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韜+陸錦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社會建設的不斷推進,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噪聲污染也逐漸成為環境污染的一部分。環境噪聲監測不僅可以對噪聲污染進行評級,為環境執法部分提供憑證,同時也可以保護公眾利益。因此,為了保證環境監測結果的可靠性,環境執法部門應加大對環境噪聲的監測力度,深入研究噪聲監測技術,為環境噪聲監測提供技術保障。基于此,文章主要對噪聲污染的特性進行了分析,并對環境噪聲監測技術和質量控制措施進行了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環境噪聲污染;監測技術;質量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 X8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6-114-2
0 引言
現如今,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噪聲污染已成為影響社會正常生活的主要因素。環境噪聲監測可以為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提供依據,同時,也是我國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但是,從我國環境噪聲監測技術及監測現狀來看,環保部門在進行環境噪聲監測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如噪聲監測技術不完善、噪聲監測結果不準確、噪聲監測設備不先進、監測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等,不僅影響著環境噪聲監測結果,同時也會影響我國的環境治理,降低我國環境質量,阻礙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我國環保部門應加大噪聲監測力度,引進先進的噪聲監測技術和設備,培養高素質噪聲監測人才,保障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1 噪聲污染監測概述
1.1 噪聲污染特性
從物理角度來看,噪聲是發聲體因無規則運動而產生的、在介質中以波的形式進行傳播的聲音。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噪聲是指影響人類正常生活的聲音。因此,噪聲污染具有一定的物理性、主觀性、隨機性和社會性。
1.2 噪聲監測條件
由于噪聲污染屬于聲音污染,是一種物理現象,所以,其在監測過程中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為了保證噪聲監測結果的可靠性和科學性,環保部門在進行噪聲監測時,需要確定其氣象條件、測量時間、測量儀器、傳聲器位置、儀器校準與標定等。氣象條件需滿足無雪、無雨且風力小于4級(5m/s);測量時間在晝夜或政策工作范圍內;測量儀器需滿足Ⅱ級以上精度,加風罩,測試前后應校準,靈敏度差在0.5dB以下;傳聲器位置則需要距水平支撐面1.2m以上,或其他反射體1m以上;儀器校準與標定:活塞發生器為250Hz 124,聲級校準器為1000Hz 94;采樣方式應選擇快采集,采樣間隔不大于1s。這些條件是保證噪聲監測結果準確性的基礎[1]。
2 環境噪聲監測技術及發展方向
2.1 具有積分或數據儲存功能的袖珍儀器
袖珍儀器在噪聲監測中的應用可以概括為:對測量區域內的測量點進行同步采樣,然后利用計算機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袖珍儀器噪聲監測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節省采樣時間,提高噪聲監測人員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該種技術是對各個測量點進行同時采樣的,這就需要購置多個相同的設備,加大了環保單位在噪聲監測上的成本投入。此外,測量儀器與計算機進行連接時,需要專業的計算機接口,計算機技術較高,環保部門聘請外力計算機技術人員,又進一步增加了噪聲監測成本[2]。
2.2 利用微機控制,對噪聲信號動態監測
雖然利用計算機控制監測結果,能夠實現對噪聲信號的動態監測,便于噪聲監測管理與數據處理,但是,在利用計算機對噪聲信號進行動態監測時,周圍環境變化容易引起噪聲監測結果誤差,所以,此種監測技術不能在較大區域內進行采用,只能在周圍環境穩定的條件下進行監測。
2.3 人員佩戴儀器監測
由于人體對聲音的感知度在一定范圍內是可以承受的,且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人們漸漸適應了周圍環境。因此,一些環境噪聲測量專家認為,利用噪聲測量儀器測得的噪聲數據,并不等同于人們實際的感受。因此,一些人員發明了微型噪聲監測儀器,微型噪聲監測儀在使用過程中是由試驗人員隨身佩戴的,設定試驗周期并對環境噪聲進行測量,然后對周期內的噪聲測量數據進行處理。雖然,微型噪聲監測儀器的測量結果更加精確,比較接近于人們對聲音的實際感受,但是,其在應用過程中無法辨別噪聲與音樂,即微型噪聲監測儀器的測量結果并不能代表噪聲的干擾情況,只能是人們對聲音的感受情況。
