學生則需要準備兩份幾乎完全不同內容的語言表達,對本班學生來說難度太大,無法實現。經過考慮,教師決定讓學生面試兩個同一領域的不同職位。這樣學生需要根據這兩個職位不同的要求進行一定程度的語言改動即可。讓對同一領域職位面試的同學互換角色進行面試。這樣學生既練習了面試者語言,也練習了面試官語言。
這次的實施將聽與說想結合,這樣學生的興趣一直都在,在每一段聽額結束,學生的口語表達練習既是對聽力材料語言的消化,也是為后面的模擬面試做準備,同時有益于學生放松聽力注意力,不至于過于疲勞。學生在模擬面試環節更是充實很干興趣,既體會了面試官的經驗和語言,也努力常識通過被面試者的語言而得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三、案例反思
1.通過這一節高中英語聽說課的設計和反思,筆者認識到高中英語聽說課一定要將聽和說相結合,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聽力注意力的穩定性。聽力注意力穩定性表示一個人對聽的內容不感到厭煩,注意力不分散而堅持聽力活動的時間。人的注意力穩定性呈“升---- 降---- 省” 的變化模式,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一般在15---20 分鐘之間,然后,注意力就會出現低潮,過一段時間后,注意力才能有一次出現集中的高峰。對于基礎較弱以及對英語興趣不大的學生而言,聽力注意力穩定性會更弱一些。
2.學生口語活動的設計要有層次性,保證學生說的內容從易到難,從少到多。說的內容一定要保證學生對聽力材料的語言得到充分吸收,并為學生更多的說做鋪墊。
3.高中英語聽說課課堂活動的設計一定要在學生創設合理的情境,無論是聽的語境還是說的語境,都要保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北京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英語新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葛文山.做最好的英語老師.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4。
[3].張春霞.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英語聽說情境創設中的運用.教學研究.2013第1期。
[4].張惠珍.高中英語聽說課建模與實踐反思.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5].張君善.劉林峰.《牛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案例分析與反思.中小學外語教學.2012年第2期。
[6].劉林峰.立體式聽力技能培養模式初探.中小學英語教育與研究.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