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嬋
摘 要:動畫是青少年喜聞樂見的一門傳播藝術,通過動畫承載的教育功能來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并對青少年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及價值觀,是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目前國內針對青少年成長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動畫片還是相對薄弱的環節,本文試以一代理學宗師朱熹少年時期的故事,分析和探索動畫短片《少年朱熹》的創作過程,從中研究如何寓教于樂的表現有助于青少年成長的民族文化素材動畫短片。
關鍵詞:動畫創作 青少年教育 民族文化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的成長教育可謂關系到民族未來的發展。心理學界普遍認為青少年期即青春期,一般指12、13歲至17、18歲這段時期。初中階段(11、12歲至14、15歲)被稱為少年期,高中階段(14、15歲至17、18歲)被稱為青年初期。①這兩個階段是青少年思想道德、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的時期,這個時期的青少年需要被正確的引導教育,否則容易歧路亡羊。
動畫這種喜聞樂見的綜合文化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深受青少年的喜愛。我國素有“文以載道”的優良文化傳統,因此,動畫除了娛樂功能之外,還應具備民族文化傳承和青少年綜合素質培養的教育功能。
一、國內青少年民族文化動畫實踐現狀分析
我國早期動畫與中國民族傳統文化是緊密相連的,如《三十六個字》、《九色鹿》、《驕傲的將軍》等作品。這些富有鮮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動畫作品憑借起承轉合的故事情節、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獲得了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它們在對青少年潛移默化教育的同時,也向觀眾展示了精彩紛呈的中國傳統文化。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大量外國動畫的引進與沖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被外國的動畫所吸引。這些動畫雖然對青少年成長有一定積極的作用。但其中大量的荒誕搞笑以及暴力美學故事情節,在一定程度上會使缺乏判斷力的青少年正確三觀的形成產生不良的影響。
面對強勢文化的沖擊,國內動畫市場為了追求更大的商業利潤,模仿、抄襲外國動畫的現象層出不窮。如:國產動畫《大嘴巴嘟嘟》、《金甲戰士》均被指模仿日本動畫《蠟筆小新》、《迪迦奧特曼》。因此,關愛青少年的成長,振興我國動畫產業,要增強國產動畫的原創與良性發展能力,積極打造民族品牌,發揚優秀民族文化。作為動畫教育者,我們有責任與義務幫助青少年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學習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
二、動畫短片探索與實踐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地域特色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皷|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蔽湟纳?,除了山水好,還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
朱熹,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14歲時因父親去世,來到武夷山五夫鎮,在這里從學、著述、辦學授徒,生活達四十余年,給后世留下了豐厚的文化資源。如:五夫受教承師恩、鳶飛魚躍頌教化、祝夫人煮蓮教子、拱辰山間悼義祖、仰孔圣神游曲阜等。③
立足本土,以朱熹在武夷山少年時期的成長故事為素材創作動畫系列短片《少年朱熹》,從青少年成長的心理特征和教育要求出發,試著在實踐中探索如何通過動畫來發揚本土文化、弘揚民族文化?!渡倌曛祆洹废盗袆赢嬕詫憣嵟cQ版造型相結合的人物風格,以少年朱熹在武夷山生活故事為背景,把握當前的流行文化迎合青少年的喜好,對故事進行深入淺出的挖掘與整合,運用輕松幽默的敘事、精簡的動作設計,進行動畫的制作。目前該項目還在制作中,下面以已完成的《少年朱熹》第一篇“五夫受教承師恩”的動畫實踐進行分析。②
1.劇本創作
朱熹少年時期在五夫生活的故事,將其轉化為動畫劇本時,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講好故事。在開篇故事中我們選擇了適當的人物,將故事原素材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展開的故事腳本設計:
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南宋紹興十三年、福建武夷山五夫鎮朱熹故居、朱子巷、屏山書院等。故事人物:朱熹、劉勉之、劉清四、道謙禪師、祝夫人。
故事主要內容:清晨,屏山書院開始上課了,但朱熹確沒在課堂上。祝夫人和劉清四分頭找他。劉清四聽到讀書聲,聞聲尋去,原來朱熹一早起床就來到紫陽樓附近的樹下晨讀,沉醉在書海中的他忘卻了上課的時間。
