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明 黃元龍
摘要:鹽堿地是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之一,我國鹽堿地面積十分廣泛,鹽堿地的造林應適合樹種,造林樹種的選擇尤為重要。摘要介紹了鹽堿地自然地理概況,提出了適合華東地區鹽堿地造林的幾種樹種,為該地區森林生態建設提供依據。
關鍵詞:鹽堿地區;防風樹種;選擇
中圖分類號:N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20-0324-01
鹽堿土是一種鹽漬化土壤。鹽堿地含鹽量過高,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甚至無法生存。數據顯示,全球鹽堿地總面積約為10億hm2,中國約占1/10。鹽堿地土壤鹽濃度過高,樹木受鹽脅迫和破壞,根系難以吸收水分,造成生理干旱,鹽堿地造林成活率低。樹種耐鹽性是鹽堿地造林成功的首要條件。
1 自然地理概況
以華東平原為例,該平原是我國東部沿海土壤重鹽漬化區域之一。華東平原的中北部是鹽城大豐區,以該區為例,該區北緯32°56′~33°36′,東經120°13′~120°56′,亞熱帶與暖濕帶的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14.1℃,常年降水量1042.2毫米,日照2238.9小時,東與黃海相連,有112公里海岸線,沿海地區土壤鹽堿度較高,常年受到臺風襲擊,地被植物品種稀少。隨著該區經濟的發展,對土地開發利用率逐年增高,特別是在城市綠化和農林業生產領域,需要更多優秀品種適應該地區種植。
2 鹽堿地適合種植的樹種的原則
該地區植樹造林的基本途徑是選擇適合土地的樹木。據報道,在嚴重的鹽堿土壤中,植物的出苗率將低于50%,難以生存。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應根據耐鹽度和土壤鹽度來確定樹種。鹽堿地造林樹種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1)選擇適應性強的樹種;(2)淺根種的選擇;(3)選擇速生樹種;(4)以江蘇省已馴化的本地樹種和樹種為主引種。此外,在造林過程中不應該提倡過度使用化肥,因為這類樹木當年大量生長,木質化程度不足以抵御北方的寒冷和干燥氣候。此外,還應重視耐旱耐鹽綠色樹種的應用和城市綠化。例如,沙棗具有良好的抗旱性和耐鹽性,但對水和濕度不耐。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選擇不易積水的地勢較高的位置,并注意加強病蟲害防護措施。
3 防風林樹種的選擇
防風林是利用森林的防護、綠化、凈化、防風固沙、水土保持、涵養水源等功能,以防御自然災害、維護基礎設施、保護生產、改善環境和維持生態平衡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防風林樹種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1)深根系喬木;(2)耐旱性強;(3)抗風蝕沙埋能力強;(4)抗瘠薄能力強
4 造林樹種及栽培要點
根據林恩義2016年的研究,溫州地區引種成功的樹種較多。大豐區土壤條件較溫州地區差別不大,土壤為淺海淤泥和沙,鹽堿程度較高,且吹填時間較短,直接影響植株的成活率,選擇植株品種時不僅考慮耐鹽堿、抗風,還應考慮耐干旱和耐瘠薄性能,因此,植物選擇品種如下:
4.1 檉柳
檉柳科檉柳屬,有細長下垂的枝,紅棕色或淺棕色。花期為夏秋兩季,花呈粉紅色,總狀花序生于一年生枝頂,呈大圓錐形。可在重鹽堿土中種植,可大幅度降低土壤鹽度。抗風強,不易修剪,可在樹籬或森林下種植,枝條可編竹籃,幼枝和樹葉可作藥用。檉柳一般采用扦插繁殖,可在春季或秋季進行。在那一年,活枝是接穗,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如果用水管理得當,年幼苗可達1米以上。也可通過播種、布條、分根等方式進行繁殖,便于栽培,入冬后可適當澆水施肥。春季和夏季生長季節應修剪,以密實的枝條便于通風透光。
4.2 木麻黃
木麻黃科木麻黃屬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大樹樹干通直,直徑達70厘米;樹冠狹長圓錐形;枝紅褐色,有密集的節;鱗片狀葉每輪通常7枚,少為6或8枚,披針形或三角形,棒狀圓柱形,有覆瓦狀排列、被白色柔毛的苞片;小苞片具緣毛;花藥兩端深凹入;球果狀果序橢圓形,小苞片變木質,闊卵形,小堅果連翅,4-5月開花,7-10月結果。木麻黃生長迅速,萌芽力強,對立地條件要求不高,由于它的根系深廣,具有耐干旱、抗風沙和耐鹽堿的特性。
4.3 白榆
榆樹科榆樹,高大樹種,落葉喬木,樹皮為深灰色,縱粗。小枝黃褐色或灰色,短柔毛或近無毛。葉橢圓形,花在開放的葉子前面,聚傘花序,倒卵形或近圓形翅果。適應性強,根系發達,防風固砂,生長快,壽命長。萌發力強,不易修剪。具有較強的抗城市污染和粉塵滯留能力,特別是對硫化氫和煙氣的抵抗能力。主要采用播種和繁殖,也可通過分蘗、扦插等方式進行繁殖。秋季果實成熟后再進行播種和繁殖,管理粗放,種子質量7.7g,萌發率65%-85%,繁殖存活率高達85%,生長迅速。
4.4 中山杉
中山杉為半常綠高大喬木,樹干挺直,樹形美觀,樹葉綠色期長,耐鹽堿、耐水濕,抗風性強抵御山體泥石流,速生杉木第一樹種,病蟲害少,生長速度快。一般5~6年生即進入速生期,樹高連年生長量0.6~1.0米,胸徑連年生長量1.0~2.0厘米,單株材積年生長量可達0.1立方米。常在一年中長出2個年輪,壽命長達1000年以上,數量成熟期在200年以上。
4.5 其他鹽堿地可種植的防風樹種
香椿:落葉樹,高達20米。栽培在中國各地很普遍。對土壤要求不高,耐鹽堿性強,是鹽堿區最早的綠色樹種之一。
火炬:漆樹,一種落葉樹。原產于北美,廣泛引入中國北部和東部。具有較強的耐鹽、耐堿能力,是鹽堿地種植的優選樹種之一,也是良好的秋葉樹種。
泡桐:落葉喬木,可達30米高。起源于中國長江流域,現在在全國各地有許多種栽培。適應性強,抗旱、耐水、耐鹽、耐堿。
與城市綠化不同的是,在鹽堿地大面積綠化工程中,難以推廣應用工程技術減少鹽、排鹽、改鹽。要取得較好的效果,必須立足實踐,以推廣鄉土樹種為主要手段,采取必要的抗旱防鹽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
參考文獻
[1]林恩義.淺談溫州地區鹽堿地綠化樹種的選擇與施工養護[J].市政園林.2016(79):166.
[2]李亮初.淺談鹽堿地與園林綠化[J].科技世界.2012(21):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