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純 羅興 韓欣穎
湖南科技大學
長株潭地區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現狀及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基于50家上市公司2013-2014年年報分析
俞敏純 羅興 韓欣穎
湖南科技大學
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的視角,以長株潭地區50家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運用內容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構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評價體系,并具體分析其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與問題。研究發現,長株潭地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總體上呈上升趨勢,現還存在披露內容形式化、缺乏可驗證性等不完善之處,所以,規范信息披露仍是個長期過程。
企業社會責任 層次分析法 長株潭地區
近年來,隨著我國企業發展中的環境污染、產品質量和員工權益保護等問題的不斷出現,企業社會責任日益成為政府、企業和學術界共同關注的熱點。建立高效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及評價體系,不僅有利于加強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互動、建立良好的聲譽,而且對于實現經濟轉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
長株潭城市群作為兩型社會建設改革試驗區,全面了解該地區企業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并提出可行建議,不僅能推動其社會責任的履行,而且在中部乃至全國能發揮輻射作用。
西方學者對社會責任研究開始較早。克拉克(Maurice Clark)(1916),在”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一文中指出“社會責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業的責任”。[1]
而我國學者學術研究開始較晚。
(一)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毛洪濤(2010)剖析了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1.對企業社會責任范圍的界定不一致。2.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過于形式化,不注重實質。3.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報喜不報憂,言行不一致。4.缺乏獨立的第三方審計。[2]
(二)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方法及問題呈現。
現有研究以內容分析法為主,此外,還有因子分析法、問卷調查法等。
孔龍,劉靜(2010)采用內容分析法,以滬市390家上市公司2008年的年報數據為研究對象,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模式、內容及詳細程度進行統計性描述分析。發現年報中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只是簡單的文字敘述,流于形式。[3]唐更華,龍汝輝(2012)以珠江三角洲企業為樣本,用內容分析法對樣本企業的社會責任信息進行量化分析,研究社會責任偏好特征,發現珠江三角洲企業對于“環境保護”“雇員權益”和“社區參與”這三種社會責任較為重視。[4]侯加珂,陳玉萍(2015)也采用內容分析法對新疆企業2006—2013年的社會責任報告,從其披露時間和數量、披露形式、自愿和非自愿披露、披露質量四個方面進行評價,發現強制披露為主、自愿披露較少等問題。[5]
張芹秀(2015)運用因子分析法,構建我國化工行業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績效評價指標,包括經濟績效、社會績效和生態績效,實證分析發現綜合績效水平較低,而且公司對各利益相關者責任履行的水平也有差異。[6]余海宗(2012)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開展調查,圍繞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意愿和態度、不愿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原因等方面分析,結果顯示企業不愿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原因有擔心泄露企業秘密、承擔更多責任、暴露企業問題等。[7]
綜觀以上現有文獻研究,發現(1)社會責任分類不全面,存在披露標準不統一、披露內容不完善等方面的問題。(2)采用的研究方法過于單一,以內容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問卷調查法為主。故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及內容分析法,以長株潭地區50家上市公司2013—2014年的年報為研究樣本,建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與各利益相關者的評價體系。
(一)樣本選擇
本文樣本選自滬深兩市長株潭地區的50家典型企業,數據來源于巨潮資訊網及東方財富網。其中長沙市企業占82%,即41家,株洲市企業占12%,即6家,湘潭市企業占6%,即3家。
(二)社會責任信息評價體系的建立
本文從利益相關者理論出發,以《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為依據,將企業社會責任分為七大類,包括股東、員工、客戶、環境、公益、政府、伙伴責任如圖1-1所示。由于上述指標中定量的信息較少,為了使決策過程數學化,避免主觀因素對決策結果的可信度造成影響,故引入層次分析法來將定性指標模糊量化,從而客觀地做出決策判斷。

圖1-1
(1)建立矩陣模型
在采用內容分析法對50家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做定性分析后,發現各二級指標下的三級指標之間重要性差異并不顯著。而7個二級指標之間存在顯著的重要性差異,于是只對二級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權重分配。
如A矩陣所示,a1、a2、a3、a4、a5、a6、a7依次代表股東責任、員工責任、客戶責任、環境責任、公益責任、政府責任、伙伴責任。
運用A.LSarry的九分位比例標度法(見表1-2)對上述七個二級指標兩兩比較后相對重要程度進行評價,綜合眾多學者觀點,結合樣本企業的調研數據,最終得出判斷矩陣A中的指標數值。其中各元素aij表示第i行指標對第j列指標重要性兩兩相比較的評價值。如a54表示的是第5行指標對第4列指標的評價值為1/3,公益責任比起環境責任而言略次要,即環境責任相對公益責任略重要。
該矩陣滿足以下性質:aij>0; aij=1/aji; aii=1
九分位比例標度

