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對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具有較高的要求,學生常常在該部分考試失分。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就必須要加強寫作引導,創新寫作教學法,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重視素材積累,奠定寫作基礎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達到“下筆有神”的寫作目的,避免寫作過程中出現無從下筆的窘狀,教師就必須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為學生的寫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引導學生多閱讀、多記錄、多思考。就具體的手段而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如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學做剪報。報紙作為一種重要的新聞傳播媒介,其上面有豐富的信息,所以教師可以使學生形成認真閱讀報紙的習慣,以便使學生從報紙上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同時也可以借助剪報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與寫作能力。在剪報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確定剪報內容,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剪報的興趣。比如,某些喜歡籃球運動的學生可以剪輯一些籃球方面的體育知識等,從而逐步借此來積累學生的寫作素材。
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寫讀書隨筆。定期為學生推薦或者讓學生自主挑選一篇美文來進行賞析,認真分析其布局謀篇方式以及優美的詞句,并引導學生進行摘抄和記錄。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自己摘錄下來的優美詞、句、段、篇,最好達到背誦。為了便于學生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直接在原文上進行批注,并寫出自己對于這篇閱讀的理解和看法,只需要簡短點評即可,不必長篇大論地進行詳細分析。另外,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語文教材或者讀書系列活動的開展中積累寫作素材。語文教材是學生開展語文學科學習的重要工具,其中眾多的名家名篇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這樣既可以實現平時的語文閱讀課程教學,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一舉多得。而通過讀書故事會、課本劇、詩歌朗誦會、詞語競賽、讀書知識競賽等活動的開展,可以在鍛煉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通過課程教學與活動的開展,學生可以逐步形成積累寫作素材的良好習慣,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作文奠定扎實基礎。
二、認真審作文題,明確寫作思路
在開展寫作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寫作的質量,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仔細、認真地審核作文題,明確寫作思路,這樣學生才可以順利地下筆寫作。縱觀當前初中生的作文寫作,學生出錯最多的就是立意和思路不明確,以至于常常出現跑題、偏題等問題,所以在學生積累豐富寫作素材的基礎上,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審讀作文的題干信息,并在此基礎上來確定作文寫作的思路,確保寫作立意和寫作思路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準確性。首先,在審題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關注作文題干信息中那些重復出現的詞匯,這些詞語一般都是作文題干信息的主旨,這樣可以更好地使學生明確作文立意。其次,教師要使學生明確作文的要求,比如有的作文對于體裁具有明確規定,如不可寫詩歌體裁等,還有的會要求學生寫半命題作文等等,這些特殊寫作要求均是學生應該充分重視的,否則很容易出現偏題或者跑題問題,影響寫作的準確性。
例如,在以“我最___的老師”為命題的作文寫作中,題干信息要求橫線上不可超過4個字,然后結合自己的理解寫一篇不低于500字的作文。此時學生可以選擇“喜歡”、“尊重”、“討厭”以及“活潑”等關鍵詞語填入到橫線上,并調用相關的寫作素材來進行寫作,這樣就可以確保寫作立意的準確性。另外,為了確保寫作的質量,學生需要合理地組合和歸納各方面的寫作素材,仔細推敲寫作思路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確保寫作的質量。比如,在以“瞬間便是永恒”為題的作文寫作過程中,有的學生卻由于沒有認真審題而寫成了“我在遭受搶劫的瞬間,我的人生全都是黑暗。”這顯然偏離了本次論文的寫作主題,所以必須要認真審題,確保寫作立意和思路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三、創新寫作內容,控制寫作格局
在明確寫作立意和思路準確性的基礎上,可以確保寫作不偏離主題,但是并不能確保寫作的質量,這就需要創新作文寫作的內容,所以在學生開展作文寫作的過程中,確保所寫作文內容情感的真實性,這樣就可以凸顯寫作的特色,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根據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有關結構和內容來進行創新。例如,在以“我的__”為題的作文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考《我的叔叔于勒》這篇教材課文來模擬寫作,以方便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但是必須要確保作文創新的尺度,且不可寫的“天馬行空”,否則同樣會對寫作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重視素材積累是奠定學生寫作的重要基礎,認真審讀作文題目是幫助學生明確寫作思路和作文立意的重要手段,而創新寫作內容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保障。通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流程的合理開展,可以為學生點亮寫作的燈塔,有利于理順他們的寫作思路,逐步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
(戴樂 江蘇省海安縣開發區實驗學校 226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