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劭晨 樸成東 李正偉 楊東昭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吉林 長春 130041)
改良Stoppa入路治療老年髖臼四邊體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
宋劭晨 樸成東 李正偉 楊東昭1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吉林 長春 130041)
Stoppa入路;髖臼骨折
髖臼四邊體是指髖臼的內側壁區域,它在絕大多數髖臼分型系統中都沒有明確的界定范圍。它作為一個骨性結構來講,相對較薄,與其上方較厚的承重區相比,產生骨折時所需的應力相對較小。在治療髖臼骨折上,改良Stoppa入路與常規髂腹股溝入路相比,可充分暴露、復位和固定該骨折。而且老年患者本身往往同時伴有其他并發癥或有生命危險,使得大多數患者等到生命體征平穩后已致使骨折處形成陳舊骨折,進一步增加了手術難度及風險〔1〕。文中旨在探討改良Stoppa入路治療的老年髖臼四邊體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擇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門診收治老年髖臼四邊體骨折患者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齡60~89歲,平均70歲。有并發癥35例,其中糖尿病7例,心律失常及冠心病16例,心肌梗死史3例,高血壓20例,下肢深靜脈血栓2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史1例;按致傷原因:摔傷17例,車禍傷20例。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制定治療方案前,應在多科室共同努力下調整患者術前狀態,直至生命體征相對平穩。老年髖臼骨折患者應當按照其他脆性骨折的治療原則進行處理:術前對患者骨質疏松情況進行評估,對骨質疏松患者應當進行改善骨質的相關治療。提前分析各患者四邊體骨折的具體移位情況后,通過改良Stoppa入路顯露骨折部位手術治療。
1.3 手術方法 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臥位,術區皮膚常規強力碘消毒,鋪手術無菌巾,貼術區保護膜。恥骨聯合上方約2 cm處做橫行切口,縱劈腹白線,上推腹膜,外牽血管神經,后推膀胱,顯露恥骨上支、恥骨聯合及真骨盆,在分離相應筋膜后能夠充分暴露四邊體區,并通過鋼板螺釘視具體情況進行髖臼四邊體骨折的固定,術中借助C型臂X光機檢查螺釘與髖關節的位置,以確保髖關節屈伸活動良好。
1.4 觀察指標和療效標準 以術中平均失血量、手術時間、在院時間、術后臥床時間、骨折復位情況、術后疼痛程度、髖關節功能評分作為術后綜合評價指標。
37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切口長10~15 cm,平均12 cm,手術時間47~113 min,平均78 min,術中失血量240~510 ml,平均320 ml。住院時間8~15 d,平均13 d,臥床時間7~14 d,平均9 d。影像學檢查顯示骨折復位滿意率81.1%,Harris評分優12例,良19例,中6例,差0例,優良率83.8%。無患者發生術后切口感染;無患者發生深靜脈血栓、尿路感染;無患者發生神經血管損傷。
老年患者是髖臼骨折人群中增長最快的一類人群〔2,3〕。在該類患者中,其損傷機制與年輕人大不相同。Ferguson等〔2〕研究發現,年齡大于60歲的235例髖臼骨折患者中,摔傷等低能量損傷機制造成骨折等患者占50%,而在1 072例年輕髖臼骨折患者中,高能量損傷機制致傷的患者占82%。所以在制定治療方案前,應了解患者完整的病史及體格檢查結果,應重視患者的合并損傷、既往疾病、受傷前活動狀況、功能需求、生活環境以及既往是否存在髖部疼痛癥狀等問題。
改良Stoppa入路治療老年髖臼四邊體骨折患者有其絕對優勢,該入路相比髂腹股溝入路,可以直接顯露四邊體并對壓縮關節面進行復位,且手術創傷小,鋼板塑形相對簡單。而且,Stoppa入路還可與髂腹股溝入路的外側窗結合,在面對復雜多象限四邊體骨折時,雙入路共同完成四邊體骨折的復位固定。
本文根據患者髖臼四邊體骨折的移位方向,提出將四邊體骨折分成兩型,Ⅰ型:上下分離移位;Ⅱ型:前后分離移位。這樣的分型方式能更清晰直觀地引導術者在術中確認鋼板的放置位置。在Ⅰ型和Ⅱ型兩個骨折移位平面上固定骨折塊,最終效果為重疊鋼板多象限固定,更利于復雜四邊體骨折的固定。
老年髖臼四邊體骨折患者越發常見,數量也明顯增多,其治療要求更高的手術技術〔4〕。改良Stoppa入路切口較小,術中平均出血量少,臥床及住院時間較短,能使患者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1 Flint L,Cryer HG.Pelvic fracture:the last 50 years 〔J〕.J Trauma Injury Infect Critic Care,2010;69(3):483-8.
2 Ferguson TA,Patel R,Bhandari M,etal.Fractures of the acetabulum in patients aged 60 years and older:an epidemiological and radiological study〔J〕.J Bone Joint Surg Br,2010;92(2):250-7.
3 Mears DC.Surgical treatment of acetabular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bone〔J〕.J Am Acad Orthop Surg,1999;7(2):128-41.
4 Derek B,Steve P,Wade G,etal.Acetabular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J〕.J Bone Joint Surg Am,2015;97(9):758-68.
〔2016-12-21修回〕
(編輯 李相軍)
樸成東(1971-),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要從事創傷骨科研究。
宋劭晨(1990-),男,住院醫師,主要從事創傷骨科研究。
R68
A
1005-9202(2017)08-2049-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8.101
1 吉林油田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