劉清四的到來,朱熹才回過神來,于是兩人便匆匆趕往書院上課。在路上朱熹不小心撞到一位僧人,急忙道歉,但這位僧人并沒有生氣,而是親切地說:“朱熹”。朱熹很好奇便問道:“大師,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僧人慧心一笑,便讓朱熹跟著他,朱熹又好奇地問道:“大師,我們是去哪???”,大師回答,去你要去的地方。
劉清四發現朱熹又不見了,無奈只好回書院了。就在大家都在想朱熹去哪了的時候,僧人與朱熹出現在大家面前。朱熹見狀,立刻因遲到向劉勉之道歉,劉勉之教育完他,便說:“你可知道你身邊的這位大師?”。朱熹搖搖頭,劉勉之閉上眼睛,摸了摸胡須,說:“他就是著名的道謙禪師”。介紹之后,朱熹跪地對道謙禪師和劉勉之行禮拜師,開始學習詩書和禪學之道。
2.色造型設計
角色造型是指以繪畫造型的藝術手法來表現動畫中角色的可視化形象。在開篇動畫人物造型設計中,我們借鑒了青少年喜愛的Q版符號化人物造型與精簡的中國漫畫人物造型風格,通過搜集關于南宋時期人物造型的相關影視圖片等資料,對開篇出場的動畫主要人物進行造型設計。
在普遍中顯出個性的造型設計是動畫角色設計的難點與關鍵點。我們將傳統書生的形象進行提取,賦以少年朱熹聰明活潑、勤奮好學的人物性格,以頓號形狀,進行少年朱熹的造型設計;朱熹的老師劉勉之,運用古代教書先生的形象進行提取,賦以他溫文爾雅的性格,以逗號形狀,進行劉勉之的造型設計;劉清四是劉勉之的女兒,也是朱熹未來的夫人,賢內助,勤儉持家。將傳統古代女孩的形象進行提取,賦以少年劉清四可愛乖巧的形象,以橢圓形,進行劉清四的造型設計;道謙禪師是朱熹的良師益友,常與朱熹一起研讀禪學經典,是一位得道高僧。將傳統高僧形象進行提取,賦以他溫和,心寬體胖的人物形象,以圓形,進行道謙禪師的造型設計;朱熹的母親祝夫人,將傳統婦女形象進行提取,賦以祝夫人善良樸實的形象設計。
3.場景設計
動畫場景是指根據劇本的要求,依照整體的美術風格,來設計動畫中的背景畫面。開篇的動畫場景設計,我們來到武夷山五夫鎮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研究,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社會政治經濟等情況做一定的了解。
少年時期的朱熹在五夫鎮的主要活動場所是:朱熹與母親的住所紫陽樓;朱熹學習的地方——屏山書院;朱熹上學、探友、尋幽、問道外出時,都要經過的朱子巷;朱熹教學的興賢書院等。因此,我們定紫陽樓、屏山書院、朱子巷為動畫中主要的三個活動場景。五夫不僅歷史文化豐富還是一個風景宜人的小鎮,夏天片片荷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我們選取了夏天五夫鎮的荷花池、田野景色作為烘托小鎮清新恬靜氛圍的場景。
在繪制場景的過程中,我們根據所拍攝當地風景與建筑遺址的圖稿,以當地實景為原型,兼顧場景設計與之前角色造型的統一性,利用簡約的線條,豐富的色彩來表現當地清新恬靜的風景與簡約樸實的古代建筑特色,試將民族化的審美意象融于本片的場景設計中,最后通過繪圖軟件進行創作。
4.分鏡頭繪制
在進行分鏡頭繪制之前,我們根據故事劇本將動畫分成五個段落,畫好簡單鏡頭加上符合情景的音樂,制作了動畫的簡約動態分鏡。以此定好整部動畫的節奏,然后在進行分鏡頭的繪制。繪制分鏡頭的過程中,將大量的鏡頭語言與技巧運用在其中,來把握動畫各個鏡頭之間的流暢銜接。為了避免了敘事過平,輕松愉快的開篇故事段落節奏的劃分采用了稍微緊張—舒緩—緊張—舒緩—輕松的安排。
開篇動畫前期設計的順利完成保證了中后期制作的順利進行。進入動畫中后期制作階段,主要就動畫的原畫、動作、上色、錄音與合成進行制作。 本片的動作設計以簡約寫實為主,色彩豐富卻不濃艷,突出全片清新儒雅的風格。在制作上主要采用了二維動畫制作的方法,配合Painter、Flash等軟件進行制作。根據劇本要求,選取角色的配音演員,在錄音教室進行錄音,最后將制作好的聲音文件與選取好的背景音樂,通過 AfterEffects 、Premiere 等合成軟件制作完成輸出成片。
三、結語
動畫是青少年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化傳播藝術,在培養青少年文明行為習慣、良好道德品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通過對動畫《少年朱熹》系列的開篇“五夫受教承師恩”的創作,我們力求把少年朱熹及其師友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朱子文化作為動畫部署的一個著力點,努力讓青少年在觀看時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受益一生。在制作過程中,在探索如何使民族動畫寓教于樂,我們還存在一些不足,許多問題還需要我們繼續探索。希望通過接下來《少年朱熹》系列動畫短片創作與實踐中,為創作能夠寓教于樂的青少年民族動畫提供一些新的創新途徑。
注釋:
①莫曉春.關于“青少年”年齡界定問題的思考[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9(4).
②李崇英.朱熹的故事[M].福州:海峽出版社,2013.
參考文獻:
[1]薛峰,趙可恒,郁芳.動畫發展史[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經典動畫賞析[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3]肖路.國產動畫電影傳統美學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
[4]李朝陽.中國動畫的民族性研究[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武夷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