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摘 要:教育法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前提就是教育法學學科的理論定位、性質、內涵以及形式等。從定位角度,教育法學學科構建不但包括學科群理論體系,還包括學科的理論體系。從理論性質角度來看,教育法學是法學,是教育學二級學科,更屬于教育管理學三級學科的研究范疇。在內容上,教育法以及教育法學的學科現象與理論之間存在著邏輯關系。教育法學可以以著作的形式展現也可以以教材的形式進行學科理論的展現。
關鍵詞:教育法學;理論體系;學科建設;初步討論
中圖分類號: D922.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6-140-2
0 引言
教育法學的學科建設涉及到了許多方面的問題,本文就教育法學學科理論體系的研究方法進行討論,對教育法學學科的理論定位性質內容等進行研究和探討。這些問題對教育法學學科體系的構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理清這些問題有助于教育法學學科體系的科學構建。
1 學科理論定位
學科群理論體系的主要范疇是學科名稱,它在學科的理論產生階段逐漸發展并形成一種理論體系。教育法學的學科性質是具有多層次的,它在二級學科中既扮演了教育學二級分支學科的角色,又扮演了教育管理學三級學科研究的角色。川如教育學的組成范疇包括在教育學的產生發展階段逐漸形成的教育教學、師生、學校管理以及校規等因素,并以體系的狀態所存在,我們所需要討論的重點應該集中在對學科群理論以及學科理論之間的聯系上,劃分維度不同,其所具有的聯系也有一定的差別,以時間為比較依據,學科群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晚,以含義為比較依據的話,學科群所包含的內容更加多,以內容為劃分依據,兩者在內容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例如將教育學學科中的教學、育德、學校管理等內容進行一定的拓展,就演變成了教育學學科群的分支學科內容,如教學論、德育論以及學校管理論等等,兩者之間內容具有一致的邏輯關系;另外,學科群理論體系與學科理論體系兩者間還進行著頻繁的互動,相互影響共同進步。
我們可以從理論體系角度來看,學科群中的教育法學學科與學科中的教育法學學科的構建都可以通過教育法學來完成。教育法學學科構建可以從兩方面同時著手進行。首先教育法學體系需要不斷的提升,這要通過學科體系的充實和完善來完成,這其中還涉及到了充實和完善著作體系與教材體系的問題。其次可以分兩個步驟來進行學科群體系的建立。第一步是可以將學科群體系進行橫向的分析,分為幾個具體的學科;第二步需要對教育法學學科群體系進行不斷的充實和完善以得到提高,還要將第一步分成的學科進行細化。
2 學科理論性質
教育法學與其相近學科之間的關系是對教育法學學科理論性質問題進行探討的主要方面。
教育法學對于法學來說是法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并行于憲法學、刑法學等等。教育法學從法律的角度來探究教育問題,對法律現象中的教育法律問題進行研究。教育法學是行政法學的一個分支,但是政法學并不涵蓋教育義務與權利。同時,教育法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與其并行的是教學論、教育史等學科。教學論是對教育中涉及到的教學問題及課程問題進行集中地探討,教育史也是對教育歷史發展問題的研究,而教育法學就是對教育中涉及到的法律問題進行探究,從教育的角度來對法律進行解讀。
教育法學的學科性質是具有多層次的,它既是教育學的一個二級分支學科,又是教育管理學中的三級學科研究領域。教育法學并不是教育學與法學的簡單的相加得來的,而應該是兩者的有機融合。教育法學同時具有教育學和法學的性質,又互相融合成為教育學與法學的交叉學科。教育法學的畢業生由于教育法學的這種特殊性質可以同時獲得教育學學位和法學學位。我國從最近十幾年開始重視教育法制建設,因此對于教育法學的研究還有所欠缺。長期以來,教育法學被認為是教育管理學的一個研究領域,對其與教育學和法學之間的關系認識不夠全面。
3 學科理論內容
教育法學學科是我國高校重要學科之一,其對此學科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要把目光集中在對教育法現象以及教育法學學科現象的研究上。
