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先
摘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教會學生理解和表達非常重要,要重視學生讀、寫、說的自信心培養,激發學生的主動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多讀書,多積累,引學生學習語文,理解語文,感悟語文,應用語文。培養學生綜合語文能力,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習慣和精神。注重讀寫相結合,領悟作品的精妙所在,引導學生怎么審文體,怎么審內容,怎么審關鍵詞語,怎么開頭和結尾,怎么圍繞中心去選材。這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關鍵詞:閱讀教學;培養;激發;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82-01
"閱讀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對話的過程。"巧妙對話讓課堂教學魅力無限。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教會學生理解和表達非常重要,要重視學生讀寫的自信心培養,激發學生的主動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培養學生綜合語文能力,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愿望和精神。教師還重視培養學生語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的習慣,釋放情感,在讀中明意,讀中感悟,讀中吸收。注重讀寫相結合,有利于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快速提高。
1.培養閱讀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上語文課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多讀書,多積累,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理解語文,感悟語文,應用語文,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有趣、有用。用放大鏡去找學生習作的亮點,并及時進行肯定和鼓勵,逐步樹立起學生的寫作信心。古人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勞于讀書,逸與作文",這些千古傳誦的名句中包含著"要寫作須得先閱讀"的深刻道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他人智慧的錦囊,是汲取知識的寶庫,尤其是在提高寫作能力方面,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法國作家大仲馬有了通宵達旦地刻苦讀書,才創作出了小說、劇本的數量之最,成為了世界最著名的大作家。名家們以他們在實踐中親身總結出來的經驗和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讀書與寫作之間的關系,道破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寫作規律是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根據小學教學大綱準則,為了提高學生語言的整體水平,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強調小學生每學年背誦30篇左右的優秀詩文,必讀三十萬字的讀物,其目的是明顯的。讓學生多讀書,在閱讀中獲取直接體驗中難以得到的東西,變為自己終身受益的知識。總之,多讀書是奠定寫作的基石,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愛積累。古人云"作文之道,貴在積累",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取決于頭腦中記住的知識的數量和質量。因為儲存在頭腦中的知識是人們進行思考和表達的依據。"儲存"就是將輸入的知識信息最大限度保留在人們的記憶里,對于一個學生來講,只有不斷地儲存,逐漸積累,才能構建一個合乎規范的語言運用參照體系,從而發揮積極規范的導向作用。要想寫好作文,就得在對生活多觀察,多體驗,多感悟中,積累生活的樂趣、真諦。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們應該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讓學生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有一顆善于捕捉文學,捕捉語文的心靈去感受生活。積累素材,積累詞匯,積累靈感,積累技能,以達到不斷豐富自己寫作知識庫的目的。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o凡爾納十分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他常常摘抄閱讀時有價值的資料。他四十年里寫成了一百本科幻小說,在他去世后人們驚奇地發現,單是用于摘抄來積累資料的筆記本竟多達兩萬五千多本。由此可見,要想寫好作文,就需要儲存積累,需要一個豐富的材料庫。
2.培養閱讀習慣,傳授寫作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語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的習慣,釋放情感,在讀中明意,讀中感悟,讀中吸收。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精辟地分析了思與學的辯證關系,揭示了思考對讀書學習的重要性。思就是在讀的過程中多為自己置疑,對生活中接觸到的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對所讀文章,不但要整體性解讀,同時也應分體性理解,特別是對自己有震撼力的精華部分,更要做到徹底消化,要求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并摘抄下來,以備寫作時借鑒。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方法也很重要,怎么審文體,怎么審內容,怎么審關鍵詞語,怎么開頭和結尾,怎么圍繞中心去選材。例如:是要解決該寫什么,不該寫什么的問題,即是確定寫作的范圍。就拿作文題目:"溫暖的時刻"為題寫一篇作文,寫作時不論是什么樣的時刻,都必須把"溫暖"的內涵寫清楚,只有這樣,人與事、語言與情感才能融為一體。這種命題作文要求學生將平時積累的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感受和思考的素材有個性地、有創意地表達出來。近年來材料作文受到青睞,比如根據下面一段材料作文:"愛無處不在。它是凄風冷雨中母親送來的一把傘,是垂頭喪氣時老師慰勉的一句話,是地震災區百姓獲得的一頂帳篷,是貧困山區輟學兒童的一個書包……細心關懷是愛,嚴格要求也是愛;激情鼓勵是愛,默默支持也是愛;付出是愛,回報也是愛。生活中,我們不斷獲得愛,我們也時常奉獻愛。"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體驗、思考,以"愛"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圍繞"生活中,我們不斷獲得愛"進行構思,想想自己獲得哪些摯愛,如果不想這樣寫,再逆向思維一下,你奉獻過愛嗎?你給他人奉獻過真情的愛嗎?寫作時一定要化大為小,要小到敘述一件事,議論一種現象,抒情只針對一種事物。只有這樣,才能敘好、論透、情真。
其實,我們課本上的文章,都是專家精心挑選的,每個單元前的自讀提示,那就是在告訴學生本單元的"精品"的寫作技巧和方法。抓住范文,講出妙處,體會各類體裁的文章突出的特點,領悟這樣寫的妙處,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寫文章好比畫一條龍,在閱讀教學中積累知識和技能,給龍頭、龍身、龍尾加以裝飾,使其活靈活現,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