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軍斌
摘要: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科優勢,搭建多功能、高效的課程平臺,有效整合課程資源,創建良好的信息教學環境,打造信息技術學科的高效課堂。ITtools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教學輔助平臺,它的管理、互動、測驗、評價等功能,能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ITtools平臺;高效課堂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教育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要求教師與時俱進,轉變角色,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能力。目前,課堂教學仍然是實施教育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已是大勢所趨。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應當發揮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網絡、軟件和硬件設備等外部因素,利用教學輔助平臺,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成就學生自主學習,實現高效課堂。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大多數老師使用極域等機房控制軟件進行教學,教師依舊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很難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真正轉變,比如:
1.教師經常采用廣播形式向學生傳授新舊知識,在廣播教學時,教師未考慮學生的課堂狀態,中斷學生的學習過程,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了課堂的效率。
2.教師往往是通過教師端對學生學習狀態進行監督,很難做到對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教學活動是緊密相連的,如果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地把控,教師便不能很好的保證課堂教學效益。
3.學生通過機房控制軟件進行作品提交,然后教師展示點評學生的作品,這時常常是教師一個人在點評,學生在聽,并且作品之間缺乏直接的比較,無法讓學生自主進行討論、自評和互評,因此學生在評價方面的積極性不是很高。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利用浙江溫嶺二中陳斌老師開發的ITtools3.0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平臺,能夠有效解決機房控制軟件應用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效率。ITtools3.0 是一款針對信息技術課程的B/S 教學輔助平臺(以下簡稱平臺)。該平臺整合了課堂調查、教學幫助、師生互助、作業提交、作品互評、課堂測驗、Flash操作題批改等功能,它關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整記錄學和教的過程。它強大的分析功能和靈活高效的課堂教學支持讓教師從繁重的備課、批改、成績分析中解脫出來,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突破傳統的B/S模式
傳統的教學通常發生在課堂中,在B/S(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下,教學的內容存放在平臺,學生通過IE 進入平臺學習不受時空限制,學習課程時從任務的描述中獲取教師預先設置的教學要求和學習資源,從而變得更加主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2.合作共享的備課方式
高效的課堂從備課開始,備課質量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該平臺可以改進傳統的備課方式,以集體備課為主,借助網絡平臺,可以打破空間的限制,讓全體教師通過網絡多人在線協同制定教學方案、制作教學課件。平臺還提供了教師之間的課程共享功能,教師在發布課程時可以選擇是否允許開啟共享,既提供了教學資源的交流,為備課帶來方便,又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3.完整可靠的數據記錄。
平臺提供了強大的數據記錄功能。它能將學生按班管理,記錄學生的簽到和上課信息,幫助教師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態,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數據支持。平臺記錄了教師的教學設計,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訪問,進行教學內容的預復習。平臺保存了學生提交的作業,學生可以查看作業批改情況,通過修改作業,鞏固已有的知識體系。平臺的數據記錄功能,極大的促進了教學方法的變革,通過分析數據記錄,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了數據支持。
4.積極有效的互動教學
在打造高效課堂過程中,教師最難解決的就是如何把握學生的學習程度,如何發現和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在平臺上,教師通過查看學情監控和學生作業提交信息,精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解決。同時,當學生遇到困難點擊申請幫助后,系統將在全班所有學生界面上顯示詳細的幫助需求信息,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主動地去幫助他們,平臺自動記錄學生之間的互助信息,加上適當的鼓勵機制,真正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教師也可以根據幫助信息及時幫助遇到困難的學生,充分體現面向全體學生。
5.方便高效的測驗反饋
教學測驗是一種檢測教學效果的手段。平臺提供了靈活的自由組卷功能,題型上支持選擇題和填空。平臺可以對學生的選擇題、填空題進行自動批改,并對不能實現自動的特殊題目提供快速批改設計,大大節省了閱卷時間。當學生完成測驗后,馬上可以查看結果。學生和教師都能及時了解教學內容的落實情況,還可以對錯誤的部分進行分析更正,鞏固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6.多元合理的評價體系
合理的評價能促進學生進步,激勵學生的內在發展。平臺提供了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等評價方式。通過平臺,學生對照作品打分的參考量規,通過自評的方式對作品進行打分和簡要介紹,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平臺還提供了生生之間作品評價功能。學生通過互相評價打分,可以比較作品,發現彼此作品之間的優點與缺點,從而不斷總結和糾正自己的不足。教師可以在學生自評與互評后,通過成果展示頁面,對本節課的綜合得分較高的學生作品進行展示和點評。多元合理的評價系統可以幫助學生和教師改正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ITtools3.0 輔助教學平臺的使用,改變了師生的互動模式,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化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把課堂上知識傳授的時間用在對學習過程的引導和管理上,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課堂的效率提高了。
參考文獻:
[1]ITtools3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陳 斌
[2]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ITtools3.0輔助平臺 文洪全
[3]信息技術與高效課堂的有效整合 尚曉軍 龔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