以靜態角度為切入點,對教育法現象研究的本質就是對教育法體系結構進行探討,以動態角度為切入點,以動態的目光對其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實則就是對教育法的產生以及變化進行研究,也就是說對教育法從產生到實踐一系列形態的表現形式的探究。就時間上而言,教育法學學科現象出現的時間比教育法現象要相對較晚,換而言之就是教育法學學科現象的研究是建立在教育法現象研究的基礎上的,沒有教育法現象就不會出現教育法法學學科現象。但就獨立性而言,教育法學學科現象又是以獨立狀態所存在的,其對于教育學現象的研究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對教育法學學科現象進行研究之后,可以在研究基礎上形成教育法的學科理論,從本質上而言教育法學學科理論的研究對象其實就是教育法學學科現象。兩者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可以說學科現象的豐富狀況將會直接對學科理論的豐富狀況造成影響。教育法學學科理論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教育法學的原理論與方法論,這是通過對教育法現象學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論體系;另一種是在第一種情況的基礎上對教育法學的原理論和方法論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和研究而形成的理論體系。教育法學學科理論的產生與發展可以遵從四種不同的邏輯。第一種是對教育法的產生發展變化即實踐形態進行研究從而形成理論體系;第二種是從理論發展形態即理論邏輯上來進行研究;第三種是對實踐形態和理論形態分別按照順序進行研究;第四種則是從理論形態到實踐形態的研究,與第三種方式順序相反。
4 學科理論形式
教育法學學科理論的形式主要是利用著作體系和教材體系對教育法進行表述而形成的一種學科理論。
按照研究者的認識研究邏輯而展開的理論體系即為著作體系,而按照學習者的認識邏輯展開的理論體系則是教材體系。這樣的劃分是相對的,在實際使用中著作體系與教材體系常常會混淆,這種情況普遍出現在高等教育中。
教材體系是出現在著作體系之后的,人們會在著作的參考下編寫教材。高質量的教材需要豐富的著作體系為前提,并進行不斷的更新,整改。在教材施工過程中,會發現一些問題從而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和修正。從這一點來說,教材體系能夠豐富著作體系的內容,并高于著作體系。著作體系教育法學的形成就是從研究教育法現象的角度對不同的著作者的認知邏輯來構建教育法的著作體系。教育法現象的形成與受教育權與教育權之間的法律關系的展開有關,對受教育權的研究就會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教育權的研究,而兩者之間又是相對的關系,這就形成了以二者為中心的法律關系。
將教育法學的內容按照教材體系即學習者的認知邏輯來構建的提議即為教材體系的教育法學。在構建過程中需要按照教育法的邏輯進行,還要從使用者的角度進行考慮。構建教育法學的教材體系有兩種。第一種是按照從實踐到理論的方式來進行的。再對研究者的認知邏輯進行考慮的同時,又要考慮使用者的認知邏輯,兩者需要兼顧。第二種是從理論到理論,即在對教育法學學科現象進行研究的同時兼顧使用者的認知邏輯。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者將自己的一些對于教育法學的理論進行整理之后梳理成問題展示給大家,希望能夠給予大家一些建議,并且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廣泛建議以推動其發展。教育法學的理論體系與學科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研究,包含了有關教育學和法學的方方面面。需要有一個清晰的邏輯來進行理論體系的建設及學科的建設,同時要注重基礎學科對于體系建設的重要作用。對基礎問題的把握有利于理論體系與具體學科的構建。
參 考 文 獻
[1] 趙維田.世貿組織(WTO)的法律制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2] 李浩培.條約法概論[M].法律出版社,2013.
[3] 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烏拉圭回合協議導讀[M].索必成,胡盈之譯,法律出版社,2012.
[4] 梁西.國際組織法(總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5] 李居遷.WTO爭端解決機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6] 司法部法規教育司,國家外國專家科教文衛司.WTO爭端解決機制/規則、程序與實踐[M].法律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