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珍
1.設計知識回顧,激活元認知
新授課的導入和起始任務要因教學的需要而針對的去設計,一般情況下都是采用復習已學知識的路徑去幫助學生溫習元認知,通過知識之間的連接和練習去構建知識網絡和知識系統,讓學生更扎實的去掌握元認知。對于復習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直接設問,以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去回答;也可以通過小測試和有紙化作業的形式去回顧前面學習的知識;也可以是黑板演示的方式等等,至于采取何種途徑要根據課堂的需要來展開。復習知識的目的除了讓學生更為了解和體會學習過的知識外,還可以讓學生溫故而知新,讓復習成為新授課的導入,讓學生在熟知的環境下進入課堂,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學習的學習壓力。
2.告知學習任務,吸引學生注意力
一堂成功的高中政治課,需要學生全程的關注,只有學生參與其中才會學有所獲。高中生擁有極強的好奇心,他們對未知的世界充滿著探究的欲望,如果教師在一堂課的開始能夠恰當的引導學生學習欲望的展開,讓課堂必然是優質高效的。學習任務也就是學習目標,老師可以告訴學生,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去探求和思考問題的答案和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任務的出現可以賺足學生的眼球,他們會迫不及待的去解決,試想授課的過程必然是活躍輕松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斷引導學生的積極性,循循善誘,并依據教學內容去引導學生學習。
3.革新授課方法,優化教學過程
新授課主要的目的還是新知識的講授和學習,無論是前面的鋪墊還是后面的知識鞏固,其核心的作用就是讓學生掌握住新授課堂中的知識。在新授課堂,教師首要的任務是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把握教材中的具體內容,并有效的考慮二者之間的關系,然后選擇恰當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在一定的環境中去學習。傳統的授課方式比較死板,多數都是老師的灌輸,而新課改下,教學目標發生了變化,教學的方法自然也要與時俱進。可以是主體參與式的教學、可以是合作探究式的教學、可以是自主學習的教學等,在教學內容上也要靈活把握,除了教材中的知識點外,還可以加入一些校本研修的內容,擴充教學的內容。高中這政治課,應該來說屬于實踐性的課程,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強化實踐教學,擴展時間教學的途徑,爭取最大限度的讓學生手腦并用,既能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又能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突出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激發他們的潛能,優化教學過程中的環節設計,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環境下學習知識,鍛煉能力。新授課的教學過程不是千篇一律的,要依據校情、學情和教情的變化而做出相關的調整。
4.做好作業布置,鞏固所學的知識
新授課的目的是講授新知識,但是學習的目的卻是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做到靈活運用,學以致用。對于作業的布置來說,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口頭作業,也可以是書面作業。作業設計的內容,可以是純理論性的知識回顧,也可以是知識能力轉化來的案例和實際問題的解決,讓學生通過作業中問題的解決進一步的去反思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對于布置的作業,教師要給與評閱和講解,了解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教師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為將來的教學提供數據參考,為優化下一步的教學提供參考意見。高中政治課作為普及政治學常識,生活經驗,提高學生思變能力的課程,在教學中如果能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話,這對學生素質的提升和綜合能力的提高無疑給與了極大的推動。新授課的有效教學就是在有限的課堂內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且讓學生學有所獲。教無常法,教學的方法和過程對于不同的學情和教情也要去考慮,進而選擇恰當的模式去講授新課,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新授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