表1-2

(2)權重及一致性檢驗
經層次法分析,各個責任類型所占權重的比例如下表1-3所示。當階數大于2,若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比率CR=CI/RI<0.10,則認為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經計算,上述判斷矩陣中的CR=0.0027<0.10,因此本文的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權重結果可信。

表1-3
以層次分析法所得權重比例為依據,建立關于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綜合評價體系,總分是百分制,然后按各自權重分配計入分值,詳細分值見表1-2。若有披露則給予全部分值,否則該項分值計為零。其中股東責任和政府責任是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強制披露,因此默認每家企業均有披露。詳細得分情況如下表:

表1-4
平均分表明樣本企業的社會責任披露情況處在中等水平,但2013與2014的年度差異不明顯,40分以下企業占1/3,說明部分企業對于社會責任的認識還比較淺顯,其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一)2006-2014年50家上市公司CSR報告披露情況

表2-1
如上表2-1所示,2006-2014年有12家企業單獨披露責任報告,占24% ,而2013-2014年有10家。如下圖2-1所示,單獨披露CSR報告的企業逐年增加,一方面是企業管理者對報告的重視度提高,另一方面是上市公司數量的逐漸增加。上市公司受到更廣的關注度,因此應加強社會責任報告的質量。

圖2-1
自2006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案正式施行明確要求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樣本企業中存在單獨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從2008年起,上市較早的企業都陸續開始單獨披露CSR報告。2010年以前上市公司數量為33家,單獨披露CSR報告的公司有9家,占27.27%,2010年以后(含2010年)上市企業有17家,單獨披露CSR報告的公司有3家,僅占17.65%。該比重的下降,表明上市企業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積極履行要立足于企業穩定發展基礎之上,社會責任披露的時間相比于企業上市的時間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上市較早的企業進入成熟期,各方面均趨于完善后,企業發展目標由利潤最大化逐步轉向企業價值最大化,因此會更加注重企業形象建設,披露更多社會責任信息。

表2-3
1.單獨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意識較弱。在5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2家單獨披露CSR報告,其余均在年報中披露,信息使用者將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篩選所需信息。相關部門應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以激勵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如稅收優惠政策、政府補貼政策等,表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優秀的企業,并且鼓勵企業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媒體應大力推廣和宣傳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推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正面典型報道,通過輿論導向使社會責任深入人心,引導企業自覺履行。
2.披露內容不完善。(1)有相關制度強制要求的部分,披露內容較完善;自愿披露部分不統一且存在信息披露不詳細等問題,尤其負面信息披露較少。在沒有強制性規定下,企業一般不會主動披露,所以,政府應當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使企業信息披露有法可遵循,也有統一的披露標準。應提高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2)缺少定量披露信息,以定性披露信息為主。一方面數據搜集工作量較大,另一方面是企業未建立完善的監管機構。(3)披露報告的篇幅控制不當。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內容較少。德國Pleon咨詢公司調查表明,報告篇幅在50頁左右比較合適。而樣本企業中最大的篇幅為35頁,其余都集中于10-20頁之間。規范披露模式,統一評價體系等,為企業信息披露提供參照物。
3.缺少第三方審核機構。在5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家有第三方審核機構審查,有第三方的加入往往能提供更為客觀的評價,提高可靠性。實行更加全面的監管。相關部門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委員會,專門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問題,完善法律法規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和評價體系,奠定基礎。也要加強提升相關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對信息披露做細致的研究分析,有系統全面的認識,才會整體提高披露質量水平。
[1]孫瑜. 國外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綜述[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01:57-58.
[2]毛洪濤,張正勇. 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J]. 會計之友(下旬刊),2010,02:89-91.
[3]孔龍,劉靜. 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及對策[J]. 商業會計,2010,02:58-59.
[4]唐更華,龍汝輝,黃翠珊. 珠江三角洲典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偏好特征[J].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39-44.
[5]侯加珂,陳玉萍. 新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現狀及對策研究[J]. 新疆農墾經濟,2015,05:88-92.
[6]張芹秀. 利益相關者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評價研究——以我國化工行業上市公司為例[J]. 會計之友,2015,11:63-67.
[7]余海宗,任馨,李雪梅. 央企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問題與建議[A]. 中國會計學會.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2012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會計學會:,2012:10.
俞敏純(1995-),女,漢族,上海學歷,本科學歷,現工作或學習單位:湖南科技大學。
項目:本文是大學生創新性項目《長株潭地區典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機制與模式研究(201310534012)》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