3 我國環境噪聲監測技術的發展方向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當前我國環境噪聲監測技術大致可以分為3類:具有積分或數據儲存功能的袖珍儀器、利用微機控制對噪聲信號進行動態監測、人員佩戴儀器監測。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變化,其環境監測技術也需要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保證環境監測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因此,我國環境噪聲監測技術的發展方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3.1 由大面積的一次性普查向少數代表性測點的長期監測發展
由于噪聲信號在監測過程中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及時間的影響,環境噪聲監測時不可能顯示整個時間的噪聲變化情況,因此,大范圍的一次性噪聲監測方法是不能代表該地區的噪聲污染情況的。因此,為了避免因大規模、一次性噪聲監測方法帶來的成本,環境保護部門應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測量點,并對其進行長期監測,這樣既解決了時間和空間的代表性,又可以為環境噪聲監測的自動化發展奠定基礎,有利于提高環保部門的工作效率。
3.2 由手動監測向自動連續監測發展
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將計算機技術引入環境噪聲監測不僅可以提高環境噪聲監測的自動化水平,還可以提高環境噪聲監測的數據處理效率和準確度。因此,環境保護部門在發展噪聲監測技術時,可引入計算機控制技術,組成全自動環境噪聲監測系統。此外,全自動環境噪聲監測系統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環境噪聲長期測點的優化、測量點位的選擇、監測系統的自動化水平等。
3.3 裝備環境噪聲監測系統
我國環境保護部門,在優化環境噪聲監測點時,還需要在全國環境監測系統裝備噪聲自動連續監測儀器。即確定好試驗城市并對其噪聲監測系統進行裝備,考核設備的綜合性能,然后進行推廣普及。此外,環境保護部門還需要對監測儀器進行及時維修和保護,以此來保證自動連續監測系統的正常運行。
4 加強環境噪聲監測質量的控制措施
4.1 嚴格執行噪聲監測技術規范
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五條和第六條中有明確規定,我國在各級環境保護部門在噪聲污染防治過程中,應實施統一的監督管理。此外,該法還明確規定了環境噪聲監測標準。因此,環境保護部門在進行環境噪聲監測時,應嚴格按照相關的噪聲監測技術規定進行,保證環境噪聲監測活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2 完善環境噪音檢測體系
首先是檢測標準的問題,就我國現行的噪音檢測標準而言,與世界上其他的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比如噪音檢測的流程還不夠規范以及檢測標準滯后于檢則技術等問題,都對我國噪音技術檢測的發展起著嚴重的阻礙作用。其次是環境噪音監測過程收集整理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問題,噪音監測的數據收集與處理是評價噪音級別的重要處理手段,這個環節處理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著最終的檢測結果。
4.3 加大噪聲監測人員的專業技術培養力度
環境噪聲監測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離不開人才,只有噪聲監測人員的專業技術夠高,綜合素質夠強,才能夠充分發揮噪聲監測技術的有效性。因此,環境保護部門應加大噪聲監測人員的技術培養力度,提高其對計算機技術及噪聲監測技術的理論知識水平,為環境噪聲監測的順利進行提供人才保障[3]。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當前的噪聲監測技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因此,我國環境保護管理人員應引進先進的噪聲監測技術,提高噪聲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嚴格執行噪聲防治法規,為環境監測結果的可靠性提供技術和人才保障。此外,環境保護部門還需要加大對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力度,為環境噪聲監測技術的自主創新做準備。
參 考 文 獻
[1] 李楠,馮濤,吳瑞,劉元慶.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與預測模型的融合[J].環境影響評價,2016,04:9-13.
[2] 王玨.環境噪聲網絡化自動監測技術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2.
[3] 王金貴.淺析環境噪聲監測技術存在問題及改進策略[J].科技風,2015,0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