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萍+胡文娟
摘 要:精益生產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生產管理,如今國內外企業里實施精益生產活動已是非常普遍和成熟。本文通過論述汽車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工作實施精益管理的必要性,提出精益管理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途徑。
關鍵詞:精益管理;汽車專業;職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F407.4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6-139-2
0 引言
精益生產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多位國際汽車計劃組織的專家通過大量的實地考察和研究,對日本豐田準時化生產JIT(Just In Time)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的新型管理方式。簡而言之,精益生產就是在適當的時間內有效地生產出市場所急需的必要數量的產品。
精益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近年來已經被各大生產企業所使用。現在,精益思想已經被延伸到包括教育等多個領域中,形成了一種基于精益思想的教育,稱為精益教育。“精益教育”是精益管理理念在教育領域的拓展和創新應用。精益教育以學生要學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以校企零過渡為目標,對汽車專業人才職業能力的培養有較好的應用性。
1 實施精益管理的必要性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高職教育是否能適應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是否能夠滿足社會市場的需求?高職畢業生是否能適應具體的崗位需求?近年來的社會調研發現,傳統的高職教育單純地從基礎課到專業課,只是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而沒有根據企業需求和具體崗位要求來實施教學,是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
精益教育則要求專任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使學生能在有限的課堂學時內掌握最有用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實訓教學的現狀使得基于精益教育理念的汽車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1.1 有利于學生高效學習
教師的精益教學應以學生要學為中心展開,教學過程的設計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使學生能對所學知識感興趣,有積極性,從而實現高效地利用課堂時間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
1.2 有利于教師教學管理
教師實施精益教育應將精益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持之以恒,組建教學團隊,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并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創新,從而形成協調、穩定、高效的教學管理環境。
1.3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學生接受精益教育,經歷了精益學習,精益管理理念會形成一種習慣,使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具備團結、高效、積極的精神風貌和優秀品質,大大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 精益管理研究的主要內容
汽車專業人才職業能力培養的精益教育,應推行精益教育為理念,轉變教育觀念,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教學設計和改革,以具體的目標崗位為中心,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
實施精益管理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合理地借鑒汽車類機械制造企業中推廣的精益生產的經驗,推進實訓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使課堂教學和課外訓練按照精益原則、精益組織、精益現場教學、精益實踐、精益考核的方法和原則進行,從而推進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環境的不斷改善,促進汽車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不斷提高,以適應當前高職教育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據麥可思公司2006年以來的調查研究報告分析以及社會企業等反饋信息發現:社會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上不單單要求應聘者專業素質過硬,他們更看重畢業生的人文素質和個人品質,要求應聘者有敬業精神、有責任心、有團隊意識、誠實守信、具備抗壓能力等。因此,我們的精益管理研究的內容除了精益教學,更應有精益教育,需要從根本上真正地落實精益精神,將精益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學好學精專業知識的同時,具備與人溝通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具有競爭意識,自律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切實提高學生就業的競爭力。
3 基本思路和方法途徑
汽車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應以應用性人才培養為目標,利用現有的實訓設備,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特色培養。專任教師根據各門專業課程的特點設計課程模塊,為學生提供多方面、多層次的課程學習和內容學習;學生則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學習能力,在學習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有目的地選取一個或多個提升模塊來學習,以便就業更有針對性,達到適應不同崗位的需求的目的。
根據精益教育的管理理念,我們設計并實施了基于精益教學、精益實踐、精益考核的汽車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3.1 教師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實施精益教學
汽車專業課程大致分為兩大類,檢測維修類和營銷服務類。汽車檢測維修類專業課程知識多以結構原理為主,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牢記零部件結構名稱,理解其工作原理,能讀懂電路,會實際檢測維修。因此,實施精益教育的教師可根據整體構造設計問題,環環相扣,讓學生分小組查資料、解決問題,達到幫助學生記憶理解的目的,事半功倍。汽車營銷服務類專業課程知識多以服務流程為主,教師可根據服務流程設計情景,精心選擇案例,設計問題,讓學生分小組分角色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服務流程,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
3.2 學生從自身需求適用考慮,認真參與技能訓練,進行精益實踐
在實施精益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企業工作流程,以實際專業工作崗位的崗位職責為參考來設計各崗位的技能訓練任務和要求,并將專業素養要求和人文素養要求貫穿其中。學生分角色模擬參與技能訓練,在完成基本崗位的各項技能訓練任務后,可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興趣方向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有意識地參與某些崗位的強化技能訓練,精益求精。
3.3 校企合作,同創共贏,嚴格實行精益考核
校企合作的穩固基礎是“雙贏”,企業與學校都應該在這場合作中有所收獲。精益考核改變以前學校因為培養人才的需要極力促成合作,學校單方面需要校企合作的局面,使企業參與考核具有利益驅動,使企業的投資得到實實在在的回報。
在實施精益考核的過程中,我們請汽車維修廠、汽車4S店、汽車保險公司的專家制定嚴格的考核標準,對學生進行相應崗位的考核,專業知識扎實、上手能力強,考核優秀的學生可優先與用人單位簽訂實習協議,進入相應崗位實習,實習表現優異,可與企業單位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留在單位工作。這樣于學校于企業都是有益有利的,解決學校教育與企業用人脫軌的問題,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校企雙贏。
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實質上是一種教育生產。工業上的“精益生產”理念為汽車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思想和方法的模板。在精益教育管理中,教師必須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根據社會需求和企業崗位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并執行,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互動學習,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來保證汽車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質量。
總而言之,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要求是不斷變化的,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地運用新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手段來設計教學過程,完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各項素質和競爭能力,滿足社會需求,實現學校與企業“零過渡”的目標,而目前這種基于精益管理理念的汽車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方法正好滿足了現階段的教學需求,切實提高了教學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王磊.面向客戶需求的精益產品開發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
[2] 陶筱平.對當前職業教育主要矛盾解決措施的探討[J].職業技術,2013(06).
[3] 劉春玲,楊鵬.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問題及內涵發展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01).
[4] 陳明發.基于精益管理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探析——以《網絡營銷》課程為例[J].市場論壇,2015(02).
[5] 萬忠惠,彭陽富,王群.抓住課堂教學中的主要矛盾與提高教學質量[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