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夏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年齡因素對已婚育齡期婦女生育“二孩”的影響研究
劉立夏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國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反映了社會現狀,順應了民意,符合我國的國情。但是,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對于生育“二孩”時候的考慮不盡一致,當今,影響已婚育齡期婦女生育“二孩”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將會進行闡述。
年齡 “二孩” 生育 調查
為了積極應對全球老齡化,促進我國人口的均衡發展,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正式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宣布“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叭娑ⅰ闭叩某雠_,標志著我國的“全面二孩”時代正式來臨,必將對長期嚴格遵循“計劃生育政策”的事業單位職工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一定影響。不同年齡已婚育齡期婦女對生育“二孩”的意愿如何,將會在本文進行探討。
本文所用數據均來源于河南護理職業學院“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隨機生物種群生育率問題研究”項目組于2016年7-8月展開的針對居民生育意愿的安陽市范圍的調查問卷統計結果。本次調查通過紙質問卷的形式,隨機選取安陽市管轄的4個市轄區的35家事業單位,調查對象為正式在崗的已婚且已生育一胎的育齡期婦女(18-49周歲),將其分為青年組(18-34歲)和高齡組(35-49歲)。
共計發放調查問卷530份,實際回收515份,實際有效問卷數為503份,有效率為94.91%,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一)生育二孩的意愿調查結果

表2 生育“二孩”的意愿(單位:人、%)
通過表2可以看出,關于生育“二孩”這一問題:47.39%的青年組(18-34歲)“還沒想好”,所占比重最大;“計劃生育二孩”所占比重次之,達40.67%;“不愿生育二孩”者占11.94%。
高齡組(35-49歲)“計劃生育二孩”所占比重最大,達到56.17%;有37.45%的婦女“還沒想好”;“不愿生育二孩”者僅占6.38%。
(二)生育“二孩”的最重要目的

表3 生育“二孩”的最重要目的(單位:人、%)
結果顯示(見表3),青年組(18-34歲)生育目的以“情感慰藉”居多,達41.42%;“養老送終”次之,占38.06%;其后依次是“父母意愿”、“跟風隨大流”、“家庭興旺”和“增加勞動力”。
高齡組(35-49歲)以“養老送終”最多,達54.47%;“情感慰藉”占21.70%;其后依次是“跟風隨大流”、“家庭興旺”、“父母意愿”和“增加勞動力”。
(一)調查結論
通過本次調查比較,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大多數高齡組(35-49歲)婦女有生育二孩的計劃,其生育意愿明顯高于青年組(18-34歲),大多數青年組婦女對于生育二孩持謹慎和猶豫的態度。這和其工作穩定性和經濟基礎有一定關系,大多數青年女性剛參加工作或者事業正處于上升期,在這個階段生育二孩可能會影響其工作穩定性,而且對家庭也會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進一步研究發現,當今的青年女性及家庭因生育二孩成本高等因素有可能導致其放棄生育二孩。其次,絕大多數高齡組(35-49歲)女性生育二孩的目的是“養老送終”,占第二位的“情感慰藉”只有21.70%;而青年組(18-34歲)女性生育二孩除了考慮“養老送終”之外,更多的是“情感慰藉”因素的影響。這與不同年齡階段女性的生活閱歷和社會經歷有關,年齡大的女性更多的考慮到了以后的養老和疾病等,而青年女性更多的是考慮情感方面的因素。
(二)思考與建議
預測研究顯示[1],育齡期婦女總和生育率若提高0.2,未來幾十年可降低老齡化水平2個百分點,生育率的提高對于緩解人口老齡化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務必帶來又一次“生育潮”,隨之而來的住房、醫療、教育矛盾都會呼之欲出。我們在倡導和宣傳“全面兩孩”政策的同時,要倡導男女平等,引導合理安排二孩生育時間,避免造成較大規模的生育堆積,務必要保證生育質量[2]?!叭娑ⅰ闭叩某雠_是一項符合我國國情的政策,既順應了社會發展現狀又反應了我國國家制度的成熟,有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但是這必將對女性就業的很多方面都產生巨大的影響[3]。因此,政府在制定“全面二孩”的相關配套政策時,也需要從長遠考慮,引導男性承擔起照料與養育的責任,減輕女性的育兒負擔,提升女性在職場中的地位,從而在根本上促進性別平等與社會的和諧穩定[4]。
[1]侯亞非.北京市未來50年人口變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A].北京市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課題論文集[C].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4.
[2]張曉青,黃彩虹,張強等.“單獨二孩”與“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比較及啟示[J].人口研究,2016,40(1):87-96.
[3]李龍萬.“全面二孩”政策對女性就業的影響[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21):111-112.
[4]張韻.“全面二孩”政策對女性職業發展的影響及其因應之策[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6,4:104-112.
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2015GGJS-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